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106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涉及塑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混料筒和预混料筒,所述预混料筒出料口与所述混料筒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预混料筒的进料口与螺旋输送机出料口相连通,预混料筒内部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第一混料板和第二混料板,且第一混料板与第二混料板相互交错设置,并且位于预混料筒上部的混料板投影落在相邻下部的混料板上,所述混料筒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混料筒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混料筒和预混料筒的联合作用可以提高匀料混合效果,同时能实现混料过程与进料过程同步操作,极大的提高了匀料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塑胶行业的蓬勃发展,塑料应用尤其是混合塑料在各个领域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目前的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1、一般只包含一级混合设备,容易导致匀料效果不好;2、现有的匀料混合装置中,是先将全部的塑料颗粒放置在混料筒内部之后,才开始混料操作,即现有的匀料混合包括进料和混合两个步骤,进料需要30-40分钟时间,混合需要则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导致其混合时间长,降低了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筒和预混料筒,所述预混料筒出料口与所述混料筒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预混料筒的进料口与螺旋输送机出料口相连通,预混料筒内部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第一混料板和第二混料板,且第一混料板与第二混料板相互交错设置,并且位于预混料筒上部的混料板投影落在相邻下部的混料板上,所述混料筒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混料筒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螺旋输送机可以不断的输送塑料颗粒,同时在输送过程中,塑料颗粒先由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进入到预混料筒内部,逐渐依次下落到第一混料板和第二混料板的上方,通过第一混料板和第二混料板可以实现塑料颗粒原料的预混过程,然后再进入到混料筒内部,通过搅拌叶片的旋转,实现进一步的混料,可以提高匀料混合效果,同时能实现混料过程与进料过程同步操作,极大的提高了匀料混合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壳体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侧分别螺旋缠绕有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旋向相反,壳体底部中间设置有出料口。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有搅拌轴。更进一步的,所述混料筒底部还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混料筒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在直行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滑轨水平移动。更进一步的,所述直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一立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混料筒外壁相接触。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另一侧还固定安装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通过多个第一弹簧与所述混料筒的侧壁相连接,第二立柱上方通过伸缩轴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且所述伸缩轴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直行驱动机构,能进一步控制混料筒和预混料筒在底座上进行水平往复运动,结合混料筒内部的搅拌旋转运动和预混料通的间隔下料混料运动,能进一步提高匀料混合的均匀性,保证混合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混料筒,2、预混料筒,3、第一混料板,4、第二混料板,5、搅拌轴,6、搅拌叶片,7、出料口,8、壳体,9、第一进料口,10、第二进料口,11、第一转轴,12、第一螺旋叶片,13、第二螺旋叶片,14、第一电机,15、第一皮带轮,16、第二皮带轮,17、第二转轴,18、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底座,21、支架,22、滑轮,23、第二电机,24、第一立柱,25、凸轮,26、第二立柱,27、第一弹簧,28、伸缩轴,29、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筒1和预混料筒2,其中,预混料筒2出料口与混料筒1的进料口相连通,预混料筒2的进料口与螺旋输送机出料口相连通,预混料筒2内部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第一混料板3和第二混料板4,且第一混料板3与第二混料板4相互交错设置,并且位于预混料筒2上部的混料板投影落在相邻下部的混料板上,混料筒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轴5,搅拌轴5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搅拌轴5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6,混料筒底部设置有出料口7。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螺旋输送机可以不断的输送塑料颗粒,同时在输送过程中,塑料颗粒先由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进入到预混料筒2内部,逐渐依次下落到第一混料板3和第二混料板4的上方,通过第一混料板3和第二混料板4可以实现塑料颗粒原料的预混过程,然后再进入到混料筒1内部,通过搅拌叶片6的旋转,实现进一步的混料,可以提高匀料混合效果,同时能实现混料过程与进料过程同步操作,极大的提高了匀料混合效率。其中,螺旋输送机包括壳体8,壳体8顶部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9和第二进料口10,壳体8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两侧分别螺旋缠绕有第一螺旋叶片12和第二螺旋叶片13,且第一螺旋叶片12与第二螺旋叶片14旋向相反,壳体8底部中间设置有出料口。在进料过程中,塑料颗粒原料可以分别由第一进料口9和第二进料口10进入,并通过第一螺旋叶片12和第二螺旋叶片13进行输送,并由出料口进入到预混料筒2内部,实现多个方位的进料过程,提高进料效率。本技术中,上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第一转轴11转动的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5,第一皮带轮15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6,第二皮带轮16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8啮合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19固定安装有搅拌轴5。第一电机14带动第一转轴11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第一皮带轮15转动,第一皮带轮15带动第二皮带轮16转动,第二皮带轮16带动第二转轴17转动,第二转轴17带动第一锥齿轮18转动,第一锥齿轮18带动第二锥齿轮19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轴5转动,即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可以同时实现进料与混料过程,节约了能源,同时使该装置操作更加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混料筒1底部还设置有底座20,底座20上方固定安装有滑轨,混料筒1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21,支架21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22,滑轮11在直行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沿滑轨水平移动。其中,直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24上,第一立柱24固定安装在底座20上,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凸轮25,凸轮25在转动过程中与混料筒1外壁相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筒(1)和预混料筒(2),所述预混料筒(2)出料口与所述混料筒(1)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预混料筒(2)的进料口与螺旋输送机出料口相连通,预混料筒(2)内部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第一混料板(3)和第二混料板(4),且第一混料板(3)与第二混料板(4)相互交错设置,并且位于预混料筒(2)上部的混料板投影落在相邻下部的混料板上,所述混料筒(1)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搅拌轴(5)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6),混料筒(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筒(1)和预混料筒(2),所述预混料筒(2)出料口与所述混料筒(1)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预混料筒(2)的进料口与螺旋输送机出料口相连通,预混料筒(2)内部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第一混料板(3)和第二混料板(4),且第一混料板(3)与第二混料板(4)相互交错设置,并且位于预混料筒(2)上部的混料板投影落在相邻下部的混料板上,所述混料筒(1)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搅拌轴(5)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6),混料筒(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壳体(8),所述壳体(8)顶部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9)和第二进料口(10),壳体(8)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1)两侧分别螺旋缠绕有第一螺旋叶片(12)和第二螺旋叶片(13),所述第一螺旋叶片(12)与第二螺旋叶片(13)旋向相反,壳体(8)底部中间设置有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颗粒匀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转轴(11)转动的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5),所述第一皮带轮(15)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海乔志远杨华陈春焦明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昶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