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型破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97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尘型破壁结构,包括箱体组件,供气组件,防尘组件,支架,电控柜和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防尘组件的设置,抽风机通过负压管和负压罩在箱体内形成负压环境,避免破壁时出现物料飞扬的现象,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且将破壁时产生的热量排出,避免温度升高造成孢子粉氧化,防止孢子粉资源的浪费,提高破壁结构的加工效率;箱体组件的设置,孢子粉通过进料管进入箱体的内部,分流板对孢子粉起到分流的作用,使孢子粉在箱体内部的竖向位置均匀分布,且提高孢子粉在箱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破壁结构的破壁效率,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对孢子粉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孢子粉进入负压罩和喷嘴的内部,保证破壁结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型破壁结构
本技术属于破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防尘型破壁结构。
技术介绍
灵芝孢子粉是灵芝在生长成熟期,从灵芝菌褶中弹射出来的极其微小的卵形生殖细胞即灵芝的种子,每个灵芝孢子只有4-6个微米,双壁结构,外被坚硬的几丁质纤维素所包围,人体很难充分吸收,破壁后更适合人体肠胃直接吸收,现有灵芝孢子粉用破壁结构使用时容易产生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且造成孢子粉资源的浪费,降低破壁结构的加工效率,急需研制一种防尘型破壁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现有灵芝孢子粉用破壁结构使用时容易产生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且造成孢子粉资源的浪费,降低破壁结构的加工效率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防尘型破壁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尘型破壁结构,以解决现有灵芝孢子粉用破壁结构使用时容易产生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且造成孢子粉资源的浪费,降低破壁结构的加工效率的问题。一种防尘型破壁结构,包括箱体组件,供气组件,防尘组件,支架,电控柜和PLC控制器,所述箱体组件安装在支架内侧的上方;所述供气组件安装在箱体组件一侧的下方;所述防尘组件安装在箱体组件另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控柜安装在箱体组件靠近供气组件一侧的上方;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箱体组件靠近供气组件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进料管,第一防护网,第二防护网,导料板,下料管和分流板,所述进料管安装在箱体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防护网安装在箱体内部靠近供气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护网安装在箱体内部靠近防尘组件一侧的上方;所述下料管安装在箱体下方靠近防尘组件的一侧;所述导料板安装在箱体内部的下方,且导料板位于第一防护网和下料管之间;所述分流板采用多个,且分流板安装在箱体的内部,该分流板位于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之间。优选的,所述电控柜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所述进料管设置有旋盖;所述导料板的上端采用倾斜状,且导料板靠近第一防护网一侧的上端高于导料板靠近第二防护网一侧的上端;所述下料管设置有阀门;所述分流板采用︿形。优选的,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压缩机,输气管,喷嘴和第一电磁阀,所述压缩机安装在箱体靠近电控柜一侧的下方;所述输气管安装在箱体内部靠近电控柜的一侧,且输气管位于第一防护网的内侧,该输气管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输气管和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且第一电磁阀位于箱体的外侧;所述喷嘴采用多个,且喷嘴安装在输气管靠近第一防护网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压缩机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PLC控制器相连;所述输气管的上下两端采用封闭式;所述喷嘴在输气管的侧面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PLC控制器相连。优选的,所述防尘组件包括抽风机,负压管,第二电磁阀和负压罩,所述抽风机安装在箱体背离电控柜一侧的中间位置,且抽风机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PLC控制器相连;所述负压管安装在箱体内部背离电控柜的一侧,且负压管位于第二防护网的内侧,该负压管的上下两端均采用封闭式,其中负压管通过管道与抽风机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负压管和抽风机之间的管道上,且第二电磁阀位于箱体的外侧,该第二电磁阀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PLC控制器相连;所述负压罩采用多个,且负压罩安装在负压管靠近第二防护网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防尘组件的设置,使用时,抽风机和第二电磁阀通电运行,抽风机通过负压管和负压罩在箱体内形成负压环境,避免破壁时出现物料飞扬的现象,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且将破壁时产生的热量排出,避免温度升高造成孢子粉氧化,防止孢子粉资源的浪费,提高破壁结构的加工效率。2.本技术的箱体组件的设置,孢子粉通过进料管进入箱体的内部,分流板对孢子粉起到分流的作用,使孢子粉在箱体内部的竖向位置均匀分布,且提高孢子粉在箱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破壁结构的破壁效率,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对孢子粉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孢子粉进入负压罩和喷嘴的内部,保证破壁结构正常运行。3.