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挤压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10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颗粒挤压成型设备,包括顶块和转轴,所述顶块的左端内部开设有料筒,且料筒的内部旋接有螺杆,所述转轴旋接于螺杆的右端,且转轴的外壁旋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端部穿设有转头,且转头的左端安装有电机,所述料筒的顶部开设有料斗,且料筒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底部外壁穿设有成型腔,且成型腔的内壁顶端安装有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通过电机,使得转头带动传动带发生转动,并且传动带将转动力作用在转轴的端部,为实现塑料颗粒的挤压提供转动力,将螺杆通过转轴旋转活动于料筒的内部,一方面起到对塑料颗粒的挤压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对塑料颗粒的传送作用,便于将塑料颗粒通过排料口排出,体现自动化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颗粒挤压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塑料颗粒
,具体为一种塑料颗粒挤压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塑料颗粒指颗粒状的塑料,一般分为200多种,细分达几千种。常见的塑料颗粒有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通用塑料分为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氨酯等。工程塑料分为尼龙、聚四氟、聚甲醛、聚碳有机硅等。特种塑料分为热固性塑料、功能高分子塑料,比如人工肾,将塑料与挤压成型技术相结合,可以形成不同造型的塑料件。塑料颗粒挤压成型设备部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进行成型后的快速脱模操作,同时在受热过程中容易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发生,为日常使用带来使用不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塑料颗粒挤压成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颗粒挤压成型设备,电热丝贴合于成型腔的内壁,便于对成型腔内部的塑料颗粒起到高温加热的作用,有助于快速融化,同时两个电热丝的设置,有助于受热均匀,将通过气缸,使得推板推动压板向下挤压,有助于对融化后的塑料颗粒起到压实性能,从而保证成型后的塑料件更加紧实与平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料颗粒挤压成型设备,包括顶块和转轴,所述顶块的左端内部开设有料筒,且料筒的内部旋接有螺杆,所述转轴旋接于螺杆的右端,且转轴的外壁旋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端部穿设有转头,且转头的左端安装有电机,所述料筒的顶部开设有料斗,且料筒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底部外壁穿设有成型腔,且成型腔的内壁顶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焊接有推板,且推板的底部熔接有压板,所述成型腔的左右端内壁均安装有电热丝,且成型腔的左右端外壁熔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部穿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滑套的中部外壁穿设有定位螺丝,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焊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的顶部粘接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转头与电机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转头通过传动带与转轴之间构成传动结构。优选的,所述螺杆通过转轴与料筒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螺杆与料筒的横向中轴线相吻合。优选的,所述成型腔的内壁紧密贴合于电热丝的外壁,且电热丝关于成型腔的中心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气缸通过推板与压板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气缸与推板均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底板与成型腔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底板与密封板之间为焊接连接,并且密封板与密封圈之间为粘接连接,同时底座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与顶块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通过电机,使得转头带动传动带发生转动,并且传动带将转动力作用在转轴的端部,为实现塑料颗粒的挤压提供转动力,将螺杆通过转轴旋转活动于料筒的内部,一方面起到对塑料颗粒的挤压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对塑料颗粒的传送作用,便于将塑料颗粒通过排料口排出,体现自动化流程;将电热丝贴合于成型腔的内壁,便于对成型腔内部的塑料颗粒起到高温加热的作用,有助于快速融化,同时两个电热丝的设置,有助于受热均匀,将通过气缸,使得推板推动压板向下挤压,有助于对融化后的塑料颗粒起到压实性能,从而保证成型后的塑料件更加紧实与平滑;将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使得底板及密封板活动于成型腔的底端内部,一方面起到密封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对成型腔底部的开合作用,有助于后期的脱壳,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设置,便于加大成型腔底部到底座顶部的距离,为脱壳提供必要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成型腔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顶块;2、料筒;3、螺杆;4、排料口;5、料斗;6、电机;7、传动带;8、转轴;9、定位螺丝;10、成型腔;11、底板;12、第一电动伸缩杆;13、底座;14、万向轮;15、滑套;16、第二电动伸缩杆;17、气缸;18、压板;19、推板;20、电热丝;21、密封圈;22、密封板;23、转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颗粒挤压成型设备,包括有顶块1、料筒2、螺杆3、排料口4、料