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吊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12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吊篮,包括行走机构、操作平台和连接机构,行走机构沿桥体的通行方向行走于桥面上,且行走机构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桥体两侧的外部,操作平台沿横向设置于桥体的下方,且操作平台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机构吊设于固定于桥体两侧的行走机构上。代替脚手架拱施工人员在天桥装饰装修施工中行走和高空作业。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吊篮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吊篮,属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天桥装饰装修施工中使用的脚手架,不管是扣件式还是碗口式,都存在着诸多缺点。列如:构件数量多,尺寸不一,现场不易管理;构件螺栓连接,容易磕碰和锈蚀,养护和维修比较繁琐;U型连接销、螺杆等构件容易丢失,造成支架不能正常使用;横杆、立杆为几种尺寸的定型杆,使构架尺寸受到限制;支架需要全部搭设,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在城市主干道或不可封道施工的路段,常规方法已不再适用。因此,需要发展一种维护简单,使用灵活,不影响交通,且成本较低的天桥施工的辅助设备来代替脚手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吊篮,以一种维护简单、使用灵活、成本较低的方式,代替脚手架拱施工人员在天桥装饰装修施工中行走和高空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拟采用这样一种移动吊篮,包括行走机构、操作平台和连接机构,行走机构沿桥体的通行方向行走于桥面上,且行走机构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桥体两侧的外部,操作平台沿横向设置于桥体的下方,且操作平台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机构吊设于固定于桥体两侧的行走机构上。前述移动吊篮中,所述行走机构沿桥体的通行方向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行走机构两侧均通过连接机构与操作平台的两侧固定连接,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前述移动吊篮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横向支架和竖向支架,横向支架垂直于桥体通行方向设置于桥体的上方,且横向支架的两端分别伸至桥体两侧的外部,至少两个竖向支架沿横向支架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且竖向支架的上端与横向支架固定连接,竖向支架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通过行走轮滑动设置于桥面上,竖向支架与横向支架之间均设置斜撑加固;前述移动吊篮中,所述连接机构为沿竖向设置的连接钢架,操作平台的宽度大于桥体的宽度以使操作平台的两端分别伸至桥体两侧的外部,操作平台位于行走机构的正下方,且操作平台的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架的两端通过连接钢架固定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均可,优选螺栓连接,便于拆卸和重复使用。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本技术创新性的提出了移动式吊篮/操作平台,而非支撑于地面的方式,吊蓝/操作平台的尺寸不受桥梁标高及桥下车行道的影响,适用于各种高度的桥梁,而不像传统支架和脚手架一样,高度需要随着天桥的高度来调整,另一方面本技术的移动吊篮维护较为简单,避免了构件遗失的问题,同时,本技术的移动吊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具有十分明显的技术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吊篮,包括行走机构1、操作平台2和连接机构3,行走机构1沿桥体4的通行方向行走于桥面上,且行走机构1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桥体4两侧的外部,行走机构1沿桥体4的通行方向设置有四组,操作平台2沿横向设置于桥体4的下方,且操作平台2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机构3吊设于固定于桥体4两侧的四组行走机构1上。行走机构1包括横向支架11和竖向支架12,横向支架11垂直于桥体4通行方向设置于桥体4的上方,且横向支架11的两端分别伸至桥体4两侧的外部,至少两个竖向支架12沿横向支架11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且竖向支架12的上端与横向支架11固定连接,竖向支架12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13,通过行走轮13滑动设置于桥面上,竖向支架12与横向支架11之间均设置斜撑14加固;连接机构3为沿竖向设置的连接钢架,操作平台2的宽度大于桥体4的宽度以使操作平台2的两端分别伸至桥体4两侧的外部,操作平台2位于行走机构1的正下方,且操作平台2的两端分别与横向支架11的两端通过连接钢架固定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均可,优选螺栓连接,便于拆卸和重复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操作平台(2)和连接机构(3),行走机构(1)沿桥体(4)的通行方向行走于桥面上,且行走机构(1)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桥体(4)两侧的外部,操作平台(2)沿横向设置于桥体(4)的下方,且操作平台(2)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机构(3)吊设于固定于桥体(4)两侧的行走机构(1)上,所述行走机构(1)包括横向支架(11)和竖向支架(12),横向支架(11)垂直于桥体(4)通行方向设置于桥体(4)的上方,且横向支架(11)的两端分别伸至桥体(4)两侧的外部,至少两个竖向支架(12)沿横向支架(11)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且竖向支架(12)的上端与横向支架(11)固定连接,竖向支架(12)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13),通过行走轮(13)滑动设置于桥面上,竖向支架(12)与横向支架(11)之间均设置斜撑(14)加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操作平台(2)和连接机构(3),行走机构(1)沿桥体(4)的通行方向行走于桥面上,且行走机构(1)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桥体(4)两侧的外部,操作平台(2)沿横向设置于桥体(4)的下方,且操作平台(2)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机构(3)吊设于固定于桥体(4)两侧的行走机构(1)上,所述行走机构(1)包括横向支架(11)和竖向支架(12),横向支架(11)垂直于桥体(4)通行方向设置于桥体(4)的上方,且横向支架(11)的两端分别伸至桥体(4)两侧的外部,至少两个竖向支架(12)沿横向支架(11)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且竖向支架(12)的上端与横向支架(11)固定连接,竖向支架(12)的下端设置有行走轮(13),通过行走轮(13)滑动设置于桥面上,竖向支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远衡张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