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44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涉及空调领域,用以实现狭小空间内的消毒杀菌。该空调包括机壳以及CEP模块。机壳具有内腔以及与内腔均连通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CEP模块覆盖流体入口,CEP模块被构造为采用等离子体对进入到CEP模块的流体进行杀菌消毒;其中,流体经由CEP模块进入流体入口,或者,流体经由流体入口进入CEP模块。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机组结构紧凑,在满足有限空间(比如船舱)要求下实现了送风、制冷、除湿与空气净化四合一功能,在保证船员对于船舱空气温湿度舒适度要求情况下,净化空气,杀灭病菌及消灭新冠病毒,保障了船员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
技术介绍
相比于普通居民住宅,船舱内空间更加狭小,人员更加密集,病毒更容易通过空气感染船员,导致传染病的流行。目前船上所使用的空调,空调产生凝露水会滋生细菌病毒,室内空气不断内循环导致病毒交叉传播,这些情况都对船员健康安全产生重要隐患。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目前船舶所用的空调性能难以满足要求,这些空调存在狭小空间内空气内循环导致的病毒交叉传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用以实现狭小空间内的空气净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机壳,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均连通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以及CEP模块,覆盖所述流体入口,所述CEP模块被构造为采用等离子体对进入到所述CEP模块的流体进行杀菌消毒;其中,所述流体经由所述CEP模块进入所述流体入口,或者,所述流体经由所述流体入口进入所述CEP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还包括:风机,安装于所述内腔中;第一过滤件,安装于所述内腔中,且位于所述CEP模块和所述风机之间;以及加热件,安装于所述内腔中,与所述第一过滤件邻近布置以加热所述第一过滤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上游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还包括:室内机,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室内机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二过滤件,包裹于所述室内机的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HEPA过滤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还包括:测温元件,布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测温元件被构造为测量所述第一过滤件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EP模块包括:框架,被构造为提供支撑;过滤层,具有进风口;所述过滤层安装于所述框架;第一处理层,位于所述过滤层的下游侧;所述第一处理层安装于所述框架;以及臭氧还原层,位于所述第一处理层的下游侧,所述臭氧还原层具有出风口;所述臭氧还原层安装于所述框架;其中,流体经由所述过滤层的所述进风口顺序流经所述第一处理层,然后经由所述臭氧还原层的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CEP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EP模块还包括:第二处理层,位于所述第一处理层的下游侧,且位于所述臭氧还原层的上游;所述第二处理层安装于所述框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EP模块位于所述机壳的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包括船用空调。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具有CEP模块,CEP模块被构造为对进入到CEP模块内部的流体进行杀菌消毒。在空调用于船舶等狭小空间的情况下,进入到CEP模块的流体为狭小空间内的内循环风,内循环风中带有大量的病毒、细菌,CEP模块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内循环风中的病毒、细菌,降低狭小空间空调内循环带来的病毒交叉感染的风险。可见,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机组结构紧凑,在满足有限船舱空间要求下实现了送风、制冷、除湿与空气净化四合一功能,在保证船员对于船舱空气温湿度舒适度要求情况下,实现了净化空气、杀灭病菌及消灭新冠病毒,保障了船员健康。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CEP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空调尤其适合用作船舶等存在狭小室内空间的场合。