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真空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14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真空发生器,包括壳体主体、气源接口、消声器和真空吸气接管,所述壳体主体的左端连接有气源接口,且壳体主体的右端连接有消声器,并且壳体主体的底部连接有真空吸气接管,所述真空吸气接管的底端卡合连接有连接管,且真空吸气接管的右侧面卡合连接有分接管,所述真空吸气接管的内侧壁贴合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内侧壁螺钉固定有过滤板,并且过滤板的左右两侧底部均螺钉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嵌套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与连接管的内侧壁螺钉连接。该机器人真空发生器设置有固定框和过滤板,进而后期需要进行清理时,只需拆卸连接管即可,操作方便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真空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真空发生器
,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真空发生器。
技术介绍
机器人真空发生器顾名思义是一种应用在机器人上的真空发生器,通过真空发生器可使得机器人具有吸附抓取的功能,使得机器人可以很好的进行工作,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真空发生器的种类很多,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有的真空发生器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先将真空吸气接管与过滤器的一端进行连接,然后再将过滤器的另一端与外界的真空吸盘进行连接,这样以便于过滤器对外界的空气进行过滤,但是这样后期需将过滤器与真空吸盘和真空吸气接管均拆卸掉才能对过滤器内部进行清理,操作较为复杂;因此我们便提出了机器人真空发生器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真空发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真空发生器在进行使用时需要先将真空吸气接管与过滤器的一端进行连接,然后再将过滤器的另一端与外界的真空吸盘进行连接,这样以便于过滤器对外界的空气进行过滤,但是这样后期需将过滤器与真空吸盘和真空吸气接管均拆卸掉才能对过滤器内部进行清理,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真空发生器,包括壳体主体、气源接口、消声器和真空吸气接管,所述壳体主体的左端连接有气源接口,且壳体主体的右端连接有消声器,并且壳体主体的底部连接有真空吸气接管,所述真空吸气接管的底端卡合连接有连接管,且真空吸气接管的右侧面卡合连接有分接管,所述真空吸气接管的内侧壁贴合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内侧壁螺钉固定有过滤板,并且过滤板的左右两侧底部均螺钉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嵌套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与连接管的内侧壁螺钉连接,所述真空吸气接管的底面通过密封圈与连接管的上表面相贴合,且连接管的上方左右两侧内侧壁均螺钉固定有安装杆,所述真空吸气接管的底端左右两侧面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并且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卡合放置有安装杆。优选的,所述真空吸气接管与分接管构成“L”形状结构设置,且真空吸气接管通过安装杆与连接管构成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呈圆环形状结构设置,且固定框的高度大于过滤板的高度,并且过滤板通过连接柱与真空吸气接管构成升降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内部为空心状结构设置,且连接柱的左右两侧面内侧壁均开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螺钉固定有卡块,且卡块卡合放置在卡槽内,并且卡块与卡槽呈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的空间与第二安装槽内部的空间相连通,且第二安装槽呈弧形状结构设置,并且第一安装槽的底部为开口状结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机器人真空发生器;(1)设置有固定框和过滤板,通过固定框和过滤板的设置代替了传统的过滤器的过滤功能,以便于固定框和过滤板很好的进行过滤工作,过滤板通过空气的流动可进行升降,以便于过滤板表面过滤的杂质通过过滤板的升降很好的掉落在连接管内进行收集,进而后期需要进行清理时,只需拆卸连接管即可,操作方便简单;(2)安装有安装杆,通过连接管的旋转可带动安装杆从第二安装槽内旋转到第一安装槽内,进而便于安装杆从第一安装槽内向下拆卸下来,由此便于将连接管与真空吸气接管进行拆卸,以便于后期对连接管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真空吸气接管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真空吸气接管仰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安装槽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主体;2、气源接口;3、消声器;4、真空吸气接管;5、连接管;6、分接管;7、固定框;8、过滤板;9、连接柱;10、卡槽;11、连接杆;12、卡块;13、密封圈;14、安装杆;15、第一安装槽;16、第二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真空发生器,包括壳体主体1、气源接