本技术的供气组件的设置,压缩机和第一电磁阀通电运行,压缩机通过输气管将压缩空气输送至喷嘴处,通过喷嘴将压缩空气喷嘴,通过高速的压缩空气对孢子粉进行破壁,保证孢子粉的破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箱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供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防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组件,11-箱体,12-进料管,13-第一防护网,14-第二防护网,15-导料板,16-下料管,17-分流板,2-供气组件,21-压缩机,22-输气管,23-喷嘴,24-第一电磁阀,3-防尘组件,31-抽风机,32-负压管,33-第二电磁阀,34-负压罩,4-支架,5-电控柜,6-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尘型破壁结构,包括箱体组件1,供气组件2,防尘组件3,支架4,电控柜5和PLC控制器6,箱体组件1安装在支架4内侧的上方;供气组件2安装在箱体组件1一侧的下方;防尘组件3安装在箱体组件1另一侧的中间位置;电控柜5安装在箱体组件1靠近供气组件2一侧的上方;PLC控制器6安装在箱体组件1靠近供气组件2一侧的中间位置;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箱体组件1包括箱体11,进料管12,第一防护网13,第二防护网14,导料板15,下料管16和分流板17,进料管12安装在箱体11上方的中间位置;第一防护网13安装在箱体11内部靠近供气组件2的一侧;第二防护网14安装在箱体11内部靠近防尘组件3一侧的上方;下料管16安装在箱体11下方靠近防尘组件3的一侧;导料板15安装在箱体11内部的下方,且导料板15位于第一防护网13和下料管16之间;分流板17采用多个,且分流板17安装在箱体11的内部,该分流板17位于第一防护网13和第二防护网14之间;电控柜5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PLC控制器6通过导线与电控柜5相连;进料管12设置有旋盖;导料板15的上端采用倾斜状,且导料板15靠近第一防护网13一侧的上端高于导料板15靠近第二防护网14一侧的上端;下料管16设置有阀门;分流板17采用︿形,孢子粉通过进料管12进入箱体11的内部,分流板17对孢子粉起到分流的作用,使孢子粉在箱体11内部的竖向位置均匀分布,且提高孢子粉在箱体11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破壁结构的破壁效率,第一防尘网13和第二防尘网14对孢子粉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孢子粉进入负压罩34和喷嘴23的内部,保证破壁结构正常运行。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供气组件2包括压缩机21,输气管22,喷嘴23和第一电磁阀24,压缩机21安装在箱体11靠近电控柜5一侧的下方;输气管22安装在箱体11内部靠近电控柜5的一侧,且输气管22位于第一防护网13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型破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件(1),供气组件(2),防尘组件(3),支架(4),电控柜(5)和PLC控制器(6),所述箱体组件(1)安装在支架(4)内侧的上方;所述供气组件(2)安装在箱体组件(1)一侧的下方;所述防尘组件(3)安装在箱体组件(1)另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控柜(5)安装在箱体组件(1)靠近供气组件(2)一侧的上方;所述PLC控制器(6)安装在箱体组件(1)靠近供气组件(2)一侧的中间位置;/n所述箱体组件(1)包括箱体(11),进料管(12),第一防护网(13),第二防护网(14),导料板(15),下料管(16)和分流板(17),所述进料管(12)安装在箱体(11)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防护网(13)安装在箱体(11)内部靠近供气组件(2)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护网(14)安装在箱体(11)内部靠近防尘组件(3)一侧的上方;所述下料管(16)安装在箱体(11)下方靠近防尘组件(3)的一侧;所述导料板(15)安装在箱体(11)内部的下方,且导料板(15)位于第一防护网(13)和下料管(16)之间;所述分流板(17)采用多个,且分流板(17)安装在箱体(11)的内部,该分流板(17)位于第一防护网(13)和第二防护网(1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型破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件(1),供气组件(2),防尘组件(3),支架(4),电控柜(5)和PLC控制器(6),所述箱体组件(1)安装在支架(4)内侧的上方;所述供气组件(2)安装在箱体组件(1)一侧的下方;所述防尘组件(3)安装在箱体组件(1)另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控柜(5)安装在箱体组件(1)靠近供气组件(2)一侧的上方;所述PLC控制器(6)安装在箱体组件(1)靠近供气组件(2)一侧的中间位置;
所述箱体组件(1)包括箱体(11),进料管(12),第一防护网(13),第二防护网(14),导料板(15),下料管(16)和分流板(17),所述进料管(12)安装在箱体(11)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防护网(13)安装在箱体(11)内部靠近供气组件(2)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护网(14)安装在箱体(11)内部靠近防尘组件(3)一侧的上方;所述下料管(16)安装在箱体(11)下方靠近防尘组件(3)的一侧;所述导料板(15)安装在箱体(11)内部的下方,且导料板(15)位于第一防护网(13)和下料管(16)之间;所述分流板(17)采用多个,且分流板(17)安装在箱体(11)的内部,该分流板(17)位于第一防护网(13)和第二防护网(14)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型破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柜(5)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所述PLC控制器(6)通过导线与电控柜(5)相连;所述进料管(12)设置有旋盖;所述导料板(15)的上端采用倾斜状,且导料板(15)靠近第一防护网(13)一侧的上端高于导料板(15)靠近第二防护网(14)一侧的上端;所述下料管(16)设置有阀门;所述分流板(17)采用︿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型破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2)包括压缩机(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瑞刘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倍力粉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