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14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包括:箱体、隔板、梯形槽、氮气加热器、气体循环泵以及过滤板,所述箱体内部右侧设置有氮气罐,所述氮气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气体循环泵,所述过滤板右表面上侧固定有梯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设计通过添加了氮气加热器、气体循环泵、过滤板、梯形槽以及梯形板,该设计通过氮气加热器对氮气进行加热,避免氮气直接排放使观察窗窗面上形成水雾,通过气体循环泵使得氮气循环,通过过滤板对氮气进行过滤,避免氮气循环时粉尘将进风口堵塞,方便氮气循环,通过梯形板和梯形槽配合,方便对过滤板拆卸后更换或者清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进行氮气加热,方便氮气循环,同时避免进风口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
本技术属于3D打印领域,特别涉及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打印产品时都是在密封腔内打印的,而在打印过程中,密封腔内部的空气会影响打印效果,需要对密封腔内输入氮气以增加打印效果,但是,氮气在直接排放到密封腔内时,容易使密封腔内部和打印机外部形成温差,使得观察窗窗口表面形成水雾,从而不便于观察,同时氮气在排放后需要进行循环使用,多数通过排风口和进风口实现氮气的循环使用,在循环过程中,打印时产生的的打印粉尘容易进入进风口内,长时间容易造成堵塞,工作人员对进风口的清理或清洗不方便,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因此,现在亟需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通过氮气加热器、气体循环泵、过滤板、梯形槽以及梯形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氮气直接排放容易形成温差,使观察窗窗面上形成水雾,同时进风口容易造成堵塞,不方便清理的问题,本技术可进行氮气加热,方便氮气循环,同时避免进风口堵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包括:箱体和隔板,所述箱体左表面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箱体左表面后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右表面固定有密封板,所述门板和密封板中间位置均由玻璃构成,所述门板装配在方形槽内,所述箱体上表面左侧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方设有透明板,所述箱体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箱体内部右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左表面开设有梯形槽,所述箱体内部右侧设置有氮气罐,所述氮气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气体循环泵,所述气体循环泵外表面前侧设有第一排气管,所述气体循环泵外表面前侧设有第一吸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和第一吸气管分别连接至氮气加热器内部,所述气体循环泵外表面左侧设有第二排气管和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连接至隔板左表面下侧,所述第二吸气管连接至隔板左表面上侧,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二吸气管均连接在凹槽内,所述隔板左表面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右表面上侧固定有梯形板,所述梯形板设置在梯形槽内,所述过滤板右表面开设有凹槽。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条形槽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和透明板均通过螺丝固定在箱体上表面。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梯形槽和梯形板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梯形槽分别开设在隔板左表面前后两侧,两组所述梯形板分别固定在过滤板右表面前后两侧。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板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过滤孔,多组所述过滤孔均与凹槽相通。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内部左侧设有打印台面,所述打印台面上方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上方设有打印头。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因本技术添加了氮气加热器、气体循环泵、过滤板、梯形槽以及梯形板,该设计通过氮气加热器对氮气进行加热,避免氮气直接排放使观察窗窗面上形成水雾,通过气体循环泵使得氮气循环,通过过滤板对氮气进行过滤,避免氮气循环时粉尘将进风口堵塞,方便氮气循环,通过梯形板和梯形槽配合,方便对过滤板拆卸后更换或者清洗。因本技术添加了凹槽,该设计使得过滤板右表面中间位置与隔板之间留有空隙,避免氮气通过过滤板表面过滤孔直接排出,本技术可进行氮气加热,方便氮气循环,同时避免进风口堵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的整体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的A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的局部结构图。图中:1箱体、2方形槽、21门板、3观察口、4隔板、41梯形槽、5条形槽、51透明板、6氮气罐、61连接管、7氮气加热器、71第一排气管、72第一吸气管、8气体循环泵、81第二排气管、82第二吸气管、9过滤板9、10梯形板10、1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包括:箱体1和隔板4,箱体1左表面开设有方形槽2,箱体1左表面后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板21,门板21右表面固定有密封板,门板21和密封板中间位置均由玻璃构成,门板21装配在方形槽2内,箱体1上表面左侧开设有观察口3,观察口3上方设有透明板51,箱体1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5,箱体1内部右侧固定有隔板4,隔板4左表面开设有梯形槽41,箱体1内部右侧设置有氮气罐6,氮气罐6通过连接管61连接气体循环泵8,气体循环泵8外表面前侧设有第一排气管71,气体循环泵8外表面前侧设有第一吸气管72,第一排气管71和第一吸气管72分别连接至氮气加热器7内部,气体循环泵8外表面左侧设有第二排气管81和第二吸气管82,第二排气管81连接至隔板4左表面下侧,第二吸气管82连接至隔板4左表面上侧,第二排气管81和第二吸气管82均连接在凹槽11内,隔板4左表面设有过滤板9,过滤板9右表面上侧固定有梯形板10,梯形板10设置在梯形槽41内,过滤板9右表面开设有凹槽11。具体地,在进行使用之前,首先转动透明板51表面的螺丝,使得透明板51与箱体11上表面分离,然后将过滤板9表面的梯形板10向隔板4表面的梯形槽41移动,进而将梯形板10装配在梯形槽41内,紧接着向下移动过滤板9,此时过滤板9右表面与隔板4左表面贴合,实现了过滤板9的安装,通过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可对过滤板9拆卸,方便拆卸后对过滤板9进行清洗。在进行使用时,将门板21关闭,因门板21和密封板中间位置均由玻璃构成,便于对箱体1内部进行观察,此时将氮气加热器7和气体循环泵8均外接电源,然后将氮气罐6打开,氮气罐6内部的氮气通过连接管61流动到气体循环泵88内部,进而氮气在气体循环泵8内部通过第一排气管71流动到氮气加热器7内部,此时,氮气加热器77将氮气进行加热,紧接着加热后的氮气流动到第一排气管71内,然后氮气从氮气加热器7内部流动到气体循环泵8内,最后气体循环泵8通过第二排气管81将氮气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包括:箱体和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左表面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箱体左表面后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右表面固定有密封板,所述门板和密封板中间位置均由玻璃构成,所述门板装配在方形槽内,所述箱体上表面左侧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方设有透明板,所述箱体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箱体内部右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左表面开设有梯形槽,所述箱体内部右侧设置有氮气罐,所述氮气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气体循环泵,所述气体循环泵外表面前侧设有第一排气管,所述气体循环泵外表面前侧设有第一吸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和第一吸气管分别连接至氮气加热器内部,所述气体循环泵外表面左侧设有第二排气管和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连接至隔板左表面下侧,所述第二吸气管连接至隔板左表面上侧,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二吸气管均连接在凹槽内,所述隔板左表面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右表面上侧固定有梯形板,所述梯形板设置在梯形槽内,所述过滤板右表面开设有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氮气循环机构,包括:箱体和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左表面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箱体左表面后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右表面固定有密封板,所述门板和密封板中间位置均由玻璃构成,所述门板装配在方形槽内,所述箱体上表面左侧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方设有透明板,所述箱体上表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箱体内部右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左表面开设有梯形槽,所述箱体内部右侧设置有氮气罐,所述氮气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气体循环泵,所述气体循环泵外表面前侧设有第一排气管,所述气体循环泵外表面前侧设有第一吸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和第一吸气管分别连接至氮气加热器内部,所述气体循环泵外表面左侧设有第二排气管和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连接至隔板左表面下侧,所述第二吸气管连接至隔板左表面上侧,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二吸气管均连接在凹槽内,所述隔板左表面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恩铭杨日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舟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