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093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0
投影仪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方法。提供一种投影仪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方法,该投影仪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具有以下步骤:使所述投影仪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其中,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其它投影仪投射的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所述计算机取得与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位置关系有关的信息;和根据所取得的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图案图像,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的重叠区域从所述第1图像的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仪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0月24日、申请号为201811244072.5、专利技术名称为“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2017年10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07921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射图像的投影仪、图像投射系统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已提出在利用多个投影仪来并排投射多个图像从而显示一个大图像的系统中,设置使图像的一部分重合的重叠区域(重合区域)以平滑地显示图像的接缝(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系统中,例如,用照相机拍摄屏幕上的图像,根据通过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形状的校正和重叠区域中的亮度校正。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8064号公报然而,在基于用照相机拍摄而得到的图像进行图像校正时,如果重叠区域不足,有时无法进行适当的校正而使校正处理中断、或者进行意外的校正(画面整体变得非常小等)。因此,需要设置一定程度以上的重叠区域,但是在设置各投影仪时,用户不容易判断使图像重合到何种程度即可。其结果,用户经常在设置了投影仪要开始校正处理时才意识到重叠区域不足,导致投影仪的设置花费劳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应用例1]本应用例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该投影仪具有:投射部,其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控制部,其使所述投射部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其它投影仪投射的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以及校正部,其根据拍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第1区域而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所述第1图像的校正,所述第1区域是在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时与所述第1图像的从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的区域重叠的区域。根据该投影仪,将第1图案投射到第1图像的端部,以使一部分位于与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的方式投射颜色与第1图案不同的第2图案,因此,用户在设置投影仪时能够掌握可以与第2图像重合到何种程度。其结果,可以减少由于之后的校正被中断或进行了意外的校正而产生的设置时的麻烦和时间。[应用例2]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图案是沿着所述第1图像的所述端部配置的线状的图案。根据该投影仪,由于作为线状图案的第1图案沿着第1图像的端部配置,因此用户在设置投影仪时能够容易地掌握第1图像的端部。[应用例3]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所述第2图案在所述第1图像的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所述第1距离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端部平行的直线。根据该投影仪,由于第2图案在与第1图像的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具有与端部平行的直线,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可以将第1图像和第2图像重合到何种程度。[应用例4]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所述第2图案包含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排列的方向延伸的直线。根据该投影仪,由于第2图案包含沿第1图像和第2图像排列的方向延伸的直线,因此,容易与第1图案区分。[应用例5]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具备:距离取得部,其取得与所述第1距离有关的信息;和图像生成部,其根据所述距离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图案图像。根据该投影仪,由于根据距离取得部取得的信息生成图案图像,因此,能够投射与期望的第1距离对应的图案图像。[应用例6]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图像生成部将所述第2图案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相距比基于所述距离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信息的所述第1距离长的距离的位置。根据该投影仪,由于第2图案被配置成一部分位于与端部相距比第1距离长的距离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1图像和第2图像有富余地重合。[应用例7]在所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优选的是,具备:位置取得部,其取得与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位置关系有关的信息;和图像生成部,其根据所述位置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图案图像。根据该投影仪,由于根据位置取得部取得的信息生成图案图像,因此,能够投射适合第1图像和第2图像的位置关系的图案图像。[应用例8]本应用例的图像投射系统包含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的第1投影仪和使第2图像的一部分与所述第1图像重叠地将所述第2图像投射到所述投射面上的第2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投影仪具有:投射部,其投射所述第1图像;控制部,其使所述投射部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所述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以及校正部,其根据拍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第1区域而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所述第1图像的校正,所述第1区域是在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时与所述第1图像的从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的区域重叠的区域。根据该图像投射系统,第1投影仪将第1图案投射到第1图像的端部,以使一部分位于与端部相距至少第1距离的位置的方式投射颜色与第1图案不同的第2图案,因此,用户在设置投影仪时能够掌握可以与第2图像重合到何种程度。其结果,可以减少由于之后的校正被中断或进行了意外的校正而产生的设置时的麻烦和时间。[应用例9]关于本应用例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该投影仪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其中,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其它投影仪投射的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和根据拍摄所述第2图像的至少第1区域而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所述第1图像的校正,所述第1区域是在使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时与所述第1图像的从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的区域重叠的区域。根据该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将第1图案投射到第1图像的端部,以使一部分位于与端部相距至少第1距离的位置的方式投射颜色与第1图案不同的第2图案,因此,在设置投影仪时用户能够掌握可以与第2图像重合到何种程度。其结果,可以减少由于之后的校正被中断或进行了意外的校正而产生的设置时的麻烦和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图像投射系统的说明图。图2是示出投影仪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投影仪具备的图像投射部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图4是用于说明进行多投射的初始设定时的图像投射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图5A是示出向左上方投射部分图像的投影仪生成的设置用图案图像的图。图5B是示出向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仪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方法,该投影仪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n使所述投影仪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其中,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其它投影仪投射的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和/n所述计算机取得与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位置关系有关的信息;和/n根据所取得的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图案图像,/n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的重叠区域从所述第1图像的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7 JP 2017-2079211.一种投影仪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方法,该投影仪向投射面投射第1图像,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使所述投影仪投射图案图像作为所述第1图像,其中,所述图案图像包含第1图案和第2图案,该第1图案位于所述第1图像的与其它投影仪投射的第2图像重叠的端部,所述第2图案被配置成该第2图案的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端部至少相距第1距离的位置,且该第2图案的颜色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和
所述计算机取得与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的位置关系有关的信息;和
根据所取得的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图案图像,
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重叠的重叠区域从所述第1图像的所述端部起具有所述第1距离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的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图案是沿着所述第1图像的所述端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藤裕介木原裕彦四方宽人秋江孝明小泽孝明古井志纪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