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规则流程链的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039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规则流程链的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包括判断是否满足开始任务规则、判断是否设置航线巡逻规则、判断是否设置空域巡逻规则、对目标进行评估、判断是否自主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持单机出动执行任务;按照指定巡逻方式控制飞机的巡逻;按照不同的空域进入规则,能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对来袭目标进行评估,并根据武器选择规则执行交战;能够根据武器挂载规则,处理从基地起飞执行任务的飞机的武器挂载;能够根据给定的返航方式控制飞机执行返航:按原路返回、直接返回、指定路线返航;能够根据降落机场以及备降机场的毁伤情况选择不同的机场降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规则流程链的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具体为一种基于规则流程链的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属于飞行器行为建模

技术介绍
对于战斗机在执行空中巡逻待战任务时,需要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对来袭目标进行评估,并根据武器选择规则执行交战;还需要在巡逻过程中,当巡逻飞机脱离空域超出指定距离时,指挥所指派相应的飞机进行衔接巡逻;并要确保能够根据平台自身工作情况(油料不足、弹药不足、故障和战损等),自主返航,并由挥所指派相应的飞机进行接替巡逻;使战斗机可以根据给定的返航方式控制飞机执行返航:按原路返回、直接返回、指定路线返航,因此,在实际飞行前,需要模拟航空兵在一定时间和空域内,使用少量兵力进行空中巡查警戒的战斗行动,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规则流程链的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规则流程链的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规则流程链的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判断是否满足规则1:开始任务规则,若是,则处理起飞,并根据规则2:巡逻方式执行机动,并进行下一步;步骤二、判断是否设置规则3:航线巡逻规则,若否,则直接结束,若是,则开始规则6:威胁评估规则对目标进行评估;步骤三、判断是否设置规则4:空域巡逻规则,若是,则开始空域巡逻,根据规则5:进入空域规则进入巡逻空域,并判断是否进入空域,若否,则继续开始空域巡逻,若是,则开始规则6:威胁评估规则对目标进行评估;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对目标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威胁,若否,则再次根据规则2:巡逻方式执行机动,若是,则进行交战处理,并进行下一步;步骤五、判断是否自主衔接,若否,则判断是否满足规则7:任务结束规则,并结束,若是,则根据规则8:任务衔接规则处理衔接。其中,所述规则1:开始执行任务规则包括满足任务开始时间、满足执行任务兵力数量等;所述规则2:巡逻方式包括航线巡逻、空域巡逻、引导巡逻;所述规则3:航线巡逻规则包括若干个航线路径点,每个路径点参数包括:编号、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所述规则4:空域巡逻规则包括巡逻空域、是否计算巡逻路线、巡逻路线、转弯坡度、空域活动方式;所述规则5:进入空域规则包括空域进入方式:区域边界点进入或区域最近点进入或区域中心点进入;所述规则6:威胁评估规则包括根据关注目标威胁评估规则、根据关注区域威胁评估规则、根据战场空间威胁评估规则、根据与关注目标距离威胁评估规则、根据目标运动状态威胁评估规则;所述规则7:任务结束规则包括返航前结束任务或返航完成后结束任务、返航方式、返航机场;所述规则8:任务衔接规则包括单次巡逻时长、脱离区域中心衔接距离、空域巡逻衔接方式、任务执行时长低限。