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组立机以及防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442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组立机领域,公开了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组立机以及防护方法,包括面罩本体、与所述面罩本体相连的连接杆以及可升降且可转动的第一套筒,所述连接杆插接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面罩本体、连接杆以及可升降且可转动的第一套筒,可自由对面罩本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其适于人工焊接操作,使用灵活度大且适用性高,在不需焊接时,则无需摘下防护面罩的操作,直接对面罩本体进行推动操作即可,操作十分简便,可安装于各种焊接操作为间歇式操作的设备上,解决人工焊接佩戴防护面罩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组立机以及防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立机
,特别涉及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组立机以及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组立机是一种将两钢板所在平面呈垂直状焊接即可用于生产H型钢的设备,一般包括若干个用于对一呈水平状态钢板进行水平输送的输送辊、门架、若干组设置于门架相对内侧的用于对另一呈垂直状态钢板的两侧进行夹紧的侧部压辊、以及设置于门架顶部对呈垂直状态的钢板的顶部进行压紧的顶部压辊,如此两钢板所在的平面呈垂直状态,此时对两钢板相接触处进行焊接,目前焊接包括自动焊接和手动焊接,自动焊接即组立机自带的焊机自动对两钢板相接触处(顶部压辊的正下方)进行焊接,手动焊接则需单独使用焊机、操作人员对两钢板相接触处进行人工焊接。其中在对重量较大的钢板进行人工焊接时,由于钢板重量大,其移动至压辊下方需耗费数分钟时间,因此焊接操作为间歇式操作,若操作人员头部持续佩戴防护面罩,则不便于进行其他的操作,若操作人员在焊接时佩戴防护面罩,则需进行多次的佩戴和摘下防护面罩的操作,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组立机以及防护方法,旨在解决人工焊接佩戴防护面罩操作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包括面罩本体、与所述面罩本体相连的连接杆以及可升降且可转动的第一套筒,所述连接杆插接于所述第一套筒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焊接点的位置、操作人员的身高以及防护面罩结构安装在设备上的位置,将连接杆从第一套筒中拉出合适距离的同时,并对第一套筒进行升降和转动操作,使面罩本体的位置适于人工焊接操作,而在不需焊接时,则可直接推动面罩本体,使连接杆进入第一套筒内。其中,设置了面罩本体、连接杆以及可升降且可转动的第一套筒,可自由对面罩本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其适于人工焊接操作,使用灵活度大且适用性高,在不需焊接时,则无需摘下防护面罩的操作,直接对面罩本体进行推动操作即可,操作十分简便,适用于各种人工焊接为间歇式操作的场合。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可转动的升降杆,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面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可沿所述升降杆滑动,所述升降杆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与所述升降杆活动配合,还包括将第二套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加以固定的高度锁定机构以及将所述第二套筒转动角度加以固定的角度固定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对第一套筒进行升降和转动操作时,可使第二套筒沿升降杆滑动,第二套筒即可进行升降,之后使用高度锁定机构即可将第二套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固定;转动升降杆,则第一套筒即相应进行转动,之后使用角度固定机构,即可将第二套筒转动角度加以固定。其中,设置了升降杆、第二套筒,可实现第一套筒的升降和转动,设置了高度锁定机构、角度固定机构,即可对第一套筒的高度和转动角度加以固定,使面罩本体可调至合适的位置并在相应的位置保持稳定,使其稳定发挥人工焊接时对焊接人员的安全防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度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两端的阻尼转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升降杆,则第一套筒对应发生转动,阻尼转轴使转动后的第一套筒的转动角度固定。其中,设置了阻尼转轴,实现将第一套筒转动角度加以固定的功能,结构简单,且投入小,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度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壁上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的锁定槽、位于所述锁定槽内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的锁定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锁定块在所述锁定槽内位置的位置控制组件,所述升降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增阻层,当所述锁定块的顶部与所述锁定槽的顶部相平齐时,所述锁定块的两侧与所述增阻层和所述锁定槽的内壁相抵触,所述锁定块的底部与所述锁定槽的底部之间具有设定距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二套筒沿升降杆滑动,即可对第一套筒进行升降,在升降至合适高度,当需对第二套筒的高度进行固定时,使用位置控制组件调节锁定块在锁定槽内的位置,使锁定块的顶部与锁定槽的顶部相平齐,锁定块的两侧与增阻层和锁定槽的内壁相抵触,第二套筒自身的重力对锁定块产生一定的压力,由此锁定块对增阻层也具备一定的压力,因此两者之间存在静摩擦力,第二套筒在此静摩擦力作用下被固定在一定的高度;反之,可使用位置控制组件调节锁定块在锁定槽内的位置,即锁定块位于锁定槽内时,锁定块与增阻层之间即不存在静摩擦力,此时第二套筒即可沿自由升降。