一种连续抽油杆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473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抽油杆作业车,属于石油机械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副框架梁、侧后防护、管线护罩、抽油杆滚筒、滑动平台、连续抽油杆注入头总成、杆牵引总成、配套附件总成和连续抽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作业车型式,越野型底盘车通过性较好,可适应各种恶劣路况和井场,移运方便;采用底盘车发动机动力驱动系统作业,经济性、稳定性较好;作业车结构紧凑,功能齐全,可独立作业;抽油杆滚筒具有减速机刹车和液压释放型刹车两种安全防护手段,避免液压失效时造成事故;注入头具有更大提拔力和下注力,可以解决更复杂的井下状况;可一次性作业两口井,提高效率,带来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抽油杆作业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抽油杆作业车,属于石油机械

技术介绍
连续抽油杆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油田设备,主要应用于油田有杆泵井,具有柔性好可盘绕、重量轻、节能、耐腐蚀、抗疲劳、耐高温、高强度等优异特点,因此获得广泛应用。连续抽油杆使用时需配套专用作业设备,连续抽油杆作业车是一种能够向油井注入或起出连续抽油杆的专用设备。作业车搭载动力系统、控制台、抽油杆滚筒、导向装置、技术装置等设备,实现作业功能。连续抽油杆因其优异的性能特点得到了我国大力的发展,故对其专用作业设备需求量日益增多。现阶段国内各大油田及油服公司使用的连续抽油杆专用作业设备功能及作业工艺相对较于简单,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作业时操作复杂必须人工辅助,劳动强度大;2)需要起吊装置辅助作业,租用设备提高作业成本;3)连续抽油杆排管装置需人工调节,且人员在转动部件范围内长期活动存在安全隐患;4)多采用电驱,对井场供电要求较高,稳定性较差;5)因电驱和电控设备较多对井场电力稳定供应要求高且紧挨井口,安全管理要求设备达到防爆,提高设备采购成本;6)常规作业时连续抽油杆依靠配重杆和滚筒搭配入井和出井。配重杆重量和滚筒力矩有限,连续抽油杆遇卡时无法将连续抽油杆拉出井口,悬停连续抽油杆存在滑落风险;7)配套使用碳纤维连续抽油杆时,设备易损伤连续抽油杆;8)设备零散、运输作业不便。随着连续抽油杆作业应用广泛,其对专用作业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满足油气田作业发展要求的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等新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抽油杆作业车,结构布局合理、效率更高,作业能力更强,对作业环境适应性更好,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抽油杆作业车,包含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副框架梁、侧后防护、管线护罩、抽油杆滚筒、滑动平台、连续抽油杆注入头总成、杆牵引总成、配套附件总成和连续抽油杆;所述动力系统包含作为运输和动力来源的底盘车、与底盘车取力器连接的传动轴、C型结构的传动轴护罩、门型横杆结构的护罩支架、分动箱和液压泵;副框架梁设置在底盘车的主梁上,传动轴、分动箱和液压泵串联,传动轴护罩通过护罩支架固定在副框架梁上,罩在传动轴上;分动箱两侧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对称布置的托架一连接,托架一焊接在副框架梁前端;所述控制系统由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组成;所述控制系统操作元器件均布置在控制面板上;所述控制面板集成全部操作元件、显示仪表和指示灯灯,并安装在操作控制台上,操作控制台设置在副框架梁后端。所述副框架梁为由型材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包含底架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底架上的辅助框架、滚筒框架和导轨架一,底架左右两侧的纵梁上焊接有一排辅梁固定架,底盘车左右两侧的主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梁固定架,辅梁固定架和主梁固定架相对设置,辅梁固定架与主梁固定架通过螺栓紧固;辅助框架架起液压油箱和液压油散;中间滚筒框架为矩形框架,中间镂空用于放置抽油杆滚筒,中间滚筒框架的四角焊接有圆柱销;导轨架一内嵌液压管路和电控线路,纵向推出油缸的缸体设置在导轨架一上,活塞杆与滑动平台连接。