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四中,交战处理包括以下流程:A、首先判断任务参数是否检查通过,若否,则直接结束,若是,则进入重置任务执行阶段、目标选择阶段,并根据规则9:目标选择规则进行目标选择,若目标列表为空,则直接结束,若目标列表为不空,则进行下一步;B、判断目标选择是否成功,若否,则重新进行目标选择,若是,则切换到导航阶段,并向导航目标通知下级处理目标,并判断导航是否成功,若否,则判断导航是否超时,若是,则进行下一步;其中,对于判断导航是否成功,若是,则交战失败,直接结束,若否,则重新向导航目标通知下级处理目标;C、切换到交战阶段,控制火控雷达开机,并根据规则10:武器挂载规则订购武器,并判断是否满足规则11:武器发射规则,若否,则重新根据规则10:武器挂载规则订购武器,若是,则进行下一步;D、判断是否满足规则12:交战规则,若否,则判断是否交战超时,若是,则切换到锁定阶段,通过火控雷达锁定目标,并进行下一步;其中,对于判断是否交战超时,若是,则交战失败,直接结束,若否,则重新根据规则10:武器挂载规则订购武器;F、判断是否满足规则13:锁定目标规则,若否,则判断是否锁定超时,若是,则切换到发射阶段,并根据武器发射规则发射武器,发射成功后,监听武器爆炸态势,并评估交战结果;其中,对于判断是否锁定超时,若是,则交战失败,直接结束,若否,则重新通过火控雷达锁定目标。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规则9:目标选择规则包括选择距离自身最近的目标、选择速度最快的目标、选择某类目标、选择接近自身的目标等;所述规则10:武器挂载规则包括武器类型、武器数量;所述规则11:武器发射规则包括对于不同目标发射不同武器、单次发射武器数量、是否发射多次、发射时间间隔;所述规则12:交战规则包括武器最大、最小交战范围、最大交战数量、交战准备时间等;所述规则13:锁定目标规则包括搜索转锁定时间、最大锁定时间等。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评估交战,包括以下流程:A、判断是否监听到武器爆炸态势,若否,则直接结束,若是,进行下一步;B、判断飞行中的武器是否全部爆炸,若否,则重新判断是否监听到武器爆炸态势,若是,则根据规则14:评估规则评估交战结果,并进行下一步;C、判断目标是否被摧毁,若否,则交战失败,若是,则交战成功。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规则14:评估规则包括目标可靠性或可用性低于多少时作为被摧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规则流程链的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设计合理,支持单机出动执行任务;按照指定巡逻方式控制飞机的巡逻;按照不同的空域进入规则,支持空域中心点进入、按空域点序号进入、空域最近点进入;在固定空域的不同空域机动方式:内8字、外8字、顺时针跑道型、逆时针跑道形、区域边线飞行等;能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对来袭目标进行评估,并根据武器选择规则执行交战;能够根据空域点序号,计算空域退出点;能够根据“单批巡逻时长”,确定执行巡逻的飞机在巡逻区域中的活动时长(多批次任务衔接),能够确定下一批次的巡逻飞机的起飞时间;能够根据“巡逻总时长”,确定本次巡逻任务,执行任务的飞机在空域中飞行的总时间;在巡逻过程中,巡逻飞机脱离空域超出指定距离时,指挥所指派相应的飞机进行衔接巡逻;能够根据平台自身工作情况(油料不足、弹药不足、故障和战损等),自主返航,挥所指派相应的飞机进行接替巡逻;能够指定执行巡逻的飞机进行对敌评估与交战的时机-进入空域或任务开始;交战模拟了:搜索、接敌、攻击、退出战斗各阶段;支持飞机在主动、被动态势下实施空战战术动作;具备主动态势战术:正面抢攻;干扰强攻;具备被动态势战术:机动反击;干扰反击;能够支持飞机根据战场的实时态势(飞机被锁定或被攻击),实施规避动作;能够根据武器挂载规则,处理从基地起飞执行任务的飞机的武器挂载;能够根据给定的返航方式控制飞机执行返航:按原路返回、直接返回、指定路线返航;能够根据降落机场以及备降机场的毁伤情况选择不同的机场降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规则流程链的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首先判断是否满足规则1:开始任务规则,若是,则处理起飞,并根据规则2:巡逻方式执行机动,并进行下一步;/n步骤二、判断是否设置规则3:航线巡逻规则,