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65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针对现有的货运工具减震效果差,需要电力驱动散热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车架、车架内部卡接的动力电池、底座和底座底部栓接的动力轮,所述车架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铰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远离连接架的一端铰接有辅助架,所述调节架靠近辅助架的一端铰接有支座,利用传动的减震结构增强了减震效果,让货运工具在满载情况下也不颠簸,同时散热过程中无需使用电机驱动,凭借底座和车架之间的活动给予散热机构动力,然后经过散热机构内部结构的传动进行散热,从而减少了能源消耗,增加货运工具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
技术介绍
新能源已经成为未来货运车辆的发展趋势,这在物流领域尤其明显,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0320683.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多功能快递运输车,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更加节能低碳环保。无人机机库的设计,同时满足了对无人机进行储存防护、高效充电、清洁维护的需求。通过为该车厢设计电控固定装置,有利于实现对该车厢的可靠稳定的固定。电控蹦床助力装置有利于节省用户在上下扶梯或台阶时的体力消耗。但是目前的货运工具由于其载重大,在满载货物后往往会导致其原本的减震机构被压缩在一起,难以继续发挥减震效果,导致货运工具颠簸不堪,极易损坏运输的物质,而且还增加了货运工具内部结构的负担,造成结构磨损乃至损坏,而且多是采用电力驱动电机进行散热,散热过程中电机本身便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驱动电机还需要货运工具自身进行供电,增加了货运工具的能源损耗,降低了货运工具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包括车架、车架内部卡接的动力电池、底座和底座底部栓接的动力轮,所述车架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铰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远离连接架的一端铰接有辅助架,所述调节架靠近辅助架的一端铰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与底座栓接,所述辅助架的底部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辅助架的一端铰接有L型架,所述L型架与底座铰接,所述L型架远离底座的一端铰接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与底座栓接,所述底座顶部的中端栓接有散热机构。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齿板、传动轮、支撑架、斜齿轮、小齿轮、转轴、转杆、扇叶和连接轮,所述齿板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中端栓接,所述齿板左侧的顶部与传动轮的表面啮合,所述传动轮的轴心处与支撑架表面的孔洞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车架的底部栓接,所述传动轮的轴心处贯穿支撑架后侧的孔洞并与斜齿轮的轴心处固定套接,所述斜齿轮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小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的轴心处与转轴的底端固定套接,所述转轴的顶端与车架的底部转动套接,所述转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杆的表面与车架的底部转动套接,所述转杆的顶端贯穿车架底部的孔洞并与扇叶的轴心处固定套接,所述转杆的底端和转轴的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轮的轴心处固定套接,所述转轴通过连接轮与转杆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减震块包括金属板、钢丝绳和减震橡胶,所述钢丝绳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两个金属板栓接,所述减震橡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金属板粘合,所述钢丝绳内置于减震橡胶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车架底部两侧的开口均栓接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的轴心处与转杆的表面转动套接。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四角均栓接有减震筒,所述减震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的顶端与车架的底部栓接,所述减震杆表面的顶端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车架的底部栓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与减震筒的顶部栓接。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两侧的开口均栓接有支撑框,所述减震块与支撑框栓接。优选的,所述减震块的顶部铰接有抵块,所述抵块的顶部与L型架远离底座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杆的底端栓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与L型架栓接。优选的,所述齿板的右侧栓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栓接,所述斜齿轮的直径为传动轮直径的三倍,所述斜齿轮的直径为小齿轮直径的四倍,所述斜齿轮和小齿轮均为斜齿齿轮。