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开沟挖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520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开沟挖槽装置;属于市政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侧固定安装有刀具,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侧面压实机构,所述侧面压实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远离转盘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远离扇形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送料螺旋将挖出的泥土向沟槽两侧输送,然后驱动电机带动两个扇形齿轮转动,扇形齿轮周期性与齿条接触啮合,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通过压板不断对沟槽两侧的泥土进行拍打压实,整体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止泥土坍塌,避免二次清理,提高开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开沟挖槽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开沟挖槽装置。
技术介绍
:在市政工程中,需要进行开沟挖槽来填埋管道,较大的沟槽一般采用挖掘机来进行挖掘,较小的沟槽则需要人工开挖。在现有技术中,开沟挖槽的装置能够进行有效的代替人工进行作业,而装置在将泥土挖至沟槽两侧后,泥土容易重新滚落到沟槽内部,需要人工再次进行清理。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市政工程用开沟挖槽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开沟挖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挖出的泥土易坍塌的不足。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市政工程用开沟挖槽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侧固定安装有刀具,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侧面压实机构;所述侧面压实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远离转盘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远离扇形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底部的底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表面套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外侧的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内部贯穿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支架之间的活动杆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刀具后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送料螺旋。优选的,所述滑板底面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优选的,所述水箱顶部固定连通有水泵。优选的,所述水泵输出端连接有两个喷头,两个所述喷头均固定安装在支架顶部,所述底座后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本技术的优点:1、通过送料螺旋将挖出的泥土向沟槽两侧输送,然后驱动电机带动两个扇形齿轮转动,扇形齿轮周期性与齿条接触啮合,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带动齿条左右往复运动,齿条移动带动连杆移动,连杆移动带动滑板移动,滑板移动带动立柱移动,活动杆移动带动压板移动,不断对沟槽两侧的泥土进行拍打压实,整体使得本技术能够有效防止泥土坍塌,避免二次清理,提高开挖效率;2、通过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泵送进喷头中,然后通过喷头喷出,能够对作业所产生的扬尘进行降尘,避免污染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盘与连杆连接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底座;2、刀具;3、侧面压实机构;4、驱动电机;5、转盘;6、扇形齿轮;7、齿条;8、连杆;9、滑板;10、滑槽;11、第一弹簧;12、立柱;13、活动套;14、支架;15、压板;16、第二弹簧;17、送料螺旋;18、支撑架;19、水箱;20、水泵;21、喷头;22、推动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技术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市政工程用开沟挖槽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前侧固定安装有刀具2,可由电机的带动进行开沟挖槽作业;其次,底座1顶部安装有侧面压实机构3,侧面压实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转盘5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6,扇形齿轮6远离转盘5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7,可通过转动的扇形齿轮6周期性与齿条7相接触,并配合第一弹簧11带动齿条7往复移动,齿条7远离扇形齿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8,连杆8端部固定连接有滑板9,滑板9底部的底座1表面开设有滑槽10,滑板9底面与滑槽10内壁滑动连接,滑槽10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1,对齿条7进行复位,滑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12,立柱12表面套接有活动套13,活动套13外侧的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支架14,支架14内部贯穿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5,压板15与支架14之间的活动杆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6,对压板15进行复位;然后,刀具2后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送料螺旋17,能够将挖出的泥土送至沟槽两侧。如图1所示,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8,支撑架18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19,水箱19顶部固定连通有水泵20,水泵20输出端连接有两个喷头21,两个喷头21均固定安装在支架14顶部,底座1后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22,方便推动底座1,可通过水泵20将水箱19中的水泵送进喷头21中,然后通过喷头21喷出,能够对作业所产生的扬尘进行降尘,避免污染环境。上述市政工程用开沟挖槽装置具体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实际使用本技术时,工人推动推动把手22,使得底座1缓慢向前移动,同时开启送料螺旋17以及驱动电机4,送料螺旋17将刀具2所挖出的泥土向沟槽两侧输送,然后驱动电机4输出轴转动带动转盘5转动,转盘5转动带动两个扇形齿轮6转动,扇形齿轮6周期性与齿条7接触啮合,并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带动齿条7左右往复运动,齿条7移动带动连杆8移动,连杆8移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用开沟挖槽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侧固定安装有刀具(2),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侧面压实机构(3);/n所述侧面压实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6),所述扇形齿轮(6)远离转盘(5)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7),所述齿条(7)远离扇形齿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端部固定连接有滑板(9),所述滑板(9)底部的底座(1)表面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1),所述滑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12),所述立柱(12)表面套接有活动套(13),所述活动套(13)外侧的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内部贯穿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5),所述压板(15)与支架(14)之间的活动杆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6);/n所述刀具(2)后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送料螺旋(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开沟挖槽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侧固定安装有刀具(2),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侧面压实机构(3);
所述侧面压实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6),所述扇形齿轮(6)远离转盘(5)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7),所述齿条(7)远离扇形齿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端部固定连接有滑板(9),所述滑板(9)底部的底座(1)表面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1),所述滑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12),所述立柱(12)表面套接有活动套(13),所述活动套(13)外侧的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内部贯穿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5),所述压板(15)与支架(14)之间的活动杆表面套接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鸿罗晓贤吴丽妮林奕霞郑桂森林清锟吴金城林清彪林灿杰林灿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一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