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93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包括侧墙和顶墙,所述侧墙的内侧壁通过一对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对接角板,所述侧墙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连接杆之间通过一对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音垫,所述顶墙的下表面通过多个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音垫,所述顶墙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毛毡,所述顶墙的下表面且位于通过多个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波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很好阻隔外界噪音,降噪效果好,安装方便,隔音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
本技术涉及隔音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
技术介绍
隔声材料是指能减弱或隔断声波传递的材料。隔声性能的好坏用材料的入射声能与透过声能相差的分贝数表示,差值越大,隔声性能越好。对于一个建筑空间,它的围蔽结构受到外部声场的作用或直接受到物体撞击而发生振动,就会向建筑空间辐射声能,于是空间外部的声音通过围蔽结构传到建筑空间中来,这叫做“传声”。传进来的声能总是或多或少地小于外部的声音或撞击的能量,所以说围蔽结构隔绝了一部分作用于它的声能,这叫做“隔声”。传声和隔声只是一种现象从两种不同角度得出的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围蔽结构隔绝的若是外部空间声场的声能,称为“空气声隔绝”;若是使撞击的能量辐射到建筑空间中的声能有所减少,称为“固体声或撞击声隔绝”。这和隔振的概念不同,前者最终的是到达接受者的空气声,后者最终的是接受者感受到的固体振动。但采取隔振措施,减少振动或撞击源对围蔽结构(如楼板)的撞击,可以降低撞击声本身。为了提高房屋隔音效果,在房屋内加装隔音结构,提高房屋的隔音效果,给居民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包括侧墙和顶墙,所述侧墙的内侧壁通过一对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对接角板,所述侧墙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连接杆之间通过一对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音垫;所述顶墙的下表面通过多个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音垫,所述顶墙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毛毡,所述顶墙的下表面且位于通过多个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波纹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侧墙的右侧壁设置有门框,所述门框的内部设置有侧开门,所述侧开门的侧壁设置有密封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侧墙的后侧壁设置有窗框,所述窗框的内部设置有一对隔音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对对接孔,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通过一对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对接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对接条,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左侧壁开设有对接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侧壁且远离第一吸音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对对接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墙的上表面设置有厚垫。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设置隔板阻挡外部噪音进入室内,设置厚垫和隔音毛毡,阻挡顶墙上方噪音进入室内,装置能很好阻隔外界噪音。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装置设置有第一吸音垫和第二吸音垫,吸收室内噪音,防止内部噪音传播到外界,装置降噪效果好。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装置设置有第一安装板,通过对接板将第一安装板安装在滑轨表面,通过对接孔和对接块,实现第一安装板之间上下对接,通过对接条和对接槽,实现第一安装板之间左右对接,装置安装方便。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设置有侧开门和隔音窗,侧开门的侧壁设置有密封条,防止噪音进入室内,装置隔音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的侧墙安装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的顶墙安装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的第一安装板的安装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的第一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侧墙;2、顶墙;3、第一连接杆;4、对接角板;5、第二连接杆;6、隔板;7、滑轨;8、第一安装板;9、第一吸音垫;10、电动推杆;11、第二安装板;12、第二吸音垫;13、隔音毛毡;14、第三连接杆;15、波纹板;16、门框;17、侧开门;18、密封条;19、窗框;20、隔音窗;21、对接孔;22、伸缩杆;23、对接块;24、弹簧;25、对接条;26、对接槽;27、对接板;28、厚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包括侧墙1和顶墙2,侧墙1的内侧壁通过一对第一连接杆3固定连接有对接角板4,用于连接隔板6,侧墙1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连接杆3之间通过一对第二连接杆5固定连接有隔板6,隔板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滑轨7,滑轨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板8,第一安装板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音垫9,侧墙1的右侧壁设置有门框16,门框16的内部设置有侧开门17,侧开门17的侧壁设置有密封条18,侧墙1的后侧壁设置有窗框19,窗框19的内部设置有一对隔音窗20,全方位降噪,降噪效果好;顶墙2的下表面通过多个电动推杆10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1,先安装顶墙2隔音结构,控制电动推杆10收缩提升,再在侧墙1侧壁设置隔音结构,最后伸长电动推杆10,完成安装,第二安装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音垫12,顶墙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毛毡13,顶墙2的下表面且位于通过多个第三连接杆14固定连接有波纹板15,顶墙2的上表面设置有厚垫28,隔断顶墙2噪音。第一安装板8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对对接孔21,第一安装板8的下表面通过一对伸缩杆22固定连接有对接块23,伸缩杆22的表面设置有弹簧24,第一安装板8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对接条25,第一安装板8的左侧壁开设有对接槽26,第一安装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包括侧墙(1)和顶墙(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的内侧壁通过一对第一连接杆(3)固定连接有对接角板(4),所述侧墙(1)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连接杆(3)之间通过一对第二连接杆(5)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滑轨(7),所述滑轨(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板(8),所述第一安装板(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音垫(9);/n所述顶墙(2)的下表面通过多个电动推杆(10)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1),所述第二安装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音垫(12),所述顶墙(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毛毡(13),所述顶墙(2)的下表面且位于通过多个第三连接杆(14)固定连接有波纹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包括侧墙(1)和顶墙(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的内侧壁通过一对第一连接杆(3)固定连接有对接角板(4),所述侧墙(1)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连接杆(3)之间通过一对第二连接杆(5)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滑轨(7),所述滑轨(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板(8),所述第一安装板(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音垫(9);
所述顶墙(2)的下表面通过多个电动推杆(10)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1),所述第二安装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音垫(12),所述顶墙(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毛毡(13),所述顶墙(2)的下表面且位于通过多个第三连接杆(14)固定连接有波纹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房屋的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的右侧壁设置有门框(16),所述门框(16)的内部设置有侧开门(17),所述侧开门(17)的侧壁设置有密封条(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房屋的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穗欣刘传伟林清亮高远志刘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行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