口2、消声器3、真空吸气接管4、连接管5、分接管6、固定框7、过滤板8、连接柱9、卡槽10、连接杆11、卡块12、密封圈13、安装杆14、第一安装槽15和第二安装槽16,壳体主体1的左端连接有气源接口2,且壳体主体1的右端连接有消声器3,并且壳体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真空吸气接管4,真空吸气接管4的底端卡合连接有连接管5,且真空吸气接管4的右侧面卡合连接有分接管6,真空吸气接管4的内侧壁贴合放置有固定框7,且固定框7的内侧壁螺钉固定有过滤板8,并且过滤板8的左右两侧底部均螺钉安装有连接柱9,连接柱9的内部嵌套连接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的底端与连接管5的内侧壁螺钉连接,真空吸气接管4的底面通过密封圈13与连接管5的上表面相贴合,且连接管5的上方左右两侧内侧壁均螺钉固定有安装杆14,真空吸气接管4的底端左右两侧面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5和第二安装槽16,且第一安装槽1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6,并且第一安装槽15的内部卡合放置有安装杆14;真空吸气接管4与分接管6构成“L”形状结构设置,且真空吸气接管4通过安装杆14与连接管5构成拆卸结构,进而通过真空吸气接管4与分接管6构成“L”形状结构设置,且真空吸气接管4通过安装杆14与连接管5构成拆卸结构,以便于后期很好的对连接管5进行拆卸清理;固定框7呈圆环形状结构设置,且固定框7的高度大于过滤板8的高度,并且过滤板8通过连接柱9与真空吸气接管4构成升降结构,通过固定框7呈圆环形状结构设置,以便于固定框7对过滤板8进行安装放置;连接柱9的内部为空心状结构设置,且连接柱9的左右两侧面内侧壁均开设有卡槽10,通过连接柱9的内部为空心状结构设置,以便于连接杆11插进连接柱9内,便于连接柱9很好的进行升降;连接杆1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螺钉固定有卡块12,且卡块12卡合放置在卡槽10内,并且卡块12与卡槽10呈一一对应设置,由此通过卡块12卡合放置在卡槽10内,使得连接柱9在连接杆11的外侧进行稳定的升降;第一安装槽15内部的空间与第二安装槽16内部的空间相连通,且第二安装槽16呈弧形状结构设置,并且第一安装槽15的底部为开口状结构设置,进而通过第一安装槽15内部的空间与第二安装槽16内部的空间相连通,以便于后期第二安装槽16对安装杆14进行卡合放置。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机器人真空发生器时,首先,如附图1所示将整个机器人真空发生器移动到工作区域内,到达工作区域后将气源接口2与外界的压缩空气输送管道相连接,将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真空发生器,包括壳体主体(1)、气源接口(2)、消声器(3)和真空吸气接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主体(1)的左端连接有气源接口(2),且壳体主体(1)的右端连接有消声器(3),并且壳体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真空吸气接管(4),所述真空吸气接管(4)的底端卡合连接有连接管(5),且真空吸气接管(4)的右侧面卡合连接有分接管(6),所述真空吸气接管(4)的内侧壁贴合放置有固定框(7),且固定框(7)的内侧壁螺钉固定有过滤板(8),并且过滤板(8)的左右两侧底部均螺钉安装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的内部嵌套连接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的底端与连接管(5)的内侧壁螺钉连接,所述真空吸气接管(4)的底面通过密封圈(13)与连接管(5)的上表面相贴合,且连接管(5)的上方左右两侧内侧壁均螺钉固定有安装杆(14),所述真空吸气接管(4)的底端左右两侧面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5)和第二安装槽(16),且第一安装槽(1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6),并且第一安装槽(15)的内部卡合放置有安装杆(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真空发生器,包括壳体主体(1)、气源接口(2)、消声器(3)和真空吸气接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主体(1)的左端连接有气源接口(2),且壳体主体(1)的右端连接有消声器(3),并且壳体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真空吸气接管(4),所述真空吸气接管(4)的底端卡合连接有连接管(5),且真空吸气接管(4)的右侧面卡合连接有分接管(6),所述真空吸气接管(4)的内侧壁贴合放置有固定框(7),且固定框(7)的内侧壁螺钉固定有过滤板(8),并且过滤板(8)的左右两侧底部均螺钉安装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的内部嵌套连接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的底端与连接管(5)的内侧壁螺钉连接,所述真空吸气接管(4)的底面通过密封圈(13)与连接管(5)的上表面相贴合,且连接管(5)的上方左右两侧内侧壁均螺钉固定有安装杆(14),所述真空吸气接管(4)的底端左右两侧面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5)和第二安装槽(16),且第一安装槽(1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6),并且第一安装槽(15)的内部卡合放置有安装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真空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茆琛琛朱敬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那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