斗5、电机6、传动带7、转轴8、定位螺丝9、成型腔10、底板11、第一电动伸缩杆12、底座13、万向轮14、滑套15、第二电动伸缩杆16、气缸17、压板18、推板19、电热丝20、密封圈21、密封板22和转头23,顶块1的左端内部开设有料筒2,且料筒2的内部旋接有螺杆3,转轴8旋接于螺杆3的右端,且转轴8的外壁旋接有传动带7,传动带7的端部穿设有转头23,且转头23的左端安装有电机6,料筒2的顶部开设有料斗5,且料筒2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4,排料口4的底部外壁穿设有成型腔10,且成型腔10的内壁顶端安装有气缸17,气缸17的底部焊接有推板19,且推板19的底部熔接有压板18,成型腔10的左右端内壁均安装有电热丝20,且成型腔10的左右端外壁熔接有滑套15,滑套15的内部穿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6,且滑套15的中部外壁穿设有定位螺丝9,第二电动伸缩杆16的底部固定有底座13,且底座13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4,底座13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2,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2的顶部固定有底板11,底板11的顶部焊接有密封板22,且密封板22的顶部粘接有密封圈21;转头23与电机6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转头23通过传动带7与转轴8之间构成传动结构,此设计将通过电机6,使得转头23带动传动带7发生转动,并且传动带7将转动力作用在转轴8的端部,为实现塑料颗粒的挤压提供转动力;螺杆3通过转轴8与料筒2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螺杆3与料筒2的横向中轴线相吻合,此设计将螺杆3通过转轴8旋转活动于料筒2的内部,一方面起到对塑料颗粒的挤压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对塑料颗粒的传送作用,便于将塑料颗粒通过排料口4排出,体现自动化流程;成型腔10的内壁紧密贴合于电热丝20的外壁,且电热丝20关于成型腔10的中心呈对称分布,此设计将电热丝20贴合于成型腔10的内壁,便于对成型腔10内部的塑料颗粒起到高温加热的作用,有助于快速融化,同时两个电热丝20的设置,有助于受热均匀;气缸17通过推板19与压板18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气缸17与推板19均设置有两个,此设计将通过气缸17,使得推板19推动压板18向下挤压,有助于对融化后的塑料颗粒起到压实性能,从而保证成型后的塑料件更加紧实与平滑;第一电动伸缩杆12通过底板11与成型腔10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底板11与密封板22之间为焊接连接,并且密封板22与密封圈21之间为粘接连接,同时底座13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6与顶块1之间构成升降结构,此设计将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2,使得底板11及密封板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颗粒挤压成型设备,包括有顶块(1)和转轴(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1)的左端内部开设有料筒(2),且料筒(2)的内部旋接有螺杆(3),所述转轴(8)旋接于螺杆(3)的右端,且转轴(8)的外壁旋接有传动带(7),所述传动带(7)的端部穿设有转头(23),且转头(23)的左端安装有电机(6),所述料筒(2)的顶部开设有料斗(5),且料筒(2)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4),所述排料口(4)的底部外壁穿设有成型腔(10),且成型腔(10)的内壁顶端安装有气缸(17),所述气缸(17)的底部焊接有推板(19),且推板(19)的底部熔接有压板(18),所述成型腔(10)的左右端内壁均安装有电热丝(20),且成型腔(10)的左右端外壁熔接有滑套(15),所述滑套(15)的内部穿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6),且滑套(15)的中部外壁穿设有定位螺丝(9),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6)的底部固定有底座(13),且底座(13)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4),所述底座(13)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2),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2)的顶部固定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顶部焊接有密封板(22),且密封板(22)的顶部粘接有密封圈(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颗粒挤压成型设备,包括有顶块(1)和转轴(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1)的左端内部开设有料筒(2),且料筒(2)的内部旋接有螺杆(3),所述转轴(8)旋接于螺杆(3)的右端,且转轴(8)的外壁旋接有传动带(7),所述传动带(7)的端部穿设有转头(23),且转头(23)的左端安装有电机(6),所述料筒(2)的顶部开设有料斗(5),且料筒(2)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4),所述排料口(4)的底部外壁穿设有成型腔(10),且成型腔(10)的内壁顶端安装有气缸(17),所述气缸(17)的底部焊接有推板(19),且推板(19)的底部熔接有压板(18),所述成型腔(10)的左右端内壁均安装有电热丝(20),且成型腔(10)的左右端外壁熔接有滑套(15),所述滑套(15)的内部穿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6),且滑套(15)的中部外壁穿设有定位螺丝(9),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6)的底部固定有底座(13),且底座(13)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4),所述底座(13)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2),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2)的顶部固定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顶部焊接有密封板(22),且密封板(22)的顶部粘接有密封圈(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海乔志远杨华陈春焦明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昶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