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09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2
发动机顶盖,包括水平板、腔体部和卡扣部,腔体部连接于水平板的上表面,卡扣部连接于腔体部的下表面;所述腔体部为开口朝下的半包围式结构,腔体部的边沿处与水平板相连,水平板上形成有与腔体部相对应的配合孔;所述卡扣部环绕配合孔设置,且卡扣部的尺寸大于配合孔的尺寸;所述腔体部内设有导流室,且腔体部上外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与导流室相连通;所述腔体部和水平板表面形成有多条导热条;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导流室的设置,使得随有油液的热气粘附于环绕式封闭结构的内壁上,或直接通过导流管吸收,更好的对随有油液的热气的吸收,同时腔体部表面设置多条导热条,使得整体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顶盖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尤其是一种发动机顶盖。
技术介绍
以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的作业机械如割草机、装载机、平地机、推土机等各种工程机械,其都有一发动机顶盖,发动机顶盖所形成的发动机舱内安装发动机,发动机顶盖对其内的发动机进行防护,同时也阻挡发动机所产生的噪声外泄,降低整机的噪声辐射。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热主要由机器的散热系统向外散发,热气中通常伴随有油液,由于热空气向上运动的原理,伴有油液的热气流动至顶盖处被阻挡。现有的发动机顶盖通常为橡胶材质,使得发动机顶盖与发动机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性,但由于伴随有油液的热气具有较高的温度,橡胶材质的顶盖在温度作用下会发生融化,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稳定,散热高效的发动机顶盖。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顶盖,包括水平板、腔体部和卡扣部,腔体部连接于水平板的上表面,卡扣部连接于腔体部的下表面;所述腔体部为开口朝下的半包围式结构,腔体部的边沿处与水平板相连,水平板上形成有与腔体部相对应的配合孔;所述卡扣部环绕配合孔设置,且卡扣部的尺寸大于配合孔的尺寸;所述腔体部内设有导流室,且腔体部上外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与导流室相连通;所述腔体部和水平板表面形成有多条导热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室为环绕式封闭结构,导流室位于腔体部中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体部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圆弧槽,圆弧槽与导流室部分干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体部表面上形成有与导流室相对应的凸起腔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体部内设有分流片,分流片位于圆弧槽中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板上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位于腔体部和卡扣部的边缘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热条为条状结构,且多条导热条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热条的边角上形成有倒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板、腔体部和卡扣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板、腔体部和卡扣部为金属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导流室的设置,使得随有油液的热气粘附于环绕式封闭结构的内壁上,或直接通过导流管吸收,更好的对随有油液的热气的吸收,同时腔体部表面设置多条导热条,使得整体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同时导热条的边角设置也使得导热条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附图标记:水平板1,配合孔1-1,导流室1-2,分流片1-3,腔体部2,圆弧槽2-1,凸起腔体2-2,导流管2-3,卡扣部3,导热条4,连接座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发动机顶盖,包括水平板1、腔体部2和卡扣部3,腔体部2连接于水平板1的上表面,卡扣部3连接于腔体部2的下表面;腔体部2为开口朝下的半包围式结构,腔体部2的边沿处与水平板1相连,水平板1上形成有与腔体部2相对应的配合孔1-1;卡扣部3环绕配合孔1-1设置,且卡扣部3的尺寸大于配合孔1-1的尺寸;腔体部2内设有导流室1-2,且腔体部2上外接有导流管2-3,导流管2-3与导流室1-2相连通;所述腔体部2和水平板1表面形成有多条导热条4。水平板1根据发动机顶部的结构进行设置,当发动机顶部为平面结构时,水平板1也为相对应的平面结构,水平板1使得腔体部2与发动机顶部之间具有更大更好的接触面积,腔体部2套接在发动机顶部上,卡扣部3与发动机顶部外侧壁相抵。导流室1-2为环绕式封闭结构,导流室1-2位于腔体部2中部,导流室1-2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导流室1-2位置与发动机热气口位置相对应,且导流室1-2为环绕式封闭结构,发动机产生的随有油液的热气粘附于环绕式封闭结构的内壁上,或直接通过导流管2-3进行吸收。腔体部2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圆弧槽2-1,圆弧槽2-1与导流室1-2部分干涉,腔体部2表面上形成有与导流室1-2相对应的凸起腔体2-2,腔体部2内设有分流片1-3,分流片1-3位于圆弧槽2-1中部。圆弧槽2-1朝向发动机热气口设置,圆弧槽2-1对随有油液的热气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同时分流片1-3也对随有油液的热气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在圆弧槽2-1和分流片1-3的作用下,确保随有油液的热气流动至导流室1-2内,凸起腔体2-2沿腔体部2表面向上延伸,在腔体部2表面形成一个凸起结构,便于随有油液的热气的存储。水平板1上设有连接座5,连接座5位于腔体部2和卡扣部3的边缘处,连接座5与水平板1、腔体部2和卡扣部3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座5内设置螺钉,使得连接座5与发动机之间固定连接。导热条4为条状结构,且多条导热条4平行设置,导热条4的边角上形成有倒角,导热条4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过导热条4的设置,使得整体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同时导热条4的边角处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水平板1、腔体部2和卡扣部3为一体成型结构,水平板1、腔体部2和卡扣部3为金属材质,水平板1、腔体部2和卡扣部3为铝或钢材质,水平板1、腔体部2和卡扣部3具有更好的抗变形性和强度。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水平板1,配合孔1-1,导流室1-2,分流片1-3,腔体部2,圆弧槽2-1,凸起腔体2-2,导流管2-3,卡扣部3,导热条4,连接座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动机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板(1)、腔体部(2)和卡扣部(3),腔体部(2)连接于水平板(1)的上表面,卡扣部(3)连接于腔体部(2)的下表面;所述腔体部(2)为开口朝下的半包围式结构,腔体部(2)的边沿处与水平板(1)相连,水平板(1)上形成有与腔体部(2)相对应的配合孔(1-1);所述卡扣部(3)环绕配合孔(1-1)设置,且卡扣部(3)的尺寸大于配合孔(1-1)的尺寸;所述腔体部(2)内设有导流室(1-2),且腔体部(2)上外接有导流管(2-3),导流管(2-3)与导流室(1-2)相连通;所述腔体部(2)和水平板(1)表面形成有多条导热条(4)。/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板(1)、腔体部(2)和卡扣部(3),腔体部(2)连接于水平板(1)的上表面,卡扣部(3)连接于腔体部(2)的下表面;所述腔体部(2)为开口朝下的半包围式结构,腔体部(2)的边沿处与水平板(1)相连,水平板(1)上形成有与腔体部(2)相对应的配合孔(1-1);所述卡扣部(3)环绕配合孔(1-1)设置,且卡扣部(3)的尺寸大于配合孔(1-1)的尺寸;所述腔体部(2)内设有导流室(1-2),且腔体部(2)上外接有导流管(2-3),导流管(2-3)与导流室(1-2)相连通;所述腔体部(2)和水平板(1)表面形成有多条导热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室(1-2)为环绕式封闭结构,导流室(1-2)位于腔体部(2)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部(2)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圆弧槽(2-1),圆弧槽(2-1)与导流室(1-2)部分干涉。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明峰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倚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