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63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包括喷雾机构和储水槽,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喷头、转盘、移动板和驱动绳,所述储水槽的上方架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穿设于移动板内,所述移动板上转动安装有转盘,且所述转盘的数量有两个,所述转盘的侧面上缠绕有驱动绳,且所述驱动绳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拉扯驱动绳的动力机构;所述转盘的上端转动安装有喷头,当开启动力机构拉扯所述驱动绳做移动时,会通过所述驱动绳和所述转盘之间的摩擦带动所述移动板进行移动,当需要调整所述转盘运行的范围时,只需要调整所述动力机构拉扯所述驱动绳的范围即可,灵活控制所述移动板的移动,进而控制喷头的喷水范围,大大的节约了降温所消耗的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硬化产生水化热,水化后体积收缩,故在混凝土浇筑后,如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份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胶凝体的水泥不能充分水化,进而不能转化为稳定的晶体,而缺乏足够的晶体即是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片状或粉状脱落。因此在建筑出现水化热时需要对建筑墙面进行喷水降温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包括喷雾机构和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侧面设置有地基,且所述地基的上方设置有建筑,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喷头、转盘、移动板和驱动绳,所述储水槽的上方架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穿设于移动板内,所述移动板上转动安装有转盘,且所述转盘的数量有两个,所述转盘的侧面上缠绕有驱动绳,且所述驱动绳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拉扯驱动绳的动力机构;所述转盘的上端转动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连接件和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喷头的下方和软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吸水嘴;所述吸水嘴伸入所述储水槽中且所述吸水嘴的外部电性连接有外部控制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建筑的侧面还设置有滴水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水嘴的外层安装有橡胶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建筑的侧面还设置有风扇机构,所述风扇机构包括风扇和用来驱动风扇移动的驱动模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移动杆、固定杆和连接杆组;所述连接杆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地基上,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且内部还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内部开设有槽孔,槽孔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杆身上还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还滑动设置于槽孔内;所述风扇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且所述风扇内置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当开启动力机构拉扯所述驱动绳做移动时,会通过所述驱动绳和所述转盘之间的摩擦带动所述移动板进行移动,而所述转盘上转动安装的喷头,会在所述移动板的带动下做水平移动,进而可以对建筑的墙进行喷洒降温处理,当需要调整所述转盘运行的范围时,只需要调整所述动力机构拉扯所述驱动绳的范围即可,灵活控制所述移动板的移动,进而控制喷头的喷水范围,进一步的,本设计还使整个喷洒降温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大大的节约了降温所消耗的资源。2.使用时,通过推动所述移动杆,使所述移动杆能够借助第一滑块和固定杆发生相对滑动,进而驱动所述连接杆组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发生相对转动,再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带动着所述第二滑块做沿着所述槽孔的上下滑动,进而带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风扇进行移动,使风扇能够在边运动边吹风的状态下降低所述建筑的温度,缓解水化热带来的负面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中建筑和储水槽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中隐去驱动绳的喷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中隐去喷头的喷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中风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中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建筑、2-风扇机构、3-喷头、4-储水槽、5-地基、6-风扇、7-移动杆、8-固定杆、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块、13-转盘、14-移动板、15-滑杆、16-软管、17-吸水嘴、18-驱动绳、19-滴水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