所述侧后防护安装在底盘车前后桥之间和底盘车尾端主梁上。所述管线护罩为由钢板折弯制成的U型槽,管线护罩为两个,分别焊接在副框架梁底架左右两侧纵梁的正下方;管线护罩内部设有液压管路和液压阀块。所述抽油杆滚筒包含滚筒体、滚筒底座、吊架、托架二、传动系统、滚筒刹车和摄像总成;所述滚筒体为由内圈、外圈、主轴、轴承安装座、减速机安装座、减速机、马达、回转支撑组成圆柱形滚筒;内圈和外圈内外套设形成双层套筒结构,主轴设置在内圈内,并与内圈焊接固定,主轴一端加工成环形法兰盘,通过螺栓将主轴、减速机和减速机安装座串联固定,主轴另一端通过螺栓串联安装回转支撑和轴承安装座;外圈中部设有环形的分隔板一,两端分别设有环形分隔板二,位于外圈两端的分隔板二和位于中部的分隔板一组成两个环形的连续抽油杆槽,用于容纳连续抽油杆,两个分隔板二的外侧分别设有环形的分隔板三,分隔板三与分隔板二组成环形的钢丝绳槽,用于容纳缠绕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利用卸扣固定在钢丝绳槽内的单孔耳板上,另一端通过牵引套与抽油杆接头螺纹连接;所述滚筒底座为矩形框架,滚筒体安装在矩形框架内,矩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平台,轴承安装座和减速机安装座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平台上,滚筒底座的四个角上均开有通孔,通孔内部焊接圆管,圆管与副框架梁四角上焊接的圆柱销匹配,圆管套在圆柱销上,再通过螺栓和压板限位;所述吊架为门字型吊杆,由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两端的连接杆组成,轴承安装座顶部和减速机安装座顶部均设有销轴孔,吊架的连接杆通过销轴与销轴孔相连;所述托架二底端焊接在滚筒底座上,顶端通过螺栓与吊架连接;所述摄像总成包含摄像头和支撑杆组成,支撑杆下端夹持在吊架的横杆上,支撑杆上端设有摄像头;所述传动系统安装在减速机一侧,由排管臂、链轮、链条、双向丝杠、排管小车、导向器、强排马达、计数器和强制排管组成,实现抽油杆滚筒自动排管和强制排管;所述滚筒刹车安装在滚筒底座上,滚筒刹车伸入滚筒体内,刹车钳无动力驱动时依靠自身弹簧片抱紧滚筒体上安装的刹车盘,提供液压动力时打开刹车钳释放滚筒体转动,液压失效时自动回弹进行刹车。所述滑动平台为由型材焊接的倒梯形结构,滑动平台水平置于副框架梁上,纵向推出油缸控制滑动平台在导轨架一上纵向水平移动;滑动平台的前端两侧均设有举升油缸,后端设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含底架和垂直设置在底架前端两侧的两个支臂,底架前端对称焊接两组单孔耳板,通过销轴与滑动平台上的耳板铰接,两个支臂分别与相应的举升油缸活塞杆通过销轴铰接;举升油缸伸出或缩回时,带动翻转机构绕底部焊接的两组单孔耳板所用销轴转动;滑动平台尾端两外侧焊接有立方管,内套装平台液压支腿,底盘车尾端主梁设有液压支腿;所述注入头总成包含鹅颈、注入头和横向滑轨,鹅颈为弧形槽状结构,入口为喇叭口形状,入口处设有圆柱滚轮,出口处设有带凹槽的圆柱滚轮,出口根部与注入头顶部中间部位连接,注入头包含箱体、外框架、齿轮组、链条、夹紧油缸、张紧油缸、液压马达、夹持块和减速机;箱体内设有夹紧油缸、张紧油缸、液压马达、减速机和夹持块,液压马达通过减速机与齿轮组连接,两组链条在齿轮组的齿轮间随动,带动链条上安装的夹持块向上/向下移动,通过夹紧油缸驱动对装在链条上的夹持块开合动作,抱紧或松开连续抽油杆;作业时张紧油缸驱动伸出,绷紧两侧链条,防止因链条晃动夹持失效或损伤抽油杆;夹持块上设有与连续抽油杆杆径匹配的半圆形的夹持块杆槽,夹持块上最大可并排开出3条不同杆径的半圆凹槽,连续抽油杆经鹅颈进入注入头的夹持块杆槽内,鹅颈弧形槽状结构上方设有液压驱动的压盖,压盖将连续抽油杆扣在鹅颈的弧形槽状结构内,保证连续抽油杆不会跳动;为适应不同杆径的连续抽油杆,滚轮和夹持块可拆卸更换;举升油缸完全伸出时,注入头垂直地面,处于作业状态,完全缩回时,注入头倾倒降低高度;所述翻转机构上端面焊接两排攻丝板,通过螺栓与注入头连接,注入头与翻转机构之间设有横向滑轨,注入头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抽油杆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动力系统(1)、控制系统(2)、副框架梁(3)、侧后防护(4)、管线护罩(5)、抽油杆滚筒(6)、滑动平台(7)、连续抽油杆注入头总成(8)、杆牵引总成(9)、配套附件总成(10)和连续抽油杆(11);/n所述动力系统(1)包含作为运输和动力来源的底盘车(101)、与底盘车取力器连接的传动轴(102)、C型结构的传动轴护罩(103)、门型横杆结构的护罩支架(104)、分动箱