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93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一种连接器,包括:载体,所述载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容纳槽;触指,所述触指容纳于所述容纳槽中,每个所述触指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两个凸起的触点;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将所述触指与所述载体连接;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伸出推动所述触指向外运动,以使所述触点凸出于所述载体起到接通作用;当所述驱动件缩回时,所述触指在所述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所占空间大,且不易维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基建的建设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作为重要的一项,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壮大;目前充电装置分为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由于交流充电时间长,许多场站更多选择直流充电装置,直流充电装置又分为单枪和多枪,单枪是将充电装置内部所有模块同时给一把枪,效率很高,但是场站需要增加枪只能投入更多的充电装置,价格较高;多枪的充电装置,一般采用几个接触器串并联的方式实现功率分配,这种方式无法充分的调度单一模块;或者使用阵列继电器的方式,这种方式成本较高,线路复杂,工人容易接错,后续维修也较复杂。为使电源模块在充电终端进行自由切换,资源进行最大程度利用,现有技术中开始引入能进行功率分配的柔性充电,现有技术中提出移动式连接单元,通过连接单元移动至不同位置,连通外部铜排,但该移动式连接单元将运动机构与连接器在一个装置内,导致有限的空间内运动机构设计实现难度加大,运动机构易损,由于四周都有铜排排布,拆卸维修较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所占空间大,且不易维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接器,包括:载体,所述载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容纳槽;触指,所述触指容纳于所述容纳槽中,每个所述触指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两个凸起的触点;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将所述触指与所述载体连接;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伸出推动所述触指向外运动,以使所述触点凸出于所述载体起到接通作用;当所述驱动件缩回时,所述触指在所述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为2N个,N≥1,2N个所述容纳槽分为两列,每列N个容纳槽平行轴向延伸排列,两列容纳槽在轴向上的投影呈中心对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两个触点分布在所述触指的远离所述容纳槽的外表面上,两个触点在轴向和周向上均错位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体呈方形柱状,所述容纳槽分布在所述载体的相对的两个角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槽为方形槽,所述触指呈方形柱状,两个触点分布在所述触指的两个外平面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容纳在所述载体内,所述驱动件的伸缩端穿过所述复位件作用于所述触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推动所述触指沿对角线的方向向外运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触指对应的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复位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驱动件沿垂直方向作用于所述触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为推拉式电磁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体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位所述触指以防止所述触指脱出所述容纳槽。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的连接器,通过外表面形成容纳槽以容纳触指,触指的外表面上形成触点,触指在驱动件的推动作用下向外运动,以使触点凸出于载体起到接通作用;驱动件缩回时,复位件带动触指缩回复位,复位件一方面起到连接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帮助触指复位的作用,无需设置运动机构,简化了结构,缩小了体积,方便维修;2.本技术的连接器,通过设置容纳槽和触指的数量,可驱动不同的触指伸出,以接通不同的外部通道,进行通道选择;两列容纳槽在轴向上的投影呈中心对称,触点在触指上的分布设置,可方面外部通道的排布,防止外部通道之间形成干涉;3.本技术的连接器,通过设置驱动件容纳在载体内,可提高连接器的集成性,缩小体积,驱动件的伸缩端穿过复位件作用于触指可保证驱动件对触指的作用力的稳定性;驱动件推动触指沿载体的对角线方向向外运动,则可保证触指上形成有触点的两个面均往外运动,触点可凸出起到接通作用,两个驱动件沿垂直方向推动触指可控制触指的运动方向;4.本技术的连接器,在载体上设置限位件,可对触指的活动范围起到限定作用,防止触指完全脱出容纳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器的侧视图;图3为载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连接器的局部爆炸图;图5为连接器与外部通道配合时的状态图;图中:1-载体;11-容纳槽;2-触指;21-触点;3-复位件;4-驱动件;41-推杆;5-限位件;6-连接件;7-第一通道;71-第一正铜排;72-第一负铜排;8-第二通道;81-第二正铜排;82-第二负铜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载体(1),所述载体(1)的外表面形成有容纳槽(11);/n触指(2),所述触指(2)容纳于所述容纳槽(11)中,每个所述触指(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两个凸起的触点(21);/n复位件(3),所述复位件(3)将所述触指(2)与所述载体(1)连接;/n驱动件(4),所述驱动件(4)伸出推动所述触指(2)向外运动,以使所述触点(21)凸出于所述载体(1)起到接通作用;当所述驱动件(4)缩回时,所述触指(2)在所述复位件(3)的作用下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体(1),所述载体(1)的外表面形成有容纳槽(11);
触指(2),所述触指(2)容纳于所述容纳槽(11)中,每个所述触指(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两个凸起的触点(21);
复位件(3),所述复位件(3)将所述触指(2)与所述载体(1)连接;
驱动件(4),所述驱动件(4)伸出推动所述触指(2)向外运动,以使所述触点(21)凸出于所述载体(1)起到接通作用;当所述驱动件(4)缩回时,所述触指(2)在所述复位件(3)的作用下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1)的数量为2N个,N≥1,2N个所述容纳槽(11)分为两列,每列N个容纳槽(11)平行轴向延伸排列,两列容纳槽(11)在轴向上的投影呈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触点(21)分布在所述触指(2)的远离所述容纳槽(11)的外表面上,两个触点(21)在轴向和周向上均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呈方形柱状,所述容纳槽(11)分布在所述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宇李德胜郑隽一张育铭
申请(专利权)人: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