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21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由以下部件组成:主体,由两块互相平行的第一、第二木制板件围绕而成;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内侧设有孔洞并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呈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长度的1.5‑3倍,所述第一木制板件和第二木制板件的表面光滑,其高度为8‑12cm;固定件,横跨于属于所述主体的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之间,其两端分别紧固在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中间部位,所述紧固件的下方为一排等距设置的卡槽;筛选件,由多根两端可拆卸固定在孔洞内且中间固定在卡槽内的金属圆管组成,每根所述金属圆管的表面光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虾苗筛选的规范程度和降低养殖成本及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虾的筛选器具,尤其是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
技术介绍
红螯螯虾(拉丁名:Cheraxquadricarin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世界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红螯螯虾为杂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援食有机碎屑,着生藻类,丝状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马来眼子菜、青萍、面条草。动物性食物喜食水丝蚓、蚯蚓、水生昆虫的卵、蛹、螺、蚌、鱼肉等。红螯螯虾在河流、水库、池塘都能生活,白天潜伏在水体中可隐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营底栖爬行生法。常在砖、瓦、砾石的间隙中爬行或潜伏在池塘的天然洞穴中及人工洞穴中,在较软的池底中有掘穴能力。有时亦沿池壁上爬或攀伏于水生植物的根和密叶中。中国于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并首先在广东和湖北两省试养成功。1993年4月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开始引种试养成功。1994年后又逐步推广到江苏、湖南、北京等地。现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人工养殖红螯螯虾的基地。育苗时,选择的培育池一般为50~300平方米的水泥池,蓄水深1m。同时在池底部和水面放置隐蔽物,占池底和水面的1/4~1/3,以增加虾苗有效栖息面积。在幼体培育的最初四周内,培育池放养密度不超过1000尾/平方米为宜,适当稀养与及时分养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一般培育成活率可达50%~70%。当幼体长到3cm,体重1克左右时,即可放入池塘养殖成虾,为保证成活率,也可有虾苗池内继续稀养,使虾苗达2克以上,再投入成虾池。根据不同的养殖条件和规格筛选红螯螯虾的虾苗是养殖红螯螯虾的重要环节。不同规格大小的虾苗需要在养殖场内被筛选出来。提高虾苗筛选的效率有助于提高红螯螯虾到的养殖效率和存活率,并降低养殖成本。但申请人在实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人工筛选的劳动强度大,存在筛选不规范的问题;选择精密程度大的机器则会导致养殖成本提高;总体来讲,如果为了确保红螯螯虾的筛选准确度,则需要增加筛选的时间成本或经济成本;如果为了压缩成本,则需要部分牺牲掉筛选的规范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该筛选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虾苗筛选不够规范和筛选工作强度大及成本高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虾苗筛选的规范程度和降低养殖成本及工作强度的技术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由以下部件组成:主体,由两块互相平行的第一木制板件和两块互相平行的第二木制板件围绕而成;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内侧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厚度;所述第一木制板件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呈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长度的1.5-3倍,所述第一木制板件和第二木制板件的表面光滑,其高度为8-12cm;固定件,横跨于属于所述主体的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之间,其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紧固在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中间部位,所述固定件的下方为一排等距设置的卡槽;筛选件,由多根两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孔洞内且中间固定在所述卡槽内的金属圆管组成,每根所述金属圆管的表面光滑且可在所述孔洞和卡槽转动。可以在每个对应的卡槽和孔洞内固定金属圆管,也可以在间隔一个或几个对应的卡槽和孔洞内固定金属圆管。优选的,所述第一木制板件和第二木制板件的长度分别为60-70cm和40-45cm。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木制板件和第二木制板件的高度为10cm。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木制板件和第二木制板件的长度分别为65cm和41cm。优选的,所述孔洞的形状为圆形。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形状为半圆形。优选的,所述金属圆管为不锈钢圆管。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筛选器具采用由两块互相平行且表面光滑的第一木制板件和第二木制板件围绕而成的主体结合由多根两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孔洞内且中间固定在所述卡槽内的金属圆管及设有卡槽的固定件组成的虾苗筛选器具以及木制板件的高度为8-12cm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红螯螯虾无法在光滑的木制板件中向上爬行,只能通过往上跳跃才可以到达由金属圆管组成的筛选件,金属圆管之间的空隙允许小于空隙的小苗跳跃通过,在木制板件无法让红螯螯虾向上爬行的基础上,大小规格过小的红螯螯虾无法跳跃到高于筛选件的高度,木制板件的高度可限制还没达到所需大小的虾苗跳到筛选件之上,而大小合适的红螯螯虾小苗则可以通过筛选件中金属圆管之间的空隙跳到筛选件之外并被收集起来。而尺寸较大的红螯螯虾虾苗在筛选小于其大小的虾苗时,则无法通过金属圆管之间的空隙,当需要筛选出尺寸较大的红螯螯虾虾苗时,可以将部分金属圆管拆除,增加金属圆管之间的空隙来允许尺寸较大的虾苗跳出筛选件。此外,可以在孔洞和卡槽内转动的金属圆管使得虾苗上跳时碰撞到金属圆管时,金属圆管随之转动以缓解其对虾苗的反作用了力,并防止虾苗被轻易的卡在金属圆管上。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虾苗筛选不够规范和筛选工作强度大及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虾苗筛选的规范程度和降低养殖成本及工作强度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里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主体,11-第一木制板件,13-第二木制板件,15-孔洞,20-固定件,21-卡槽,30-筛选件,31-圆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虾苗筛选不够规范和筛选工作强度大及成本高的的问题,在高度为8-12cm的光滑木制板件结合可在木制板件的孔洞15内和固定件20的卡槽21内转动的作为筛选件30的金属圆管31下实现了提高虾苗筛选的规范程度和降低养殖成本及工作强度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将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盖合在养殖池中,筛选件30远离养殖池的下方。其中,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采用由两块互相平行且表面光滑的第一木制板件11和第二木制板件13围绕而成的主体10结合由多根两端可拆卸固定在孔洞15内且中间固定在卡槽21内的金属圆管31及设有卡槽21的固定件20组成的虾苗筛选器具以及木制板件的高度为8-12cm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红螯螯虾无法在光滑的木制板件中向上爬行,只能通过往上跳跃才可以到达由金属圆管31组成的筛选件30,金属圆管31之间的空隙允许小于空隙的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组成:/n主体,由两块互相平行的第一木制板件和两块互相平行的第二木制板件围绕而成;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内侧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厚度;所述第一木制板件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呈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长度的1.5-3倍,所述第一木制板件和第二木制板件的表面光滑,其高度为8-12cm;/n固定件,横跨于属于所述主体的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之间,其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紧固在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中间部位,所述固定件的下方为一排等距设置的卡槽;/n筛选件,由多根两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孔洞内且中间固定在所述卡槽内的金属圆管组成,每根所述金属圆管的表面光滑且可在所述孔洞和卡槽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螯螯虾虾苗筛选器具,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组成:
主体,由两块互相平行的第一木制板件和两块互相平行的第二木制板件围绕而成;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内侧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厚度;所述第一木制板件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呈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木制板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长度的1.5-3倍,所述第一木制板件和第二木制板件的表面光滑,其高度为8-12cm;
固定件,横跨于属于所述主体的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之间,其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分别紧固在两块所述第二木制板件的中间部位,所述固定件的下方为一排等距设置的卡槽;
筛选件,由多根两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孔洞内且中间固定在所述卡槽内的金属圆管组成,每根所述金属圆管的表面光滑且可在所述孔洞和卡槽转动。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霄杨雷娄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善水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