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焊机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80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焊机散热结构,所述电焊机散热结构包括壳体、风扇、导风装置、挡风板、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整流器,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入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风扇、所述导风装置、所述第一散热部和所述第二散热部、所述挡风板均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风装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扇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另一端部分收容于所述导风装置内并与所述导风装置连通,风扇产生的风让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的热量快速的通过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释放到壳体外部,使整流器更好的散热,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使电焊机更好的工作,防止整流器因长时间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整流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焊机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焊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焊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焊机是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和被焊材料,达到将焊料和被焊材料焊接固定的目的。电焊机工作时主要是电焊机内部的整流器发热,造成电焊机内部的温度过高。现有的电焊机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电焊机上加装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仅对电焊机内部进行散热,由于整流器产生的热量非常快而且产生的热量很大,散热风扇产生的风只能带走一部分热量,导致散热的效果很差,从而使散热的效率低下,整流器的局部温度依旧会升高,最后导致电焊机因为整流器的局部温度过高而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焊机散热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焊机散热结构,所述电焊机散热结构包括壳体、风扇、导风装置、挡风板、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整流器,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入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风扇、所述导风装置、所述第一散热部和所述第二散热部、所述挡风板均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风装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扇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另一端部分收容于所述导风装置内并与所述导风装置连通,所述风扇遮挡所述入风口,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均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均与所述导风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挡风板收容于所述导风装置内,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整流器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入风口通过所述风扇、所述导风装置、所述散热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两侧,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电焊机散热结构还包括风机网,所述风机网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网遮挡所述入风口。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多个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内,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焊机散热结构还设有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均对称设置所述壳体内的两侧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柱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下方,所述整流器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部固定连接,所述整流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部远离所述整流器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焊机散热结构的入风口通过风扇、导风装置、散热腔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均与挡风板固定连接,整流器产生的热量一部分能够传导到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上,由于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与整流器的接触面积大,能够使整流器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传导到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上,整流器收容于散热腔内,风扇能够对整流器整体集中散热,同时风扇产生的风让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的热量快速的通过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释放到壳体外部,使整流器更好的散热,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使电焊机更好的工作,防止整流器因长时间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整流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焊机散热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焊机散热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壳体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焊机散热结构,所述电焊机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0、风扇20、导风装置30、挡风板40、第一散热部51、第二散热部52、整流器60,所述壳体10设有容纳腔11、入风口12和第一出风口13,所述风扇20、所述导风装置30、所述第一散热部51和所述第二散热部52、所述挡风板40均收容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导风装置30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风扇20一端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风扇20另一端部分收容于所述导风装置30内并与所述导风装置30连通,所述风扇20遮挡所述入风口12,所述第一散热部51与所述第二散热部52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51、所述第二散热部52均与所述挡风板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51与所述第二散热部52均与所述导风装置30固定连接,所述挡风板40收容于所述导风装置30内,所述第一散热部51与所述第二散热部52之间形成散热腔53,所述整流器60收容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入风口12通过所述风扇20、所述导风装置30、所述散热腔53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3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整流器60收容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第一散热部51与所述第二散热部52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风扇20一端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风扇20另一端部分收容于所述导风装置30内并与所述导风装置30连通,所述入风口12通过所述风扇20、所述导风装置30、所述散热腔53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3相连通,所述整流器60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所述第一散热部51与所述第二散热部52上,由于所述第一散热部51、所述第二散热部52与所述整流器60的接触面积大,能够使所述整流器60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传导到所述第一散热部51、所述第二散热部52上,所述风扇20能够对所述整流器60整体集中散热,同时所述风扇20产生的风让所述第一散热部51、所述第二散热部52的热量快速的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13释放到所述壳体10外部,使所述整流器60更好的散热,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使电焊机更好的工作,防止所述整流器60因长时间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所述整流器6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第二出风口14,所述第二出风口14位于所述壳体10两侧,所述第二出风口14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3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风口14位于所述壳体10两侧,所述第二出风口14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3相连通,所述风扇20产生的风让所述第一散热部51、所述第二散热部52的热量快速的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14释放到所述壳体10外部,使所述整流器60更好的散热,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使电焊机更好的工作,防止所述整流器60因长时间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所述整流器60。进一步的,所述电焊机散热结构还包括风机网15,所述风机网15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网15遮挡所述入风口1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焊机散热结构还包括风机网15,所述风机网15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网15遮挡所述入风口12,防止异物进入所述壳体10内损坏所述壳体10内的元件。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多个导风板16,多个所述导风板16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焊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焊机散热结构包括壳体、风扇、导风装置、挡风板、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整流器,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入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风扇、所述导风装置、所述第一散热部和所述第二散热部、所述挡风板均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风装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扇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另一端部分收容于所述导风装置内并与所述导风装置连通,所述风扇遮挡所述入风口,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均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均与所述导风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挡风板收容于所述导风装置内,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整流器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入风口通过所述风扇、所述导风装置、所述散热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焊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焊机散热结构包括壳体、风扇、导风装置、挡风板、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整流器,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入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风扇、所述导风装置、所述第一散热部和所述第二散热部、所述挡风板均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风装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扇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另一端部分收容于所述导风装置内并与所述导风装置连通,所述风扇遮挡所述入风口,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均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均与所述导风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挡风板收容于所述导风装置内,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整流器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入风口通过所述风扇、所述导风装置、所述散热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焊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两侧,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焊机散热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维雍周修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森智能焊接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