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传动系及使用该电力传动系的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32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力传动系及使用该电力传动系的电动车辆,包括:固定到车辆底盘(105)的电池单元(100)、电动机单元(102)和电动机控制单元(101),电动机控制单元(101)和电动机单元(102)将来自电池单元(100)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及支撑车辆底盘(105)的驱动桥单元(110)。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电动机单元(102)放置在托架构件(2)中,并且借助于耦合联接件(103)直接联接到驱动桥单元(110)。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力传动系应用于大型电动车辆,能够省略变速器,从而简化车辆的生产工艺、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传动系及使用该电力传动系的电动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传动系,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尤其是叉车的电力传动系布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上述电力传动系的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图1以简略框图的形式示出了一种用于传统的燃油车辆的传动系布置。该传动系主要用于越野车、叉车等大型车辆,但并不局限于此。传动系由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单元200、变速器单元201和驱动桥单元110组成。发动机单元200利用柴油作为能源,将产生的机械动力传递到变速器单元201。变速器单元201将该动力先传递到驱动桥单元110,再传递到车轮104,并根据车辆要求提供不同的速度以供用户选择。驱动桥单元110包括差速器单元111和两组作为终极驱动器的行星齿轮组件112。变速器单元201和驱动桥单元110通过驱动轴202相互连接。发动机单元200和变速器单元201通常固定在车辆底盘105上,驱动桥单元110在结构上支撑车辆底盘105以充当车辆的结构部件。带引擎的车辆会排放诸如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等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诸如电动车辆等新能源车辆开始趋于替代传统的燃油车辆。图2以简略框图的形式示出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力传动系的典型布置。除了用于传统燃油车辆的驱动桥单元110以外,该电力传动系还包括电池单元100、变速器单元201、驱动轴202、电动机单元101和电动机控制单元102。电力是存储在电池单元100中的能源,电动机单元101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该机械能通过变速器单元201、驱动轴202和驱动桥单元110传递到车轮104。由于电动车辆不使用传统燃油作为驱动源,也不排放任何气体,因此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被称为零排放车辆。图3是图2中所示的电力传动系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该电力传动系配备有电动机单元102和驱动桥单元110。电动机单元102连同电池单元100和电动机控制单元101一起固定到车辆底盘105。来自电动机单元102的动力通过驱动轴202传递到驱动桥单元110。驱动轴202通常采用万向节连接,以一定的倾角轻松地传递动力。驱动桥单元110则在结构上支撑车辆底盘105。图2和3中所示的电力传动系使用驱动轴202,因此需要占用更多空间以将其容纳在车辆上。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采用具有上述传统结构的电力传动系的电动车辆。例如,在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31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CN105966230A中,公开了一种电驱动桥总成及具有该电驱动桥总成的车辆。该电驱动桥总成包括:电动力总成和桥壳总成,电动力总成包括电动机、变速器和差速器,变速器具有变速器壳体,电动机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差速器支承在变速器壳体上;桥壳总成包括桥壳组件和两个半轴,两个半轴和差速器均位于桥壳组件内,变速器壳体固定在桥壳组件上。另外,在诸如由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提交的PCT国际申请WO2019042386A1和WO2019042387A1中也提出了具有类似构造的电力传动系。然而,采用上述电力传动系的电动车辆,由于需要装配的部件数量多于传统燃油车辆,而且电池重量问题长期难以解决,因此其车身整体重量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车辆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因此,目前需要对电动车辆的电力传动系布置进行改进,以降低其自身整体重量,改善行驶过程中的经济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电力传动系以及使用该电力传动系的电动车辆,该电力传动系能够在无需变速器的情况下正常作业,大大增加了电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经济性。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力传动系,包括:固定到车辆底盘的电池单元、电动机单元和电动机控制单元,电动机控制单元和电动机单元将来自电池单元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及支撑车辆底盘的驱动桥单元,该电力传动系的特征在于,电动机单元放置在托架构件中,并且借助于耦合联接件直接联接到驱动桥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托架构件可以较佳地包括:托架主体,托架主体上放置有电动机单元;以及底部保护盖,底部保护盖位于托架主体底部,并且其中,托架构件固定到耦合联接件和/或驱动桥单元。