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斗起重机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67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抓斗起重机筒体,筒体本体下方安装有高强度螺母和垫圈,筒体本体上安装有钢门,筒体上方安装有挡油盘,筒体本体上端设有圆平台与挡油盘相对,筒体本体内一侧下方设有直梯一,直梯一通向一层平台,直梯一出口设在一层平台一侧,一层平台另一侧设有直梯二,直梯二通向二层平台,直梯二出口设在二层平台一侧,二层平台另一侧设有直梯三,直梯三通向圆平台,所述直梯三在直梯一的正上方,所述筒体本体外还设有螺旋梯,螺旋梯底端与筒体本体底端平齐,螺旋梯通向圆平台上,所述圆平台上设有护栏。设有多个直梯,便于维修和休息,设有防坠器,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抓斗起重机筒体
本技术属于起重机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抓斗起重机筒体。
技术介绍
起重机是各种工程建设广泛应用的重要起重设备,它对减轻劳动强度,节约人力,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实现工程施工机械化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货物运输蓬勃发展,特别是航运,因此也造就了航运码头起重机的蓬勃发展。以往一般码头起重机主体筒体的设计也是采用圆筒设计,在圆筒内部设置一部上下的直梯(所有的电缆也在筒体内部布置),因筒体内部也有电缆的布置,导致空间更加的狭小,这样导致驾驶员上下的时候比较麻烦且存在跌落的风险,而且只有一条通道也不能很好的保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抓斗起重机筒体,安全可靠,且设有多个直梯,更加便捷。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抓斗起重机筒体,包括筒体本体,筒体本体下方安装有高强度螺母和垫圈,筒体本体上安装有钢门,筒体上方安装有挡油盘,筒体本体上端设有圆平台与挡油盘相对,筒体本体一侧下方设有直梯一,直梯一通向一层平台,直梯一出口设在一层平台一侧,一层平台另一侧设有直梯二,直梯二通向二层平台,直梯二出口设在二层平台一侧,二层平台另一侧设有直梯三,直梯三通向圆平台,所述直梯三在直梯一的正上方,所述筒体本体外还设有螺旋梯,螺旋梯底端与筒体本体底端平齐,螺旋梯通向圆平台上,所述圆平台上设有护栏。优先地,所述直梯一、直梯二和直梯三上都安装有挂扣,挂扣下方安装有防坠器,防坠器内部设有差速机构,防坠器下方安装有安全扣,所述安全扣上都设有牵引绳。优先地,所述直梯一、直梯二和直梯三上设有扶手,所有直梯上的梯级间距相等。优先地,所述螺旋梯、直梯一、直梯二和直梯三都设有护笼护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筒体外板增加螺旋梯及休息、检修平台,即方便了驾驶员上下方便也便于检修人员平常的检修,而且增加了螺旋梯后更加能保障人员的安全。在防坠器内部增设差速机构,可提高人员上下直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直梯坠落保护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筒体本体、2挡油盘、3圆平台、4螺旋梯、5直梯二、6直梯一、7钢门、8高强度螺母、9垫圈、10一层平台、11二层平台、12直梯三、13挂扣、14防坠器、15差速机构、16安全扣、17牵引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抓斗起重机筒体,包括筒体本体1,筒体本体1底部焊接在甲板上,筒体本体1下方安装有高强度螺母8和垫圈9,筒体本体1上安装有钢门7,筒体本体1上方安装有挡油盘2,防止减速器漏油,筒体本体1上端设有圆平台3与挡油盘2相对,筒体本体1内一侧下方设有直梯一6,直梯一6通向一层平台10,直梯一6出口设在一层平台10一侧,一层平台10另一侧设有直梯二5,直梯二5通向二层平台11,直梯二5出口设在二层平台11一侧,二层平台11另一侧设有直梯三12,直梯三12通向圆平台3,所述直梯三12在直梯一6的正上方,所述直梯一6、直梯二5、直梯三12的高度均在六到八米,所述筒体本体1外还设有螺旋梯4,螺旋梯4底端与筒体本体1底端平齐,螺旋梯4通向圆平台3上,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能够直接到达筒体顶层,便于检修。所述圆平台3上设有护栏。所述直梯一6、直梯二5和直梯三12上设有扶手,所有直梯上的梯级间距相等,所述螺旋梯4、直梯一6、直梯二5和直梯三12都设有护笼护圈。所述直梯一6、直梯二5和直梯三12上都安装有挂扣13,挂扣13下方安装有防坠器14,能够在限定距离内快速制动坠落物体,保障人身安全,防坠器14内部设有差速机构15,防坠器14下方安装有安全扣16,所述安全扣16上都设有牵引绳17。当高空作业人员上下直梯时,通过牵引绳17将防坠器安全扣16拉下与高空作业人员身上相连,差速机构15能检测速度,若速度过快,可以自动收紧防坠器的牵引绳17,可以有效防止高空坠落的危险。本技术在使用时,当高空作业人员在上下直梯时,通过牵引绳17将防坠器14的安全扣拉16上与高空作业人员身上相连,攀爬过程中若出现意外,差速机构15能检测到速度,能够自动收紧防坠器14上的牵引绳17,能够防止高空坠落,工作人员在上下直梯时不会发生伤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抓斗起重机筒体,包括筒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本体(1)下方安装有高强度螺母(8)和垫圈(9),筒体本体(1)上安装有钢门(7),筒体本体(1)上方安装有挡油盘(2),筒体本体(1)上端设有圆平台(3)与挡油盘(2)相对,筒体本体(1)一侧下方设有直梯一(6),直梯一(6)通向一层平台(10),直梯一(6)出口设在一层平台(10)一侧,一层平台(10)另一侧设有直梯二(5),直梯二(5)通向二层平台(11),直梯二(5)出口设在二层平台(11)一侧,二层平台(11)另一侧设有直梯三(12),直梯三(12)通向圆平台(3),所述直梯三(12)在直梯一(6)的正上方,所述筒体本体(1)外还设有螺旋梯(4),螺旋梯(4)底端与筒体本体(1)底端平齐,螺旋梯(4)通向圆平台(3)上,所述圆平台(3)上设有护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斗起重机筒体,包括筒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本体(1)下方安装有高强度螺母(8)和垫圈(9),筒体本体(1)上安装有钢门(7),筒体本体(1)上方安装有挡油盘(2),筒体本体(1)上端设有圆平台(3)与挡油盘(2)相对,筒体本体(1)一侧下方设有直梯一(6),直梯一(6)通向一层平台(10),直梯一(6)出口设在一层平台(10)一侧,一层平台(10)另一侧设有直梯二(5),直梯二(5)通向二层平台(11),直梯二(5)出口设在二层平台(11)一侧,二层平台(11)另一侧设有直梯三(12),直梯三(12)通向圆平台(3),所述直梯三(12)在直梯一(6)的正上方,所述筒体本体(1)外还设有螺旋梯(4),螺旋梯(4)底端与筒体本体(1)底端平齐,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荣袁日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美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