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516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结构包括古墓主体,还包括:分离层,其设置在古墓主体的整个下表面,分离层由若干并列的横杆组成;连梁,其包覆分离层的整个外周;上轨道,其两端的上表面分别与连梁的下表面连接,上轨道的上表面还通过支撑组件与分离层的下表面连接;下轨道,其对应上轨道设置在地面上,下轨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条形基础、槽钢和滚轴,条形基础上设置有若干预留孔;顶推装置,其一端插接在下轨道的预留孔中,另一端与上轨道的侧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离层,使得古墓与地面的泥土相分离,上轨道和下轨道使得古墓整体能通过顶推装置进行平移,从而实现古墓的整体平移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历史文明大国,在数千年攸远的发展历程中遗存下了许多古墓,古墓中埋藏着许多具有极高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瑰宝。由多种原因所致,有些古墓已经被发掘出来,斑斓缤纷的稀世瑰宝呈现于世人面前;但是至今还有大量的古墓未被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开发面积也不断地扩大,在扩大开发的过程中,更为容易发现埋藏在地下的古墓,此时,需要对古墓进行及时的保护。目前,对于古墓的保护,为保存其本体结构、实物遗存及其历史环境,主要采用的是露天保护、原址博物馆等措施。对于露天的保护方式,主要是针对古墓内具体的病害进行保护处理,属于一种相对被动的保护方式,保护的效果相对有限,不利于长期保存。对于一些重要的发掘出来的古墓,一般是建立遗址博物馆进行原地保护,在原址上建立环境相对可控的封闭建筑,是一种相对主动的保护方式,保护效果较好,不仅使古墓本体避免直接受外部环境的大范围波动造成的损坏,也大大降低了古墓本体的风化速度。其中,以原址博物馆进行保护的形式,若古墓主体的原位置与开发位置有所冲突,可能阻碍原来的开发计划,为了继续开发需要对古墓进行移动。但是,若对古墓进行分离后再进行移动,不利于对古墓结构进行保护。或者,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平移至不影响开发的位置进行保护。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对古墓进行整体完整且高效的平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古墓保护技术中,无法对古墓进行整体移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对古墓进行整体高效且完整的平移的,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及施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包括古墓主体,还包括:分离层,其设置在所述古墓主体的整个下表面,所述分离层由若干并列的横杆组成;连梁,其包覆所述分离层的整个外周;上轨道,其两端的上表面分别与所述连梁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上轨道的上表面还通过支撑组件与所述分离层的下表面连接;下轨道,其对应所述上轨道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下轨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条形基础、槽钢和滚轴,所述条形基础上设置有若干预留孔;顶推装置,其一端插接在所述下轨道的预留孔中,另一端与所述上轨道的侧边连接。优选地,所述顶推装置包括千斤顶、连接钢管和反力墩,所述千斤顶横向设置,所述千斤顶的一端与所述上轨道的侧边连接,所述千斤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钢管与所述反力墩的侧面连接,所述反力墩竖直设置。优选地,所述横杆包括横置型钢和包覆在横置型钢外周的水泥。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间设置的钢管墩和型钢墩。具体地,所述上轨道为H型钢所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上轨道与所述连梁以及所述支撑组件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劲板。优选地,所述预留孔以两个为一组在所述条形基础上等距分布。具体地,所述预留孔以组为单位对称设置在所述槽钢的两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施工方法,包括:S1、在古墓主体的下表面设置若干并列的横杆以组成分离层,使古墓主体与地面分离;S2、在古墓主体底部的外周通过连梁进行整体包覆,使横杆之间位置固定;S3、设置支撑结构以支撑古墓主体;S4、将上轨道的两端焊接到连梁的下表面,在分离层的下表面安装支撑组件以加固上轨道;S5、在地面上对应上轨道的位置安装下轨道,在下轨道上开设预留孔;S6、将顶推装置的一端与上轨道固定,顶推装置的另一端插接到下轨道的预留孔中;S7、拆除支撑结构,启动顶推装置对古墓主体进行整体平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古墓的下表面设置分离层,使得古墓主体的底部与泥土相分离,并在分离层的外周包覆连梁,使得分离层的结构稳固,能支撑起古墓主体。分离层的设置,便于安装位于古墓主体下表面的上轨道以及地面上对应的下轨道。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轨道和下轨道,通过顶推装置进行顶推,使得古墓下表面的上轨道能沿着地面上的下轨道进行平移,从而实现了古墓的整体移动。本专利技术能在不破坏古墓结构的情况下,对古墓进行较为及时且完整的整体平移,从而对开发过程中发现的古墓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在平移后建立原址博物馆,本专利技术的分离层、上轨道和下轨道的设置,能在不破坏古墓整体结构,且保留考古价值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相关的开发和建筑活动,在对古墓进行整体保护的同时避免开发的延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古墓底部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分离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轨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轨道与连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加劲板与连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加劲板与支撑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轨道、下轨道和顶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下轨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预留孔与反力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离层、11-横杆;2-连梁;3-上轨道、31-支撑组件、311-钢管墩、312-型钢墩、32-加劲板;4-下轨道、41-条形基础、411-预留孔、42-槽钢、43-滚轴;5-顶推装置、51-千斤顶、52-连接钢管、53-反力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的优选结构。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古墓主体,还包括:/n分离层,其设置在所述古墓主体的整个下表面,所述分离层由若干并列的横杆组成;/n连梁,其包覆所述分离层的整个外周;/n上轨道,其两端的上表面分别与所述连梁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上轨道的上表面还通过支撑组件与所述分离层的下表面连接;/n下轨道,其对应所述上轨道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下轨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条形基础、槽钢和滚轴,所述条形基础上设置有若干预留孔;/n顶推装置,其一端插接在所述下轨道的预留孔中,另一端与所述上轨道的侧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古墓主体,还包括:
分离层,其设置在所述古墓主体的整个下表面,所述分离层由若干并列的横杆组成;
连梁,其包覆所述分离层的整个外周;
上轨道,其两端的上表面分别与所述连梁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上轨道的上表面还通过支撑组件与所述分离层的下表面连接;
下轨道,其对应所述上轨道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下轨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条形基础、槽钢和滚轴,所述条形基础上设置有若干预留孔;
顶推装置,其一端插接在所述下轨道的预留孔中,另一端与所述上轨道的侧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推装置包括千斤顶、连接钢管和反力墩,所述千斤顶横向设置,所述千斤顶的一端与所述上轨道的侧边连接,所述千斤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钢管与所述反力墩的侧面连接,所述反力墩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杆包括横置型钢和包覆在横置型钢外周的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古墓进行整体平移的古墓底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间设置的钢管墩和型钢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伟平蒋利民张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鲁班建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