参见图1至图3,空调包括机壳1以及CEP模块。机壳1具有内腔11以及与内腔11均连通的流体入口12和流体出口(图未示出)。CEP模块2覆盖流体入口12,CEP模块2位于机壳1的内侧或者外侧均可。后文以CEP模块2位于机壳1的外侧为例进行描述。CEP模块2被构造为采用等离子体对进入到CEP模块2的流体进行杀菌消毒。流体经由CEP模块2进入所述流体入口12,随后进入到内腔11中。经过内腔11中的风机3作用,最终经由流体出口排出到室内空间。上述技术方案,流体在进入到机壳1内部之前,已经被CEP模块2经过了消毒杀菌。CEP技术利用高压电离技术产生等离子体,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以及病毒的蛋白质,杀灭细菌和病毒,颗粒物残骸掉落在CEP模块2上,定期清洗即可清除颗粒物残骸。由于空调的机壳1内腔11尺寸有限,所以,在一些实施例中,CEP模块2固定在机壳1的外部,这样CEP模块2的尺寸可以在船舱空间尺寸满足安装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的大,以改善杀菌消毒效果,并且节省了机壳1内部的安装空间。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CEP模块2包括框架(图未示出)、过滤层21、至少一个处理层以及还原层24。过滤层21、处理层以及还原层24都可抽拉地安装于框架。在一些实施例中,以设置两个处理层为例:第一处理层22、第二处理层23。CEP模块2的四层依次为:过滤层21、第一处理层22、第二处理层23以及臭氧还原层24。第一处理层22、第二处理层23均包括钨丝和集尘板。钨丝包括一根或者数根。过滤层21设置有进风口211,还原层24设置有出风口241。第一处理层22位于过滤层21的下游侧,第二处理层23位于第一处理层22的下游侧;臭氧还原层24位于第二处理层23的下游侧。其中,流体经由过滤层21的进风口211进入CEP模块,随后依次流经第一处理层22、第二处理层23,然后经由臭氧还原层24的出风口241流出CEP模块2。臭氧还原层24包括载体(比如铝蜂窝)和臭氧分解触媒。臭氧分解触媒涂覆在载体上。臭氧分解触媒与臭氧接触后,将臭氧分解还原。采用铝蜂窝作为载体,臭氧分解触媒与臭氧的接触面积大,接触充分,臭氧的分解效率高。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还包括风机3、第一过滤件4以及加热件5。风机3安装于内腔11中;第一过滤件4安装于内腔11中,且位于CEP模块2和风机3之间。加热件5安装于内腔11中,与第一过滤件4邻近布置以加热第一过滤件4。第一过滤件4采用高密度过滤网。所谓高密度过滤网是指能够过滤效果大于95%的过滤网。加热件5比如采用电加热板。加热件5和第一过滤件4间隔设置,两者的具体满足:加热件5能够将第一过滤件4的温度加热到设置值以上,以保证杀菌效果。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件5位于第一过滤件4的上游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件4包括HEPA过滤器。HEPA是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的缩写,是指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HEPA过滤器对于0.1微米以上尺寸的微粒过滤有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1),具有内腔(11)以及与所述内腔(11)均连通的流体入口(12)和流体出口;以及/nCEP模块(2),覆盖所述流体入口(12),所述CEP模块(2)被构造为采用等离子体对进入到所述CEP模块(2)的流体进行杀菌消毒;其中,所述流体经由所述CEP模块(2)进入所述流体入口(12),或者,所述流体经由所述流体入口(12)进入所述CEP模块(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具有内腔(11)以及与所述内腔(11)均连通的流体入口(12)和流体出口;以及
CEP模块(2),覆盖所述流体入口(12),所述CEP模块(2)被构造为采用等离子体对进入到所述CEP模块(2)的流体进行杀菌消毒;其中,所述流体经由所述CEP模块(2)进入所述流体入口(12),或者,所述流体经由所述流体入口(12)进入所述CEP模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机(3),安装于所述内腔(11)中;
第一过滤件(4),安装于所述内腔(11)中,且位于所述CEP模块(2)和所述风机(3)之间;以及
加热件(5),安装于所述内腔(11)中,与所述第一过滤件(4)邻近布置以加热所述第一过滤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5)位于所述第一过滤件(4)的上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件(4)包括HEPA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室内机(6),安装于所述内腔(11)中,所述加热件(5)与所述室内机(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过滤件,包裹于所述室内机(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浩然罗汉兵张磊鹏刘欣锫杨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