其中,设置了锁定槽、锁定块、位置控制组件、增阻层,可通过调节锁定块的位置,通过锁定块与增阻层之间的静摩擦力,即可对第二高度的高度进行固定或使其不固定,操作简便,设计巧妙。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位置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锁定块底部相连并从第二套筒内穿出的拉动杆以及两端与所述锁定块底部和所述锁定槽底部相连的锁定弹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拉动杆不施加拉出力,锁定弹簧呈压缩状态,对锁定块产生压力,在此压力作用下,锁定块的顶部与锁定槽的顶部相平齐,锁定块的两侧与增阻层和锁定槽的内壁相抵触,锁定块与增阻层之间存在静摩擦力,第二套筒在此静摩擦力作用下被固定在一定的高度;当需要第二套筒沿升降杆滑动时,拉动拉动杆,拉动杆带动锁定块向锁定槽底部运动,锁定块位于锁定槽内,锁定块与增阻层之间即不存在静摩擦力,此时第二套筒即可沿升降杆自由升降。其中,设置了拉动杆、锁定弹簧,即可对锁定块在锁定槽内的位置进行调节,由此可使第二套筒的位置固定或可沿升降杆自由升降,达到调节第二套筒高度并将第二套筒固定在相应高度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上相对开设有若干个容纳口,所述容纳口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滑轮,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两侧与所述转动滑轮的轮面相抵触,还包括用于防止连接杆从第一套筒内抽出的限位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滑轮使连接杆与第一套筒之间的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摩擦力减小,因此连接杆更易从第一套筒内抽出或推入,使面罩本体的使用更为便捷。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面罩本体一端的侧部的限位槽、穿设于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面罩本体一端的侧部的限位件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外壁和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外的一端相连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件可进入所述限位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抽出连接杆,当抽至限位槽与限位件的位置对准,限位弹簧自身的压缩力使限位件进入限位槽,由此连接杆的位置即固定。其中,设置了限位槽、限位件和限位弹簧,可防止连接杆抽出第一套筒。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罩本体设置有万向滑球,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成型有连接槽,所述万向滑球活动位于所述连接槽内且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过盈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面罩本体的位置调至合适时,可根据焊接点的位置,调节面罩本体的角度,使面罩本体的罩面与焊接点相对,使其适用性更强。一种组立机,包括水平设置的若干个输送辊、门架、设置于门架顶部的顶部压辊、设置于所述门架相对内侧的若干组侧部压辊以及设置于所述门架侧部的如上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1)、与所述面罩本体(1)相连的连接杆(2)以及可升降且可转动的第一套筒(3),所述连接杆(2)插接于所述第一套筒(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1)、与所述面罩本体(1)相连的连接杆(2)以及可升降且可转动的第一套筒(3),所述连接杆(2)插接于所述第一套筒(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可转动的升降杆(4),所述第一套筒(3)远离所述面罩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筒(5),所述第二套筒(5)可沿所述升降杆(4)滑动,所述升降杆(4)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套筒(5)的内壁与所述升降杆(4)活动配合,还包括将第二套筒(5)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加以固定的高度锁定机构以及将所述第二套筒(5)转动角度加以固定的角度固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杆(4)两端的阻尼转轴(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套筒(5)内壁上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的锁定槽(7)、位于所述锁定槽(7)内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的锁定块(8)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锁定块(8)在所述锁定槽(7)内位置的位置控制组件(9),所述升降杆(4)的外壁上设置有增阻层(10),当所述锁定块(8)的顶部与所述锁定槽(7)的顶部相平齐时,所述锁定块(8)的两侧与所述增阻层(10)和所述锁定槽(7)的内壁相抵触,所述锁定块(8)的底部与所述锁定槽(7)的底部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泛用性防护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组件(9)包括与所述锁定块(8)底部相连并从第二套筒(5)内穿出的拉动杆(9a)以及两端与所述锁定块(8)底部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进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新金开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