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耦合联接件可以较佳地包括:设置于电动机单元并面对驱动桥单元的电动机侧联轴器;面向电动机侧联轴器的车桥侧联轴器;以及设置在电动机侧联轴器与车桥侧联轴器之间的星形轮。电动机侧联轴器可以更佳地具有第一爪部,车桥侧联轴器可以具有第二爪部,第一爪部和第二爪部彼此面对。星形轮、电动机侧联轴器的第一爪部和车桥侧联轴器的第二爪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最佳地由柔性材料制成。此外,上述耦合联接件还可以包括驻车制动器和驻车制动盘,车桥侧联轴器和驻车制动器分别联接到驻车制动盘的两侧,其中车桥侧联轴器联接到驻车制动盘的面向电动机侧联轴器的一侧,而驻车制动器联接到驻车制动盘的面向驱动桥单元的一侧。在再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桥单元可以较佳地包括:差速器单元;一对行星齿轮组件,该对行星齿轮组件分别位于差速器单元的两侧;桥壳,桥壳分别固定差速器单元和行星齿轮组件;以及桥轴,桥轴将差速器单元和行星齿轮组件联接在一起。差速器单元可以更佳地包括冠齿轮-小齿轮、差速器和承载壳体,冠齿轮固定差速器,小齿轮支撑在承载壳体上,使得差速器单元安装在桥壳上。可以最佳地更改冠齿轮与小齿轮的传动比以实现各种传动系传动比。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行星齿轮组件较佳地包括行星减速组件,行星减速组件包括:位于中心的太阳齿轮,太阳齿轮接收来自桥轴的动力;围绕太阳齿轮布置的行星齿轮,行星齿轮接收来自太阳齿轮的动力并将动力传递至电动车辆的车轮。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电动车辆,该使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力传动系。采用根据本技术的电力传动系,可以获得以下优点:(i)将本技术的电力传动系应用于大型电动车辆,能够省略变速器,从而简化车辆的生产工艺、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ii)由于取消了安装在车桥上的电动机,因此还能够省略两者之间的驱动轴,使得传动系的设计更加紧凑,并节省了车辆底盘上的空间。(iii)在诸如叉车应用中,通过将电动机直接安装在驱动桥上能够增加车辆的空间。同时,将电池组放置在后部空间中作为配重,可以节约当前的配重空间并优化了车辆底盘的布局。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用于电动车辆的电力传动系的结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一种用于传统的燃油车辆的传动系的结构框图;图2是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力传动系的结构框图;图3示出了从上方和侧面看到的图2中所示的电力传动系;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电动车辆的电力传动系的结构框图;图5是图4所示的电力传动系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5所示的电力驱动系的截面图;图7是放置电动机单元用的托架构件的横截面图;以及图8是图5所示的电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力传动系,包括:/n固定到车辆底盘(105)的电池单元(100)、电动机单元(102)和电动机控制单元(101),所述电动机控制单元(101)和所述电动机单元(102)将来自所述电池单元(100)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及/n支撑所述车辆底盘(105)的驱动桥单元(110),/n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动机单元(102)放置在托架构件(2)中,并且借助于耦合联接件(103)直接联接到所述驱动桥单元(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力传动系,包括:
固定到车辆底盘(105)的电池单元(100)、电动机单元(102)和电动机控制单元(101),所述电动机控制单元(101)和所述电动机单元(102)将来自所述电池单元(100)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及
支撑所述车辆底盘(105)的驱动桥单元(1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单元(102)放置在托架构件(2)中,并且借助于耦合联接件(103)直接联接到所述驱动桥单元(1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传动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构件(2)包括:
托架主体(22),所述托架主体(22)上放置有所述电动机单元(102);以及
底部保护盖(23),所述底部保护盖(23)位于所述托架主体(22)底部,并且
其中,所述托架构件(2)固定到所述耦合联接件(103)和/或所述驱动桥单元(1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传动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联接件(103)包括:
设置于电动机单元(102)并面对所述驱动桥单元(110)的电动机侧联轴器(15);
面向所述电动机侧联轴器(15)的车桥侧联轴器(11);以及
设置在所述电动机侧联轴器(15)与所述车桥侧联轴器(11)之间的星形轮(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传动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侧联轴器(15)具有第一爪部,所述车桥侧联轴器(11)具有第二爪部,所述第一爪部和所述第二爪部彼此面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传动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轮(10)、所述电动机侧联轴器(15)的所述第一爪部和所述车桥侧联轴器(11)的第二爪部中的至少一个由柔性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传动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驻车制动器(8)和驻车制动盘(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刘阳S·达尔维S·帕提尔P·贾苏德
申请(专利权)人:德纳无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