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51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金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具、动模具以及模具型腔,定模具与动模具的分型面之间设置有排气结构,排气结构包括设置于定模具上的第一楔形块、设置于动模具上的第二楔形块以及排气缝隙,排气缝隙的一端与模具型腔连接,排气缝隙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排气缝隙的大小沿模具型腔往外界越来越大;定模具与定模具上均设置有用于加热模具型腔的调温结构;排气缝隙与外界连通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真空管和至少两个挡板。本申请通过使用排气结构,在保证排气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同时通过调温结构以及真空管来提高模具型腔内的真空度从而提高成品质量,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金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合金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合金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压铸模具时,熔融的金属注入模具型腔内,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促使模具的温度提高,需采取冷却措施对模具进行冷却,同时需要对模具型腔进行排气处理以及保证压铸过程中的密封,以避免模具型腔中的空气在压铸件中形成气孔又要防止飞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为了解决模具排气处理与密封的平衡性还有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合金压铸模具,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合金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具、动模具以及模具型腔,所述定模具与所述动模具的分型面之间设置有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模具上的第一楔形块、设置于所述动模具上的第二楔形块以及由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之间配合连接形成的排气缝隙,所述排气缝隙的一端与所述模具型腔连接,所述排气缝隙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排气缝隙的大小沿所述模具型腔往外界越来越大;所述定模具与所述定模具上均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模具型腔的调温结构;所述排气缝隙与所述外界连通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真空管,所述排气缝隙靠近所述外界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外界与所述真空管之间。上述的一种合金压铸模具,通过使用所述排气结构,在保证排气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同时通过所述调温结构以及所述真空管来提高模具型腔内的真空度从而提高成品质量,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均为齿条形结构,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齿面之间的缝隙构成所述排气缝隙。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结构有多个并围绕所述模具型腔均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楔形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侧面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顶面上均开有凹坑。进一步地,所述凹坑的外径小于所述顶面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调温结构包括电热元件。进一步地,所述调温结构包括围绕所述模具型腔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冷却管道、中间管道以及保温管道。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定模具的第一冷却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动模具上的第二冷却管道;所述中间管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定模具的第一中间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动模具上的第二中间管道;所述保温管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定模具的第一保温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动模具上的第二保温管道。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为软质橡胶。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合金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合金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标记说明:1、定模具;2、动模具;3、模具型腔;4、分型面;5、第一楔形块;6、第二楔形块;7、排气缝隙;811、第一冷却管道;812、第一中级管道;813、第一保温管道;821、第二冷却管道;822、第二中级管道;823、第二保温管道;9、真空管;10、挡板;11、凹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合金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具1、动模具2以及模具型腔3,所述定模具1与所述动模具2的分型面4之间设置有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模具1上的第一楔形块5、设置于所述动模具2上的第二楔形块6以及由所述第一楔形块5与所述第二楔形块6之间配合连接形成的排气缝隙7,所述排气缝隙7的一端与所述模具型腔3连接,所述排气缝隙7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排气缝隙7的大小沿所述模具型腔3往外界越来越大;所述定模具1与所述定模具1上均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模具型腔3的调温结构;所述排气缝隙7与所述外界连通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真空管9,所述排气缝隙7靠近所述外界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挡板10,所述挡板10位于所述外界与所述真空管9之间。上述的一种合金压铸模具,通过使用所述排气结构,在保证排气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同时通过所述调温结构以及所述真空管9来提高模具型腔3内的真空度从而提高成品质量,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0为软质橡胶。软质橡胶的挡板10能够在真空管9抽真空时形变并朝向模具型腔3方向弯曲,且至少两个挡板10之间的距离小于其弯曲形变的距离,从而形成搭接地效果,由此至少两个挡板10之间搭接从而具有密封功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到所述排气缝隙7中,而模具型腔3中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真空管9抽真空被抽走,同时不会被外界空气补充。而在抽真空结束后,所述挡板10会恢复原形从而确保排气缝隙7的正常排气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楔形块5与所述第二楔形块6均为齿条形结构,所述第一楔形块5与所述第二楔形块6的齿面之间的缝隙构成所述排气缝隙7。该设计能够使得排气缝隙7能够透过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而不能渗入黏度相对较大的如液态铝合金一类的液态物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结构有多个并围绕所述模具型腔3均布。通过该设计能够更快更均匀地排出气体同时保证密封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楔形块5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楔形块6的侧面密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楔形块5与所述第二楔形块6的顶面上均开有凹坑11。通过该设计能够使得排气缝隙7具有更大的气体容纳空间从而方便气体排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坑11的外径小于所述顶面的外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温结构包括电热元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电热元件贴近所述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金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具、动模具以及模具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具与所述动模具的分型面之间设置有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模具上的第一楔形块、设置于所述动模具上的第二楔形块以及由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之间配合连接形成的排气缝隙,所述排气缝隙的一端与所述模具型腔连接,所述排气缝隙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排气缝隙的大小沿所述模具型腔往外界越来越大;所述定模具与所述定模具上均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模具型腔的调温结构;所述排气缝隙与所述外界连通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真空管,所述排气缝隙靠近所述外界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外界与所述真空管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金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具、动模具以及模具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具与所述动模具的分型面之间设置有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模具上的第一楔形块、设置于所述动模具上的第二楔形块以及由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之间配合连接形成的排气缝隙,所述排气缝隙的一端与所述模具型腔连接,所述排气缝隙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排气缝隙的大小沿所述模具型腔往外界越来越大;所述定模具与所述定模具上均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模具型腔的调温结构;所述排气缝隙与所述外界连通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真空管,所述排气缝隙靠近所述外界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外界与所述真空管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均为齿条形结构,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齿面之间的缝隙构成所述排气缝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有多个并围绕所述模具型腔均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思源李尧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众禾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