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及复合润滑油技术

技术编号:297493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及复合润滑油,该制备方法通过先将基础油加热至一定温度,再边搅拌边加入防锈剂、摩擦缓和剂;接着,继续加热使物料继续升温,然后搅拌一段时间后再降温,然后加入清净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搅拌均匀即得复合润滑油。其中,所添加的防锈剂碱值为100~350mgKOH/g的氧化石油蜡盐和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的混合物,能够明显提升润滑油的防锈性能,并且制得的润滑油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和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及复合润滑油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及复合润滑油。
技术介绍
用燃料油、煤油、汽油、天然气或人造气体、液化气等作为燃料的发动机必须使用润滑油来润滑它们的运动部件。发动机的运动部件基本上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而发动机在运转或存放时,大气、润滑油、燃油中的水分以及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容易对金属材料机件造成腐蚀和锈蚀,从而加大摩擦面的损坏,进而缩短发动机机件的使用寿命。为了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对其所使用的润滑油的防锈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市售的具有防锈性能的润滑油虽然具有一定的防锈性能,但是其长效防锈的效果较差,难以满足发动机金属机件的长效防锈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可制得具有优异且长效防锈性能的复合润滑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基础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60℃~80℃,并边搅拌边加入防锈剂、摩擦缓和剂,得第一混合物;继续加热使所述第一混合物升温至100℃~115℃,搅拌30~60min,降温至40℃~50℃,加入清净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搅拌均匀即得复合润滑油;所述防锈剂为碱值为100~350mgKOH/g的氧化石油蜡盐和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复合润滑油,所述复合润滑油由如上所述的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通过先将基础油加热至一定温度,再边搅拌边加入防锈剂、摩擦缓和剂;接着,继续加热使物料继续升温,然后搅拌一段时间后再降温,然后加入清净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搅拌均匀即得复合润滑油。其中,所添加的防锈剂碱值为100~350mgKOH/g的氧化石油蜡盐和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的混合物,能够明显提升润滑油的防锈性能,并且制得的润滑油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通过先将基础油加热至一定温度,再边搅拌边加入防锈剂、摩擦缓和剂;接着,继续加热使物料继续升温,然后搅拌一段时间后再降温,然后加入清净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搅拌均匀即得复合润滑油。其中,所添加的防锈剂碱值为100~350mgKOH/g的氧化石油蜡盐和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的混合物,能够明显提升润滑油的防锈性能,并且制得的润滑油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和耐磨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基础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60℃~80℃,并边搅拌边加入防锈剂、摩擦缓和剂,得第一混合物;继续加热使所述第一混合物升温至100℃~115℃,搅拌30~60min,降温至40℃~50℃,加入清净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搅拌均匀即得复合润滑油;所述防锈剂为碱值为100~350mgKOH/g的氧化石油蜡盐和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的混合物。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础油可以选用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或者生物基础油(植物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例如,可以选用矿物基础油(加氢精制矿物油)与合成基础油(磷酸酯)进行复配使用。上述几种基础油可以按任意比例复配使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石油蜡盐为氧化石油蜡的钙盐、钠盐或胺盐中的至少一种。氧化石油蜡盐为油溶性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碱值,其碱性可提高油膜对空气环境中水分分散性和抗酸性气氛,提高金属耐环境的防锈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锈剂为氧化石油蜡盐与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按质量比为1:(1~1.5)进行混合的混合物。通过将氧化石油蜡盐与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按照上述特定比例进行复配形成防锈剂并添加到润滑油体系中,可以明显提升润滑油体系的防锈性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缓和剂为改性重质碳酸钙。上述改性重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贝壳放入马弗炉中,于550℃~600℃下煅烧3~4h,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粉碎得贝壳粉;将所述贝壳粉分散于分散剂中,并加入偶联剂,搅拌混合10~20min,烘干、粉碎,得到改性重质碳酸钙。其中,上述分散剂为聚马来酸或者聚丙烯酸钠。上述偶联剂的添加量为贝壳粉分散于分散剂后的混合物的5%~10%。其中,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优选为乙烯基三氯硅烷或者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上述改性重质碳酸钙的平均粒径为200~300nm。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贝壳是一种天然你原料,由方解石或文石等CaCO3矿物(无机相)和有机质(有机相)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为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等钙化物质。在将贝壳放入马弗炉进行煅烧之前,先将贝壳用浓度为0.1%~0.2%的柠檬酸溶液浸泡1~2h,以除去贝壳表面上粘附的有机和/或无机杂质,再用去离子水清洗2~3次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贝壳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可以使得贝壳表面以及内部布满微米级的孔状结构,有利于被研磨成贝壳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将煅烧后的贝壳研磨成贝壳粉。可以理解的是,在湿法研磨过程中,可以向煅烧后的贝壳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采用湿法研磨工艺不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环境友好,并且制得的贝壳粉的粒径更加均匀、细腻。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研磨得到的贝壳粉分散在聚马来酸或者聚丙烯酸钠中,并加入硅烷偶联剂中进行搅拌混合,可以使得贝壳粉的表面均匀包覆有偶联剂,从而提高其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以及与润滑油中的高分子物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且可以提高润滑油形成的油膜的耐磨性能。上述清净分散剂异硬脂酸单甘油酯或者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粘度指数改进剂为乙丙共聚物。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基础油、防锈剂、摩擦缓和剂、清净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重量比为(50~60):(3~5):(1~3):(1~2.5):(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复合润滑油,由如上所述的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制得的复合润滑油具有优异的防锈性能,同时该润滑油还兼具优异的润滑性能和耐磨性能。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其目的不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步骤如下:将500g基础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60℃,并边搅拌边加入30g防锈剂、20g摩擦缓和剂,得第一混合物;继续加热升温至100℃,搅拌30min,降温至40℃,加入10g清净分散剂(异硬脂酸单甘油酯)、20g粘度指数改进剂(乙丙共聚物),搅拌均匀即得复合润滑油。其中,上述防锈剂为氧化石油蜡钙盐和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按质量比为1:1混合的混合物。上述摩擦缓和剂为改性重质碳酸,其制备步骤如下:将贝壳放入马弗炉中,于550℃下煅烧3h,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粉碎得贝壳粉;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基础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60℃~80℃,并边搅拌边加入防锈剂、摩擦缓和剂,得第一混合物;/n继续加热使所述第一混合物升温至100℃~115℃,搅拌30~60min,降温至40℃~50℃,加入清净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搅拌均匀即得复合润滑油;/n所述防锈剂为碱值为100~350mgKOH/g的氧化石油蜡盐和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的混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基础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60℃~80℃,并边搅拌边加入防锈剂、摩擦缓和剂,得第一混合物;
继续加热使所述第一混合物升温至100℃~115℃,搅拌30~60min,降温至40℃~50℃,加入清净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搅拌均匀即得复合润滑油;
所述防锈剂为碱值为100~350mgKOH/g的氧化石油蜡盐和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油蜡盐为氧化石油蜡的钙盐、钠盐或胺盐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剂为氧化石油蜡盐与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按质量比为1:(1~1.5)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缓和剂为改性重质碳酸钙;
所述改性重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贝壳放入马弗炉中,于550℃~600℃下煅烧3~4h,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粉碎得贝壳粉;
将所述贝壳粉分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月香何炉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万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