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87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阴极辊离线抛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中设有驱动螺杆。该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滑动槽、驱动螺杆、输送板、载重仓、微调马达、转向臂、转轴和气缸,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螺杆转动,使得输送板带动转向臂沿着滑动槽移动,使得阴极辊离线抛磨器移动到物品的上方,再通过气缸调节阴极辊离线抛磨器的高度,并通过微调马达来修正一定的角度,便于阴极辊离线抛磨器对物品进行抛磨,解决了现有的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调节效果不尽如人意,实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阴极辊离线抛磨设备
,具体为一种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
技术介绍
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通常用来进行阴极辊的离线抛磨;现有的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设备不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大小相应物品的抛磨,即调节效果不尽如人意,实用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具备可根据抛磨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节的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根据抛磨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节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中设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的左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螺杆与滑动槽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的侧表面传动连接有输送板,所述输送板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载重仓,所述载重仓的内腔中固定连接微调马达,所述微调马达的顶部设有转向臂,所述转向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与微调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臂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阴极辊离线抛磨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的左侧设有风扇组,所述风扇组的底部与装置主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内壁开设有通屑槽,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脚之间设有储屑槽,所述储屑槽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扣板,两个所述支脚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扣座。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底端贯穿载重仓的顶部,并延伸至载重仓的内部,所述转轴与载重仓的内顶壁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网。优选的,所述通屑槽的底端与装置主体的底部连通,所述通屑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屑管。优选的,两个所述支脚的底部长板状设置,且支脚底部的长度与装置主体的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扣板呈“L”形,所述扣板远离储屑槽的一端与扣座活动插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滑动槽、驱动螺杆、输送板、载重仓、微调马达、转向臂、转轴和气缸,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螺杆转动,使得输送板带动转向臂沿着滑动槽移动,使得阴极辊离线抛磨器移动到物品的上方,再通过气缸调节阴极辊离线抛磨器的高度,并通过微调马达来修正一定的角度,便于阴极辊离线抛磨器对物品进行抛磨,解决了现有的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调节效果不尽如人意,实用效果较差的问题。2、该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通过设置保护网、隔离网、风扇组、通屑槽、支脚、储屑槽、扣座、扣板和出屑管,使得抛磨过后的废屑在风扇组的吹拂下,进入通屑槽中,并最终落入到储屑槽中,便于废屑的收集,且可通过抬起储屑槽,将两个扣板转动九十度后,可将储屑槽从装置主体的底部取出,便于清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面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装置主体;2、驱动电机;3、滑动槽;4、驱动螺杆;5、输送板;6、载重仓;7、微调马达;8、转向臂;9、气缸;10、阴极辊离线抛磨器;11、安装槽;12、保护网;13、隔离网;14、风扇组;15、通屑槽;16、支脚;17、储屑槽;18、扣座;19、扣板;20、出屑管;21、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装置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3,滑动槽3中设有驱动螺杆4,驱动螺杆4的左端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螺杆4与滑动槽3转动连接,驱动螺杆4的侧表面传动连接有输送板5,输送板5与滑动槽3滑动连接,输送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载重仓6,载重仓6的内腔中固定连接微调马达7,微调马达7的顶部设有转向臂8,转向臂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1,转轴21的底端贯穿载重仓6的顶部,并延伸至载重仓6的内部,转轴21与载重仓6的内顶壁转动连接,转轴21的底端与微调马达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微调马达7可修正转向臂8的角度,转向臂8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气缸9,气缸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阴极辊离线抛磨器10,驱动电机2带动驱动螺杆4转动,使得输送板5带动转向臂8沿着滑动槽3移动,使得阴极辊离线抛磨器10移动到物品的上方,气缸9调节阴极辊离线抛磨器10的高度。装置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离网13,隔离网13的左侧设有风扇组14,风扇组14用于吹拂抛磨留下的废屑,风扇组14的底部与装置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装置主体1的左侧内壁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网12,装置主体1的右侧内壁开设有通屑槽15,通屑槽15的底端与装置主体1的底部连通,通屑槽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屑管20,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16,支脚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脚16的底部长板状设置,且支脚16底部的长度与装置主体1的宽度相同,两个支脚16之间设有储屑槽17,废屑最终通过通屑槽15进入到储屑槽17中,储屑槽17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扣板19,扣板19可顺时针转动九十度,也可逆时针转动九十度,两个支脚1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扣座18,扣板19呈“L”形,扣板19远离储屑槽17的一端与扣座18活动插接,使得抛磨过后的废屑在风扇组14的吹拂下,进入通屑槽15中,并最终落入到储屑槽17中,便于废屑的收集,且可通过抬起储屑槽17,将两个扣板19转动九十度后,可将储屑槽17从装置主体1的底部取出。在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带动驱动螺杆4转动,使得输送板5带动转向臂8沿着滑动槽3移动,使得阴极辊离线抛磨器10移动到物品的上方,再通过气缸9调节阴极辊离线抛磨器10的高度,并通过微调马达7来修正一定的角度,便于阴极辊离线抛磨器10对物品进行抛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3),所述滑动槽(3)中设有驱动螺杆(4),所述驱动螺杆(4)的左端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螺杆(4)与滑动槽(3)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4)的侧表面传动连接有输送板(5),所述输送板(5)与滑动槽(3)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载重仓(6),所述载重仓(6)的内腔中固定连接微调马达(7),所述微调马达(7)的顶部设有转向臂(8),所述转向臂(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底端与微调马达(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臂(8)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阴极辊离线抛磨器(10);/n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离网(13),所述隔离网(13)的左侧设有风扇组(14),所述风扇组(14)的底部与装置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内壁开设有通屑槽(15),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16),所述支脚(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脚(16)之间设有储屑槽(17),所述储屑槽(17)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扣板(19),两个所述支脚(1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扣座(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极辊离线抛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3),所述滑动槽(3)中设有驱动螺杆(4),所述驱动螺杆(4)的左端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螺杆(4)与滑动槽(3)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4)的侧表面传动连接有输送板(5),所述输送板(5)与滑动槽(3)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载重仓(6),所述载重仓(6)的内腔中固定连接微调马达(7),所述微调马达(7)的顶部设有转向臂(8),所述转向臂(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底端与微调马达(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臂(8)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阴极辊离线抛磨器(10);
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离网(13),所述隔离网(13)的左侧设有风扇组(14),所述风扇组(14)的底部与装置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内壁开设有通屑槽(15),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16),所述支脚(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脚(16)之间设有储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有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亚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