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辊面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07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辊面磨削装置,涉及磨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辊面磨削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槽孔,槽孔的内部插接有滑杆。该种耐磨辊面磨削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的设置,使该种耐磨辊面磨削装置具备了便于调节的效果,通过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移动块、滑杆、摇把、调节螺纹杆、调节块和第二电机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磨块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起到了调节磨块位置的作用,达到了增加磨削范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辊面磨削装置
本技术涉及磨削装置
,具体为一种耐磨辊面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辊压机(高压辊磨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材水泥、冶金矿山、化工等行业,具备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辊压机(高压辊磨机)的工作原理为:其包含两个辊子,物料从两辊中间喂入,通过两辊相对转动对物料施加压力,被粉碎的物料受挤压形成密实的料床,从两辊下方进入下一工序。正常运转一段时间后,由于粉磨的物料均有较大的磨蚀性,因此辊子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而边缘效应又会导致辊子宽度方向中间部位磨损大,边缘磨损小,使得两辊在宽度方向上的间距不一致,严重时会导致中间部位的物料不经挤压便直接进入下一工序。上述情况使得辊压机(高压辊磨机)辊面在仍有较长工作寿命时,工作效率急剧下降。现有技术方案为辊压机(高压辊磨机)正常运转时,使用一个固定的砂轮片对辊面进行磨削,砂轮不转动,仅依靠辊压机(高压辊磨机)的转动,效率十分低下;而且砂轮位置不易移动,调节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辊面磨削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块(4),移动块(4)的一侧开设有槽孔,槽孔的内部插接有滑杆(5),滑杆(5)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正转开关盒,所述第一支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9),横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10),第二支架(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固定块(11),所述移动块(4)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辊面磨削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第一螺纹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块(4),移动块(4)的一侧开设有槽孔,槽孔的内部插接有滑杆(5),滑杆(5)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正转开关盒,所述第一支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9),横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10),第二支架(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固定块(11),所述移动块(4)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纹杆(16),调节螺纹杆(16)的一端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摇把(12),所述调节螺纹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块(17),调节块(1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固定块(19),卡块固定块(19)的一侧铰接有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辊面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的数量有两个,且滑杆(5)的方向与第一螺纹杆(3)的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辊面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华臻重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