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47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外管;多根微通道管,呈螺旋形组合设于外管内,且沿外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介质通道,设于微通道管内;第二介质通道,位于相邻所述微通道管之间、以及所述微通道管与所述外管之间。针对现有技术中换热器换热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它可以有效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加速冷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以同心套管中的内管作为传热元件。两种不同直径的管子套在一起组成同心套管的换热器,热量通过内管壁由一种流体传递给另一种流体,热流体和另一种冷流体进行的热量传递方式。市面上普遍这种套管换热器,由于套管的内径面积大,套管管壁传热面积小,流体中心热传热不充分,换热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换热器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它可以有效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加速冷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包括外管;多根微通道管,呈螺旋形组合设于外管内,且沿外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介质通道,设于微通道管内;第二介质通道,位于相邻所述微通道管之间、以及所述微通道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可选地,所述外管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介质通道连通的第一介质入口和第一介质出口,所述微通道管靠近第一介质入口端设有第二介质出口,所述微通道管靠近第一介质出口端设有第二介质入口,所述第二介质出口和第二介质入口均与第一介质通道连通。可选地,所述外管为波纹管。可选地,所述外管为不锈钢材质。可选地,所述外管两端均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均与与外管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开口与微通道管连通。可选地,所述三通阀的开口处安装有活接头,所述活接头用于连接三通阀和外管。可选地,所述三通阀和活接头之间安装有密封垫。可选地,所述微通道管的数量为3-6根。可选地,所述微通道管的数量为4根。可选地,所述三通阀的第三开口上连接有弯头。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冷热两种流体分别从第一介质入口和第二介质入口处进入第一介质通道或第二介质通道内,第一介质通道内的流体在螺旋形的微通道管内以旋流的方式前进,第二介质通道内的流体在螺旋形的微通道管的阻挡效果下以涡流的方式前进,冷热两种流体沿对流方式进行涡流和旋流,使得介质之间充分换热,相比其他换热器结构,具有体积小、换热效果好、制作工艺简、降低成本等优点。(2)外管为波纹管,有助于增强抗压能力,更容易制作各种形状,波纹管管壁内介质流体流动时能形成涡流使介质的热量能充分传热,从而使得二种介质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外管;11、第一介质入口;12、第一介质出口;13、第二介质通道;2、微通道管;21、第二介质出口;22、第二介质入口;23、第一介质通道;3、三通阀;4、活接头;5、密封垫;6、弯头。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1-2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结合附图1和2,本实施例的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包括外管1;多根微通道管2,呈螺旋形组合设于外管1内,且沿外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介质通道23,设于微通道管2内;第二介质通道13,位于相邻所述微通道管2之间、以及所述微通道管2与所述外管1之间;冷热两种流体分别在第一介质通道23及第二介质通道13内流动,第一介质通道23内的流体在螺旋形的微通道管2内以旋流的方式前进,第二介质通道13内的流体在螺旋形的微通道管2的阻挡效果下以涡流的方式前进,使得介质之间充分换热,相比其他换热器结构,具有体积小、换热效果好、制作工艺简、降低成本等优点。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外管1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介质通道13连通的第一介质入口11和第一介质出口12,所述微通道管2靠近第一介质入口11端设有第二介质出口21,所述微通道管2靠近第一介质出口12端设有第二介质入口22,所述第二介质出口21和第二介质入口22均与第一介质通道23连通;冷热两种流体分别从第一介质入口11和第二介质入口22处对应分别进入第一介质通道23和第二介质通道13内,冷热两种流体沿对流方式进行涡流和旋流,相比同向流动,冷热两种流体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外管1为波纹管;外管为波纹管,有助于增强抗压能力,更容易弯曲制作各种形状,波纹管管壁内介质流体流动时能形成涡流使介质的热量能充分传热,从而使得二种介质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波纹管的形状可设置为螺旋形,直线型或其它形状。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外管1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外管1可避免在换热的过程中被介质所腐蚀,同时不锈钢材质具有一定的热阻,且不锈钢波纹管成品材质成本较低市面可选规格比较多,有助于降低本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的制造成本。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外管1两端均连接有三通阀3,所述三通阀3的第一开口31和第三开口32均与与外管1连通,所述三通阀3的第二开口33与微通道管2连通;冷热两种流体可分别通过三通阀3的开口进入外管1内或微通道管2内,相比其他结构,三通阀3成本较低,连接强度高,可从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成品的零件,进一步降低了本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的制造成本。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三通阀3的开口处安装有活接头4,所述活接头4用于连接三通阀3和外管1;活接头4又叫由壬或由任,是一种能方便安装拆卸的常用管道连接件,通过活接头4连接三通阀3和其他部件,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便于三通阀3的安装和拆卸,连接的强度得到保证。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三通阀3和活接头4之间安装有密封垫5;于本实施例中,密封垫5选用可从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O”型圈,通过密封垫5的设置,有助于提高活接头4与三通阀3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换热时流体的泄漏,提高换热时的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微通道管2的数量为3-6根;可选的实施方式之一为,微通道管2的数量为3根;可选的实施方式之二为,微通道管2的数量为4根;可选的实施方式之三为,微通道管2的数量为5根;可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四为,微通道管2的数量为6根;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微通道管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根以满足流量需求。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微通道管2的数量为4根;该数量的微通道管2可满足换热需求,同时组成的结构体积不会过大,有助于减小本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的整体体积。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三通阀3的第三开口32上连接有弯头6;弯头6的设置便于三通阀3的第三开口32处与其他横向的管道连通,以便于提高本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的适用范围,便于各种管路的布局。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管;/n多根微通道管,呈螺旋形组合设于外管内,且沿外管的长度方向延伸;/n第一介质通道,设于微通道管内;/n第二介质通道,位于相邻所述微通道管之间、以及所述微通道管与所述外管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管;
多根微通道管,呈螺旋形组合设于外管内,且沿外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一介质通道,设于微通道管内;
第二介质通道,位于相邻所述微通道管之间、以及所述微通道管与所述外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介质通道连通的第一介质入口和第一介质出口,所述微通道管靠近第一介质入口端设有第二介质出口,所述微通道管靠近第一介质出口端设有第二介质入口,所述第二介质出口和第二介质入口均与第一介质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波纹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不锈钢材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