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建月专利>正文

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及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513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及建造方法,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所述外框架包括外模板和内模板;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墙的第一模腔,所述外模板设置有凸出部,该凸出部与内模板之间构成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周地梁的第二模腔、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墙立柱的第三模腔和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周顶梁的第四模腔;所述内框架包括预制柱和预制隔墙。建造方法基于上述结构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及建造方法,所采用的外模板和内模板可加工成相应的模板拼接单元,然后,带至施工厂地,现场组装,方便快捷,并可拆装,可反复多次使用;一次浇注成型,大幅提高了房屋的结构强度;建造简单、快捷、经济、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及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及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引导大量的企业投身其中。装配式建筑事业在全国蓬勃展开,但是由于造价高,生产工艺复杂,设备投入大,目前装配式建筑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建筑。在城镇民居和乡村建房收局限性极少用到。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调整,农村实心化将会带来一个乡村建房的高潮。传统的装配式建筑因为生产成本高,运输成本高,吊装成本高等原因,无法在城镇乡村建房中发挥主导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及建造方法,以装配式建筑为主,以现场浇筑为辅,且建造简单、快捷、经济、安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包括外模板和内模板;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墙的第一模腔,所述外模板设置有凸出部,该凸出部与内模板之间构成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周地梁的第二模腔、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墙立柱的第三模腔和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周顶梁的第四模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第三模腔、第四模腔相通,用于方便混凝土的快速填充。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板还包括天面模板;所述天面模板封盖内模板的顶面,用于成型房屋的顶盖。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内还设置有内框架;所述内框架包括预制立柱。进一步地,所述内框架还包括内顶梁模板;所述内顶梁模板内设置有用于成型房屋内顶梁的第五模腔;所述内顶梁模板安装在预制立柱上;所述天面模板与第五模腔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开口。进一步地,所述预制立柱的顶端固定有卡盘;所述内顶梁模板通过卡盘与预制立柱安装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卡盘包括至少两个抱紧件;所述两个抱紧件通过连接件卡套在预制立柱的顶端处,并抱紧固定;所述卡盘还通过连接件与内顶梁模板锁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内框架内还设置有预制隔墙;所述预制隔墙用于在成型房屋后,安装在两个预制立柱之间,或者安装在预制立柱与房屋的外墙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皆包括多个模板拼接单元,用于方便外模板和内模板的拆装;所述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第三模腔、第四模腔、第五模腔中以及天面模板之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钢筋架;预制立柱内设置有钢筋。一种采用上述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的建造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S1、在房屋建造的基础地面上,预留对应的钢筋,并准备好相应的模板拼接单元、内顶梁模板、预制立柱、卡盘、预制隔墙、钢筋架;S2、在基础地面上,安装预制立柱,将预制立柱底端的钢筋与基础地面对应位置的钢筋固定,S3、在预制立柱的顶侧布置钢筋架,该钢筋架与预制立柱顶端的钢筋固定,构成内顶梁钢筋架;S3、在基础地面上,通过模板拼接单元组装成内模板进行安装;再将内顶梁模板与预制立柱通过卡盘安装固定,然后安装天面模板;S4、在基础地面上,并位于内模板的外侧的对应位置上,布置钢筋架,分别构成外周地梁钢筋架、外墙立柱钢筋架、外墙钢筋架、外周顶梁钢筋架,在天面模板上放置钢筋架,上述的钢筋架连接固定;S5、在基础地面上,通过模板拼接单元组装成外模板进行安装,安装好后,即得到外框架和内框架,并具有相通的所述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第三模腔、第四模腔、第五模腔;S6、向模腔中现浇混凝土,混凝土固化后,拆除内模板、外模板、内顶梁模板,得到房屋主体;S7、将预制隔墙在房屋主体内进行安装,即完成房屋的建造。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及建造方法,以装配式建筑为主,以现场浇筑为辅,且建造简单、快捷、经济、安全;所采用的外模板和内模板可加工相应的模板拼接单元,然后,带至施工厂地,现场组装,方便快捷,并可拆装,可反复多次使用;所采用的预制立柱、卡盘、预制隔墙也都是工厂加工好后,带至现场组装;将房屋的建造结构分成多个工件进行统一的加工,可大幅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外框架和内框架组装好后,各模腔相通,可通过混凝土的一次性浇注即可成型房屋;外模板的凸起部的设计,形成地梁、立柱、顶梁,三个结构一次浇注成型,大幅提高了房屋的结构强度,并且外模板的凸起部向外凸起的设计,使得外墙的外表面位于地梁、立柱、顶梁的区域预留了隔热保温层和墙面装饰的空间,提高房屋整体的质量及美观度;预制隔墙可采用轻便环保的板材,一方面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方便后期的房间改造。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B-B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2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中的L型预制立柱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中的T型预制立柱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中的十字型预制立柱的示意图;其中,1-外框架,2-内框架,3-预制隔墙,4-钢筋架,5-房屋,11-外模板,12-内模板,13-凸出部,14-第一模腔,15-第二模腔,16-第三模腔,17-第四模腔,18-天面模板,21-预制立柱,22-内顶梁模板,23-卡盘,24-第五模腔,231-抱紧件,232-连接件,51-外墙,52-外周地梁,53-外周顶梁,54-内顶梁,55-顶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包括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包括外模板11和内模板12;所述外模板11和内模板12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房屋5的外墙51的第一模腔14,所述外模板11设置有凸出部13,该凸出部13与内模板12之间构成用于成型房屋5的外周地梁52的第二模腔15、用于成型房屋5的外墙立柱的第三模腔16和用于成型房屋5的外周顶梁53的第四模腔17;其中,凸出部的设计,使得最终墙面部分内凹,形成四周梁柱框架带中间薄墙的格局,既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又提高了建筑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中,所述第一模腔14、第二模腔15、第三模腔16、第四模腔17相通,用于方便混凝土的快速填充;各墙面结构一次性浇注,凝固后成为一体,可有效解决外墙的方水问题,并且,一体的结构,也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强度。本实施例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中,所述内模板12还包括天面模板18;所述天面模板18封盖内模板12的顶面,用于成型房屋5的顶盖55。本实施例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中,所述外框架1内还设置有内框架2;所述内框架2包括预制立柱21。本实施例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中,所述内框架2还包括内顶梁模板22;所述内顶梁模板22内设置有用于成型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包括外模板和内模板;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墙的第一模腔,所述外模板设置有凸出部,该凸出部与内模板之间构成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周地梁的第二模腔、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墙立柱的第三模腔和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周顶梁的第四模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包括外模板和内模板;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墙的第一模腔,所述外模板设置有凸出部,该凸出部与内模板之间构成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周地梁的第二模腔、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墙立柱的第三模腔和用于成型房屋的外周顶梁的第四模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第三模腔、第四模腔相通,用于方便混凝土的快速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还包括天面模板;所述天面模板封盖内模板的顶面,用于成型房屋的顶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内还设置有内框架;所述内框架包括预制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还包括内顶梁模板;所述内顶梁模板内设置有用于成型房屋内顶梁的第五模腔;所述内顶梁模板安装在预制立柱上;所述天面模板与第五模腔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立柱的顶端固定有卡盘;所述内顶梁模板通过卡盘与预制立柱安装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包括至少两个抱紧件;所述两个抱紧件通过连接件卡套在预制立柱的顶端处,并抱紧固定;所述卡盘还通过连接件与内顶梁模板锁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房屋装配式建造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月
申请(专利权)人:罗建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