(105)和液压泵(106);副框架梁(3)设置在底盘车(101)的主梁上,传动轴(102)、分动箱(105)和液压泵(106)串联,传动轴护罩(103)通过护罩支架(104)固定在副框架梁(3)上,罩在传动轴(102)上;分动箱(105)两侧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对称布置的托架一(107)连接,托架一(107)焊接在副框架梁(3)前端;/n所述控制系统(2)由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组成;所述控制系统(2)操作元器件均布置在控制面板(201)上;所述控制面板(201)集成全部操作元件、显示仪表和指示灯灯,并安装在操作控制台(202)上,操作控制台(202)设置在副框架梁(3)后端;/n所述副框架梁(3)为由型材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包含底架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底架上的辅助框架(301)、滚筒框架(302)和导轨架一(303),底架左右两侧的纵梁上焊接有一排辅梁固定架(304),底盘车左右两侧的主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梁固定架(305),辅梁固定架(304)和主梁固定架(305)相对设置,辅梁固定架(304)与主梁固定架(305)通过螺栓紧固;辅助框架(301)架起液压油箱(203)和液压油散(204);中间滚筒框架(302)为矩形框架,中间镂空用于放置抽油杆滚筒(6),中间滚筒框架(302)的四角焊接有圆柱销(306);导轨架一(303)内嵌液压管路和电控线路,纵向推出油缸(206)的缸体设置在导轨架一上,活塞杆与滑动平台(7)连接;/n所述侧后防护(4)安装在底盘车前后桥之间和底盘车(101)尾端主梁上;/n所述管线护罩(5)为由钢板折弯制成的U型槽,管线护罩(5)为两个,分别焊接在副框架梁(3)底架左右两侧纵梁的正下方;管线护罩(5)内部设有液压管路和液压阀块;/n所述抽油杆滚筒(6)包含滚筒体(601)、滚筒底座(602)、吊架(603)、托架二(604)、传动系统(605)、滚筒刹车(606)和摄像总成(607);所述滚筒体(601)为由内圈、外圈、主轴、轴承安装座、减速机安装座、减速机、马达、回转支撑组成圆柱形滚筒;内圈和外圈内外套设形成双层套筒结构,主轴设置在内圈内,并与内圈焊接固定,主轴一端加工成环形法兰盘,通过螺栓将主轴、减速机和减速机安装座串联固定,主轴另一端通过螺栓串联安装回转支撑和轴承安装座;外圈中部设有环形的分隔板一,两端分别设有环形分隔板二,位于外圈两端的分隔板二和位于中部的分隔板一组成两个环形的连续抽油杆槽,用于容纳连续抽油杆(11),两个分隔板二的外侧分别设有环形的分隔板三,分隔板三与分隔板二组成环形的钢丝绳槽,用于容纳缠绕钢丝绳(14),钢丝绳(14)一端利用卸扣固定在钢丝绳槽内的单孔耳板上,另一端通过牵引套(13)与抽油杆接头(12)螺纹连接;所述滚筒底座(602)为矩形框架,滚筒体(601)安装在矩形框架内,矩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平台,轴承安装座和减速机安装座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平台上,滚筒底座(602)的四个角上均开有通孔,通孔内部焊接圆管,圆管与副框架梁(3)四角上焊接的圆柱销(306)匹配,圆管套在圆柱销(306)上,再通过螺栓和压板限位;所述吊架(603)为门字型吊杆,由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两端的连接杆组成,轴承安装座顶部和减速机安装座顶部均设有销轴孔,吊架(603)的连接杆通过销轴与销轴孔相连;所述托架二(604)底端焊接在滚筒底座(602)上,顶端通过螺栓与吊架(603)连接;所述摄像总成(607)包含摄像头和支撑杆组成,支撑杆下端夹持在吊架的横杆上,支撑杆上端设有摄像头;所述传动系统(605)安装在减速机一侧,由排管臂、链轮、链条、双向丝杠(608)、排管小车(609)、导向器(610)、强排马达(611)、计数器和强制排管组成,实现抽油杆滚筒(6)自动排管和强制排管;所述滚筒刹车(606)安装在滚筒底座(602)上,滚筒刹车(606)伸入滚筒体内,刹车钳无动力驱动时依靠自身弹簧片抱紧滚筒体(601)上安装的刹车盘,提供液压动力时打开刹车钳释放滚筒体(601)转动,液压失效时自动回弹进行刹车;/n所述滑动平台(7)为由型材焊接的倒梯形结构,滑动平台(7)水平置于副框架梁(3)上,纵向推出油缸(206)控制滑动平台(7)在导轨架一(303)上纵向水平移动;滑动平台(7)的前端两侧均设有举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抽油杆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动力系统(1)、控制系统(2)、副框架梁(3)、侧后防护(4)、管线护罩(5)、抽油杆滚筒(6)、滑动平台(7)、连续抽油杆注入头总成(8)、杆牵引总成(9)、配套附件总成(10)和连续抽油杆(11);
