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滤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88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气分离滤芯组件,具体涉及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包括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和油气分离筒体,所述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内置于油气分离筒体内,所述油气分离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所述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包括上盖,过滤体和底盖,所述密封盖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体的上方,所述上盖与所述密封盖固定连接,所述底盖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体的下方,所述底盖的底部呈圆锥状,所述底盖的下方设置一个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的下方与所述回油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将过滤收集的油滴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分离滤芯组件
本技术涉及检测分析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油气分离滤芯组件。
技术介绍
油气分离滤芯是一种将润滑油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以保证润滑系统能正常工作的装置。应用范围:石油、化工、冶金、航空、电子、电力、制药、环保、原子能、核工业、天然气、耐火材料、消防设备等领域的固液、气固、气液分离和净化。从压缩机主机机头压缩出来的空气夹带着大小不一的油滴,大油滴通过油气分离罐体易于分离,而小油滴(悬浮状)则必须通过油气分离滤芯的微米级玻纤滤材进行过滤。正确选择玻纤直径及厚度是保证过滤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油雾经过滤材的拦截,扩散和聚合后,小油滴很快聚合成大油滴,在气动和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滤层,沉降在滤芯底部。这些油通过滤芯底部凹处的回油管进口,不断返回润滑系统,从而使压缩机排出比较纯净,高品质的压缩空气。油气分离器滤芯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底部积油的情况,需要将积油及时从底部排出,否则会影响滤芯的分离性能,且过滤芯在使用时需要定期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油气分离滤芯组件,能够方便快捷的将油气分离滤芯底部收集的过滤油排出,回收循环利用,并能够便于拆卸和安装,方便定期进行更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油气分离滤芯组件,包括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和油气分离筒体,所述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内置于油气分离筒体内,所述油气分离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所述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包括密封盖、上盖,过滤体和底盖,所述密封盖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体的上方,所述上盖与所述密封盖固定连接,所述底盖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体的下方,所述底盖的底部呈圆锥状,所述底盖的下方设置一个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的下方与所述回油管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导油管与所述回油管连接处设置外螺纹,所述回油管的进口处设置内螺纹,所述导油管与所述回油管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过滤体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宽褶打折层、第一滤层、第二滤层、第三滤层和支撑层,所述宽褶打折层采用玻璃纤维滤材,所述第一滤层和第三滤层采用覆膜聚酯无纺布,所述第二滤层采用固体颗粒过滤层,所述支撑层采用菱形网。进一步,所述底盖与所述导油管呈一体设计。进一步,所述过滤体外周设置有紧固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一个带导油管的底盖,将底盖安装在过滤体的底部便于收集油滴,底盖的底部呈圆锥状可以便于油滴的回收,使得油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导油管内,可以提高油滴的回收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滤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盖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油气分离筒体,2.回油管,3.上盖,4.过滤体,41.宽褶打折层,42.第一滤层,43.第二滤层,44.第三滤层,45.支撑层,5.底盖,6.导油管,7.紧固装置、8.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5所示的油气分离滤芯组件,包括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和油气分离筒体1,所述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内置于油气分离筒体1内,所述油气分离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2,所述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包括密封盖8、上盖3,过滤体4和底盖5,所述密封盖8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体4的上方,所述上盖3与所述密封盖8固定连接,所述底盖5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体4的下方,所述底盖5的底部呈圆锥状,所述底盖5的下方设置一个导油管6,所述导油管6的下方与所述回油管2固定连接。实际使用时,将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内置于油气分离筒体1内,携带着油滴的油气通过上盖3的孔经过过滤体4内,经过过滤之后油滴会顺着过滤体4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滴到底盖5上,底盖5的底部呈圆锥状,油滴会顺着底盖的底面向下滑动流入导油管6内,导油管6与回油管2连接,会流入到回油管2中进行回收利用,设置的导油管6和回油管2为可拆卸的连接,在定期更换滤芯时只需要将回油管6与回油管2拆除就可以将过滤芯组件取出,然后更换即可,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油管6与所述回油管2连接处设置外螺纹,所述回油管2的进口处设置内螺纹,所述导油管6与所述回油管2螺纹连接,便于连接和拆卸。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体4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宽褶打折层41、第一滤层42、第二滤层43、第三滤层44和支撑层45,所述宽褶打折层41采用玻璃纤维滤材,所述第一滤层42和第三滤层44采用覆膜聚酯无纺布,所述第二滤层43采用固体颗粒过滤层,所述支撑层45采用菱形网,可以对油气进行多次过滤,使得过滤的效果更好,更好的对油气进行回收。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5与所述导油管6呈一体设计,一体设计在安装的时候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体4外周设置有紧固装置7,用于固定过滤体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气分离滤芯组件,包括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和油气分离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内置于油气分离筒体(1)内,所述油气分离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2),所述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包括密封盖(8)、上盖(3),过滤体(4)和底盖(5),所述密封盖(8)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体(4)的上方,所述上盖(3)与所述密封盖(8)固定连接,所述底盖(5)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体(4)的下方,所述底盖(5)的底部呈圆锥状,所述底盖(5)的下方设置一个导油管(6),所述导油管(6)的下方与所述回油管(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气分离滤芯组件,包括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和油气分离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内置于油气分离筒体(1)内,所述油气分离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2),所述油气分离过滤芯组件包括密封盖(8)、上盖(3),过滤体(4)和底盖(5),所述密封盖(8)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体(4)的上方,所述上盖(3)与所述密封盖(8)固定连接,所述底盖(5)固定安装在所述过滤体(4)的下方,所述底盖(5)的底部呈圆锥状,所述底盖(5)的下方设置一个导油管(6),所述导油管(6)的下方与所述回油管(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6)与所述回油管(2)连接处设置外螺纹,所述回油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兆虎程逵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宏科庆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