6,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包括喷雾机构和储水槽4,所述储水槽4的侧面设置有地基5,且所述地基5的上方设置有建筑1,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喷头3、转盘13、移动板14和驱动绳18,所述储水槽4的上方架设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穿设于移动板14内,所述移动板14上转动安装有转盘13,且所述转盘13的数量有两个,所述转盘13的侧面上缠绕有驱动绳18,且所述驱动绳18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拉扯驱动绳18的动力机构;所述转盘13的上端转动安装有喷头3,所述喷头3通过连接件和移动板14固定连接;所述喷头3的下方和软管16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软管16的另一端安装有吸水嘴17;所述吸水嘴17伸入所述储水槽4中且所述吸水嘴17的外部电性连接有外部控制器。所述建筑1的侧面还设置有滴水坡19。使用时,通过驱动动力机构,在所述驱动绳18的两端配合拉扯,使所述驱动绳18能够通过缠绕所得的摩擦带动两个转盘13转动,进而拉扯所述移动板14沿着所述滑杆15做移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所述滑杆15和所述转盘13的接触面积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因此在拉扯所述驱动绳18的同时,可以带动所述移动板14移动;进一步的,因为所述转盘13上转动连接有喷头3,且所述喷头3通过连接件和所述移动板14固定连接,因此在所述转盘13转动的同时,并不会改变所述喷头3的喷射方向,进而不会因水流在任意方向上进行喷洒,导致资源的浪费;更进一步的,所述喷头3和所述软管16连通,而所述软管16和吸水嘴17连通,使用时,通过所述吸水嘴17将水流吸入所述喷头3内,再喷出,而所述喷头3的侧面还设置有滴水坡19,当水流从建筑1的墙壁上流下并通过滴水坡19回流到喷头3内时,可以为储水槽4不断补充水源,使喷洒降温的过程具有可持续性,节约了资源;综上所述,当开启动力机构拉扯所述驱动绳18做移动时,会通过所述驱动绳18和所述转盘13之间的摩擦带动所述移动板14进行移动,而所述转盘13上转动安装的喷头3,会在所述移动板14的带动下做水平移动,进而可以对建筑1的墙进行喷洒降温处理,当需要调整所述转盘13运行的范围时,只需要调整所述动力机构拉扯所述驱动绳18的范围即可,灵活控制所述移动板14的移动,进而控制喷头3的喷水范围,进一步的,本设计还使整个喷洒降温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大大的节约了降温所消耗的资源。实施例2为了提高本设计的实用性能,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改进之处,改进之处为:请参阅图1-6,所述吸水嘴17的外层安装有橡胶层。为了有效防止所述吸水嘴17在跟着所述转盘13运动的过程中,被所述储水槽4的内壁磨损,还在本设计中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的设置可以延长吸水嘴17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节约了资源。所述建筑1的侧面还设置有风扇机构2,所述风扇机构2包括风扇6和用来驱动风扇6移动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移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包括喷雾机构和储水槽(4),所述储水槽(4)的侧面设置有地基(5),且所述地基(5)的上方设置有建筑(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喷头(3)、转盘(13)、移动板(14)和驱动绳(18),所述储水槽(4)的上方架设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穿设于移动板(14)内,所述移动板(14)上转动安装有转盘(13),且所述转盘(13)的数量有两个,所述转盘(13)的侧面上缠绕有驱动绳(18),且所述驱动绳(18)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拉扯驱动绳(18)的动力机构;所述转盘(13)的上端转动安装有喷头(3),所述喷头(3)通过连接件和移动板(14)固定连接;所述喷头(3)的下方和软管(16)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软管(16)的另一端安装有吸水嘴(17);所述吸水嘴(17)伸入所述储水槽(4)中且所述吸水嘴(17)的外部电性连接有外部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909 CN 20202195537121.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包括喷雾机构和储水槽(4),所述储水槽(4)的侧面设置有地基(5),且所述地基(5)的上方设置有建筑(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喷头(3)、转盘(13)、移动板(14)和驱动绳(18),所述储水槽(4)的上方架设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穿设于移动板(14)内,所述移动板(14)上转动安装有转盘(13),且所述转盘(13)的数量有两个,所述转盘(13)的侧面上缠绕有驱动绳(18),且所述驱动绳(18)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拉扯驱动绳(18)的动力机构;所述转盘(13)的上端转动安装有喷头(3),所述喷头(3)通过连接件和移动板(14)固定连接;所述喷头(3)的下方和软管(16)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软管(16)的另一端安装有吸水嘴(17);所述吸水嘴(17)伸入所述储水槽(4)中且所述吸水嘴(17)的外部电性连接有外部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建筑降温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1)的侧面还设置有滴水坡(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修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