所述动力系统(1)包含作为运输和动力来源的底盘车(101)、与底盘车取力器连接的传动轴(102)、C型结构的传动轴护罩(103)、门型横杆结构的护罩支架(104)、分动箱(105)和液压泵(106);副框架梁(3)设置在底盘车(101)的主梁上,传动轴(102)、分动箱(105)和液压泵(106)串联,传动轴护罩(103)通过护罩支架(104)固定在副框架梁(3)上,罩在传动轴(102)上;分动箱(105)两侧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对称布置的托架一(107)连接,托架一(107)焊接在副框架梁(3)前端;
所述控制系统(2)由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组成;所述控制系统(2)操作元器件均布置在控制面板(201)上;所述控制面板(201)集成全部操作元件、显示仪表和指示灯灯,并安装在操作控制台(202)上,操作控制台(202)设置在副框架梁(3)后端;
所述副框架梁(3)为由型材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包含底架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底架上的辅助框架(301)、滚筒框架(302)和导轨架一(303),底架左右两侧的纵梁上焊接有一排辅梁固定架(304),底盘车左右两侧的主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梁固定架(305),辅梁固定架(304)和主梁固定架(305)相对设置,辅梁固定架(304)与主梁固定架(305)通过螺栓紧固;辅助框架(301)架起液压油箱(203)和液压油散(204);中间滚筒框架(302)为矩形框架,中间镂空用于放置抽油杆滚筒(6),中间滚筒框架(302)的四角焊接有圆柱销(306);导轨架一(303)内嵌液压管路和电控线路,纵向推出油缸(206)的缸体设置在导轨架一上,活塞杆与滑动平台(7)连接;
所述侧后防护(4)安装在底盘车前后桥之间和底盘车(101)尾端主梁上;
所述管线护罩(5)为由钢板折弯制成的U型槽,管线护罩(5)为两个,分别焊接在副框架梁(3)底架左右两侧纵梁的正下方;管线护罩(5)内部设有液压管路和液压阀块;
所述抽油杆滚筒(6)包含滚筒体(601)、滚筒底座(602)、吊架(603)、托架二(604)、传动系统(605)、滚筒刹车(606)和摄像总成(607);所述滚筒体(601)为由内圈、外圈、主轴、轴承安装座、减速机安装座、减速机、马达、回转支撑组成圆柱形滚筒;内圈和外圈内外套设形成双层套筒结构,主轴设置在内圈内,并与内圈焊接固定,主轴一端加工成环形法兰盘,通过螺栓将主轴、减速机和减速机安装座串联固定,主轴另一端通过螺栓串联安装回转支撑和轴承安装座;外圈中部设有环形的分隔板一,两端分别设有环形分隔板二,位于外圈两端的分隔板二和位于中部的分隔板一组成两个环形的连续抽油杆槽,用于容纳连续抽油杆(11),两个分隔板二的外侧分别设有环形的分隔板三,分隔板三与分隔板二组成环形的钢丝绳槽,用于容纳缠绕钢丝绳(14),钢丝绳(14)一端利用卸扣固定在钢丝绳槽内的单孔耳板上,另一端通过牵引套(13)与抽油杆接头(12)螺纹连接;所述滚筒底座(602)为矩形框架,滚筒体(601)安装在矩形框架内,矩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平台,轴承安装座和减速机安装座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平台上,滚筒底座(602)的四个角上均开有通孔,通孔内部焊接圆管,圆管与副框架梁(3)四角上焊接的圆柱销(306)匹配,圆管套在圆柱销(306)上,再通过螺栓和压板限位;所述吊架(603)为门字型吊杆,由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两端的连接杆组成,轴承安装座顶部和减速机安装座顶部均设有销轴孔,吊架(603)的连接杆通过销轴与销轴孔相连;所述托架二(604)底端焊接在滚筒底座(602)上,顶端通过螺栓与吊架(603)连接;所述摄像总成(607)包含摄像头和支撑杆组成,支撑杆下端夹持在吊架的横杆上,支撑杆上端设有摄像头;所述传动系统(605)安装在减速机一侧,由排管臂、链轮、链条、双向丝杠(608)、排管小车(609)、导向器(6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雷宋亮张书军张宝龙田国徽刘传滨侯玉文陈付坤
申请(专利权)人:华信唐山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