若否,则直接结束,若是,则开始规则6:威胁评估规则对目标进行评估;/n步骤三、判断是否设置规则4:空域巡逻规则,若是,则开始空域巡逻,根据规则5:进入空域规则进入巡逻空域,并判断是否进入空域,若否,则继续开始空域巡逻,若是,则开始规则6:威胁评估规则对目标进行评估;/n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对目标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威胁,若否,则再次根据规则2:巡逻方式执行机动,若是,则进行交战处理,并进行下一步;/n步骤五、判断是否自主衔接,若否,则判断是否满足规则7:任务结束规则,并结束,若是,则根据规则8:任务衔接规则处理衔接。/n其中,/n所述规则1:开始执行任务规则包括满足任务开始时间、满足执行任务兵力数量等;/n所述规则2:巡逻方式包括航线巡逻、空域巡逻、引导巡逻;/n所述规则3:航线巡逻规则包括若干个航线路径点,每个路径点参数包括:编号、经度、纬度、高度、速度;/n所述规则4:空域巡逻规则包括巡逻空域、是否计算巡逻路线、巡逻路线、转弯坡度、空域活动方式;/n所述规则5:进入空域规则包括空域进入方式:区域边界点进入或区域最近点进入或区域中心点进入;/n所述规则6:威胁评估规则包括根据关注目标威胁评估规则、根据关注区域威胁评估规则、根据战场空间威胁评估规则、根据与关注目标距离威胁评估规则、根据目标运动状态威胁评估规则;/n所述规则7:任务结束规则包括返航前结束任务或返航完成后结束任务、返航方式、返航机场;/n所述规则8:任务衔接规则包括单次巡逻时长、脱离区域中心衔接距离、空域巡逻衔接方式、任务执行时长低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规则流程链的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判断是否满足规则1:开始任务规则,若是,则处理起飞,并根据规则2:巡逻方式执行机动,并进行下一步;
步骤二、判断是否设置规则3:航线巡逻规则,若否,则直接结束,若是,则开始规则6:威胁评估规则对目标进行评估;
步骤三、判断是否设置规则4:空域巡逻规则,若是,则开始空域巡逻,根据规则5:进入空域规则进入巡逻空域,并判断是否进入空域,若否,则继续开始空域巡逻,若是,则开始规则6:威胁评估规则对目标进行评估;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的对目标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威胁,若否,则再次根据规则2:巡逻方式执行机动,若是,则进行交战处理,并进行下一步;
步骤五、判断是否自主衔接,若否,则判断是否满足规则7:任务结束规则,并结束,若是,则根据规则8:任务衔接规则处理衔接。
其中,
所述规则1:开始执行任务规则包括满足任务开始时间、满足执行任务兵力数量等;
所述规则2:巡逻方式包括航线巡逻、空域巡逻、引导巡逻;
所述规则3:航线巡逻规则包括若干个航线路径点,每个路径点参数包括:编号、经度、纬度、高度、速度;
所述规则4:空域巡逻规则包括巡逻空域、是否计算巡逻路线、巡逻路线、转弯坡度、空域活动方式;
所述规则5:进入空域规则包括空域进入方式:区域边界点进入或区域最近点进入或区域中心点进入;
所述规则6:威胁评估规则包括根据关注目标威胁评估规则、根据关注区域威胁评估规则、根据战场空间威胁评估规则、根据与关注目标距离威胁评估规则、根据目标运动状态威胁评估规则;
所述规则7:任务结束规则包括返航前结束任务或返航完成后结束任务、返航方式、返航机场;
所述规则8:任务衔接规则包括单次巡逻时长、脱离区域中心衔接距离、空域巡逻衔接方式、任务执行时长低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规则流程链的飞行器行为建模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交战处理包括以下流程:
A、首先判断任务参数是否检查通过,若否,则直接结束,若是,则进入重置任务执行阶段、目标选择阶段,并根据规则9:目标选择规则进行目标选择,若目标列表为空,则直接结束,若目标列表为不空,则进行下一步;
B、判断目标选择是否成功,若否,则重新进行目标选择,若是,则切换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山刘晓光燕玉林张洋李禾杨鹏飞王全东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评估论证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