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建筑工程节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1916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建筑工程节水装置,涉及市政节水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进水管道和连通设置在进水管道出液端的水龙头,所述水龙头的下方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下部侧壁连通设置有分液管,所述排水管内且位于分液管接口的下方设置有限流设备,所述分液管远离排水管一端的顶部连通设置有集液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分液管和进水管道的管段上都设置一个电磁阀,并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对两个电磁阀的控制,当市政工程用供水处接头泄流量大于预定值时,设置好的控制器控制两个电磁阀关闭相应水路,可有效防止应接头松动或脱离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更有利于推进施工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建筑工程节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节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建筑工程节水装置。
技术介绍
市政建筑工程所用到的水源一般采用消防栓或是自来水接管,在用于市政工程中时通常需要接设额外的水管进行使用,由于供水设备一般不包含额外的接头,因此在取用水源时通常需要保证接头处良好的密封性,在后期施工过程中若接头脱落则会导致大量的水资源外泄,若不能被及时发现则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不仅影响施工,更不符合当代的节约环保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建筑工程节水装置。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建筑工程节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道和连通设置在进水管道出液端的水龙头,所述水龙头的下方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下部侧壁连通设置有分液管,所述排水管内且位于分液管接口的下方设置有限流设备,所述分液管远离排水管一端的顶部连通设置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集液箱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分液管和进水管道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磁阀,两个所述电磁阀和水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箱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且所述排水口内塞设有用于防止集液箱内部液体流出的水塞。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底部的排水口上设置有用于与排水管相连接的密水套环,所述密水套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与储水箱箱壁紧密接触的用于防止水分渗出的橡胶环。进一步地,还包括回收箱,所述排水管的出液端连通设置在回收箱的一侧上部。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箱的内壁且位于与排水管相连通的进水口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一对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调整进水口开口大小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紧固调节板的内六角螺丝。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滑槽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指示调节板相对位置的刻度槽,所述调节板上固定安装有指在刻度槽上的指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在分液管和进水管道的管段上都设置一个电磁阀,并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对两个电磁阀的控制,当市政工程用供水处接头泄流量大于预定值时,设置好的控制器控制两个电磁阀关闭相应水路,设置相应的报警设备即可有效对周围工作人员进行警示,可有效防止应接头松动或脱离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更有利于推进施工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图4中C-C方向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图5中D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1、进水管道;2、水龙头;3、储水箱;4、排水管;5、分液管;6、集液箱;7、控制器;8、水位传感器;9、电磁阀;10、水塞;11、密水套环;12、橡胶环;13、回收箱;14、滑槽;15、调节板;16、内六角螺丝;17、刻度槽;18、指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市政建筑工程节水装置,通过在供水管路和接水管路支路上都设置一个电磁阀9,并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8和控制器7实现对两个电磁阀9的控制,当市政工程用供水处接头泄流量大于预定值时,设置好的控制器7控制两个电磁阀9关闭相应水路,设置相应的报警设备即可有效对周围工作人员进行警示,可有效防止应接头松动或脱离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更有利于推进施工的正常进行,具体的为实现设备的结构功能,这里设置设备主要的进水系统为如图1所示的进水管道1和连通设置在进水管道1出液端的水龙头2(以水龙头2式接法为例,其他接头处的应用亦可),由于水源在接设失误时会导致水量的泄漏,因此这里为实现设备的控制节水功能,这里在水龙头2的下方放置有储水箱3,并在储水箱3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4,在排水管4的下部侧壁连通设置有如图1所示的分液管5并使分液管5的一端朝上,设置设备当渗水量过大时,利用连通器的原理使分液管5内部水体充盈,由于接设一般会有少量水体渗出,为避免正常工作状态下对分液管5内部水位造成影响,这里应在排水管4内且位于分液管5接口的下方设置有限流设备,使渗水流速过大时水位上升,为实现设备根据分液管5内的水位对水路进行控制,这里在分液管5远离排水管4一端的顶部连通设置有集液箱6,并在集液箱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控制器7用于检测信号和通断控制,这里被作用于后文的水位传感器8并作用于后文的电磁阀9,由于控制器7技术发展较为成熟,这里除运行原理外不做过多阐述),在集液箱6内设有水位传感器8,并在分液管5和进水管道1的管段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磁阀9,所述两个电磁阀9和水位传感器8均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当分液管5内水位上升至集液箱6内后,水位传感器8检测到水位的变化并将监测信息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同时作用于两个电磁阀9进行关闭对应的水路,将集液箱6内的液体存储并停止主水路水源的供给(若需要报警可连设额外的报警器),当人员进行检查时重启控制器7即可恢复供水。如图1和图2所示,为防止在重启控制器7时集液箱6内水体未被排净,直接恢复对电磁阀9的控制,为防止上述情况出现应先将集液箱6内的液体排空再进行重启,为便于排出集液箱6内多余的水,这里在集液箱6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并在排水口内塞设有用于防止集液箱6内部液体流出的水塞10,当人员前来维护时,直接拔出水塞10即可。当人员进行检查、维护完成后,将集液箱6内的水向外排尽,水位传感器8检测到集液箱6内的水位排空后,将监测信息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同时作用于两个电磁阀9进行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建筑工程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1)和连通设置在进水管道(1)出液端的水龙头(2),所述水龙头(2)的下方放置有储水箱(3),所述储水箱(3)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下部侧壁连通设置有分液管(5),所述排水管(4)内且位于分液管(5)接口的下方设置有限流设备,所述分液管(5)远离排水管(4)一端的顶部连通设置有集液箱(6),所述集液箱(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集液箱(6)内设有水位传感器(8),所述分液管(5)和进水管道(1)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磁阀(9),两个所述电磁阀(9)和水位传感器(8)均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建筑工程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1)和连通设置在进水管道(1)出液端的水龙头(2),所述水龙头(2)的下方放置有储水箱(3),所述储水箱(3)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下部侧壁连通设置有分液管(5),所述排水管(4)内且位于分液管(5)接口的下方设置有限流设备,所述分液管(5)远离排水管(4)一端的顶部连通设置有集液箱(6),所述集液箱(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集液箱(6)内设有水位传感器(8),所述分液管(5)和进水管道(1)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磁阀(9),两个所述电磁阀(9)和水位传感器(8)均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建筑工程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箱(6)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且所述排水口内塞设有用于防止集液箱(6)内部液体流出的水塞(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建筑工程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3)底部的排水口上设置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刘明威夏阳杨大帅王涛孙华蔡姚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