优选的,所述车架的顶部栓接有货箱,所述车架内部的底端栓接有托架,所述动力电池安装在托架的顶部,所述动力电池与动力轮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稳定架为V型架,所述支杆的长度为L型架的一点五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稳定架和减震筒等结构进行减震,车架的振动经过稳定架、调节架、L型架等结构的传导最终被减震块承受,减震块利用内部减震橡胶进行减震,同时利用金属板和钢丝绳增强减震橡胶的强度,增强减震效果;通过齿板的活动带动整个散热机构运动起来,让齿板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通过斜齿轮带动小齿轮和转轴转动,然后通过连接轮带动扇叶转动,从而进行散热,整个过程无需货运工具提供电力,从而减少了能源消耗,增加了货运工具的续航里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的稳定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的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的减震块立体示意图。图中:1车架、2稳定架、3连接架、4调节架、5辅助架、6支座、7支杆、8L型架、9散热机构、91齿板、92传动轮、93支撑架、94斜齿轮、95小齿轮、96转轴、97转杆、98扇叶、99连接轮、10减震块、101金属板、102钢丝绳、103减震橡胶、11动力电池、12底座、13动力轮、14散热网、15减震筒、16减震杆、17减震弹簧、18支撑框、19抵块、20稳定板、21支板、22货箱、23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参考图1-5,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包括车架1、车架1内部卡接的动力电池11、底座12和底座12底部栓接的动力轮13,底座12顶部的四角均栓接有减震筒15,减震筒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减震杆16,减震杆16的顶端与车架1的底部栓接,减震杆16表面的顶端套设有减震弹簧17,减震弹簧17的顶部与车架1的底部栓接,减震弹簧17的底端与减震筒15的顶部栓接,车架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稳定架2,稳定架2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架3,连接架3的底部铰接有调节架4,调节架4远离连接架3的一端铰接有辅助架5,调节架4靠近辅助架5的一端铰接有支座6,支座6与底座12栓接,辅助架5的底部铰接有支杆7,支杆7远离辅助架5的一端铰接有L型架8,L型架8与底座12铰接,L型架8远离底座12的一端铰接有减震块10,减震块10与底座12栓接,底座12底部两侧的开口均栓接有支撑框18,减震块10与支撑框18栓接,减震块10的顶部铰接有抵块19,抵块19的顶部与L型架8远离底座12的一端铰接,支杆7的底端栓接有稳定板20,稳定板20与L型架8栓接,减震块10包括金属板101、钢丝绳102和减震橡胶103,钢丝绳10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两个金属板101栓接,减震橡胶10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金属板101粘合,钢丝绳102内置于减震橡胶103的内部,底座12顶部的中端栓接有散热机构9,散热机构9包括齿板91、传动轮92、支撑架93、斜齿轮94、小齿轮95、转轴96、转杆97、扇叶98和连接轮99,齿板91的底部与底座12顶部的中端栓接,齿板91左侧的顶部与传动轮92的表面啮合,传动轮92的轴心处与支撑架93表面的孔洞转动连接,支撑架93的顶部与车架1的底部栓接,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包括车架(1)、车架(1)内部卡接的动力电池(11)、底座(12)和底座(12)底部栓接的动力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稳定架(2),所述稳定架(2)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的底部铰接有调节架(4),所述调节架(4)远离连接架(3)的一端铰接有辅助架(5),所述调节架(4)靠近辅助架(5)的一端铰接有支座(6),所述支座(6)与底座(12)栓接,所述辅助架(5)的底部铰接有支杆(7),所述支杆(7)远离辅助架(5)的一端铰接有L型架(8),所述L型架(8)与底座(12)铰接,所述L型架(8)远离底座(12)的一端铰接有减震块(10),所述减震块(10)与底座(12)栓接,所述底座(12)顶部的中端栓接有散热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包括车架(1)、车架(1)内部卡接的动力电池(11)、底座(12)和底座(12)底部栓接的动力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稳定架(2),所述稳定架(2)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的底部铰接有调节架(4),所述调节架(4)远离连接架(3)的一端铰接有辅助架(5),所述调节架(4)靠近辅助架(5)的一端铰接有支座(6),所述支座(6)与底座(12)栓接,所述辅助架(5)的底部铰接有支杆(7),所述支杆(7)远离辅助架(5)的一端铰接有L型架(8),所述L型架(8)与底座(12)铰接,所述L型架(8)远离底座(12)的一端铰接有减震块(10),所述减震块(10)与底座(12)栓接,所述底座(12)顶部的中端栓接有散热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9)包括齿板(91)、传动轮(92)、支撑架(93)、斜齿轮(94)、小齿轮(95)、转轴(96)、转杆(97)、扇叶(98)和连接轮(99),所述齿板(91)的底部与底座(12)顶部的中端栓接,所述齿板(91)左侧的顶部与传动轮(92)的表面啮合,所述传动轮(92)的轴心处与支撑架(93)表面的孔洞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93)的顶部与车架(1)的底部栓接,所述传动轮(92)的轴心处贯穿支撑架(93)后侧的孔洞并与斜齿轮(94)的轴心处固定套接,所述斜齿轮(94)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小齿轮(95)啮合,所述小齿轮(95)的轴心处与转轴(96)的底端固定套接,所述转轴(96)的顶端与车架(1)的底部转动套接,所述转杆(9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杆(97)的表面与车架(1)的底部转动套接,所述转杆(97)的顶端贯穿车架(1)底部的孔洞并与扇叶(98)的轴心处固定套接,所述转杆(97)的底端和转轴(96)的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轮(99)的轴心处固定套接,所述转轴(96)通过连接轮(99)与转杆(97)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的货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10)包括金属板(101)、钢丝绳(102)和减震橡胶(103),所述钢丝绳(102)的顶端和底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琦史宏川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