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冲程马达和用于运行双冲程马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9881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冲程马达和用于运行双冲程马达的方法,具体而言双冲程马达具有气缸,在其中形成了燃烧室。燃烧室由在气缸中往复地受到引导的活塞限定,其驱动曲轴。设置了第一吸入通道,其以第一吸入通道开口通入曲轴箱内腔中。至少一个溢流通道以溢流窗口通至所述气缸的气缸孔,并以张嘴开口通入所述曲轴箱内腔中。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二吸入通道,其用于把预吹扫空气供应到至少一个溢流通道中。第一吸入通道和第二吸入通道被设计用于供应空气。在曲轴箱上设置了喷射阀,其被设计用来把待供应给双冲程马达的全部燃料量直接喷射到曲轴箱内腔中。用于运行双冲程马达的方法规定,通过配给机构把待供应给双冲程马达的全部燃料量直接供应到曲轴箱内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冲程马达和用于运行双冲程马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冲程马达和一种用于运行双冲程马达的方法。
技术介绍
带有第一吸入通道和第二吸入通道的双冲程马达是普遍已知的,第一吸入通道以第一吸入通道开口通入曲轴箱内腔中,第二吸入通道用于供应预吹扫空气。这种双冲程马达例如由DE102009059143A1已知。对于由该文献已知的双冲程马达,通过第一吸入通道把燃料/空气-混合物供应到曲轴箱内腔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所述类型的双冲程马达,采用该双冲程马达可以在废气值较低的情况下实现高的空气质量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运行双冲程马达的方法,其可以在废气值较低的情况下实现高的空气流量。就该双冲程马达而言,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双冲程马达得以实现,其带有:气缸,在该气缸中形成了燃烧室,其中,该燃烧室由在气缸中往复地受到引导的活塞限定,其中,活塞驱动可转动地安置在曲轴箱中的曲轴;至少一个第一吸入通道,该第一吸入通道以第一吸入通道开口通入曲轴箱内腔中;从燃烧室输出的输出开口;至少一个溢流通道,该溢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冲程马达,带有:气缸(2),在该气缸中形成了燃烧室(3),其中,所述燃烧室(3)由在所述气缸(2)中往复地受到引导的活塞(5)限定,其中,所述活塞(5)驱动可转动地安置在曲轴箱(6)中的曲轴(8);至少一个第一吸入通道(9),该第一吸入通道以第一吸入通道开口(10)通入曲轴箱内腔(7)中;从所述燃烧室(3)输出的输出开口(13);至少一个溢流通道(14、15),该溢流通道以溢流窗口(16、17)通至所述气缸(2)的气缸孔(22),并以张嘴开口(18)通入所述曲轴箱内腔(7)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溢流通道(14、15)在所述活塞(5)的下止点区域中在所述曲轴箱内腔(7)与所述燃烧室(3...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15 DE 102020000989.11.一种双冲程马达,带有:气缸(2),在该气缸中形成了燃烧室(3),其中,所述燃烧室(3)由在所述气缸(2)中往复地受到引导的活塞(5)限定,其中,所述活塞(5)驱动可转动地安置在曲轴箱(6)中的曲轴(8);至少一个第一吸入通道(9),该第一吸入通道以第一吸入通道开口(10)通入曲轴箱内腔(7)中;从所述燃烧室(3)输出的输出开口(13);至少一个溢流通道(14、15),该溢流通道以溢流窗口(16、17)通至所述气缸(2)的气缸孔(22),并以张嘴开口(18)通入所述曲轴箱内腔(7)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溢流通道(14、15)在所述活塞(5)的下止点区域中在所述曲轴箱内腔(7)与所述燃烧室(3)之间建立起流动连接;和至少一个第二吸入通道(11),其用于把预吹扫空气供应到所述至少一个溢流通道(14、15)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入通道(9)和所述第二吸入通道(11)被设计用于供应空气,且设置了用于供应燃料的配给机构,该配给机构被设计用来把待供应给所述双冲程马达(1)的全部燃料量直接供应到所述曲轴箱内腔(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入通道开口(10)由所述活塞(5)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入通道(11)以至少一个第二吸入通道开口(12)通至所述气缸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具有至少一个活塞袋槽(20),且所述活塞袋槽(20)在所述活塞(5)的上止点区域中使得所述第二吸入通道开口(12)与至少一个所述溢流窗口(16、1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入通道开口(12)与所述至少一个溢流通道(14、15)的连接在所述活塞(5)向上行进时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活塞袋槽(20)在所述第一吸入通道开口(10)与所述曲轴箱内腔(7)连接之前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靠近入口的溢流通道(15)和至少一个靠近出口的溢流通道(14),其中,所述靠近入口的溢流通道(15)以靠近入口的溢流窗口(17)通至所述气缸孔(22),且其中,所述靠近出口的溢流通道(14)以靠近出口的溢流窗口(16)通至所述气缸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5)向上行进时,在所述靠近出口的溢流窗口(16)之前或与其同时地,所述靠近入口的溢流窗口(17)与所述活塞袋槽(2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入口的溢流窗口(17)在所述活塞(5)向上行进时在所述靠近出口的溢流窗口(16)之前至多10°的曲轴角度(α)与所述活塞袋槽(2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5)向下行进时,所述靠近入口的溢流窗口(15)和所述靠近出口的溢流窗口(16)同时打开到所述燃烧室(3)中,或者,所述靠近出口的溢流窗口(16)在所述靠近入口的溢流窗口(15)之前打开到所述燃烧室(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嘴开口(18)是一个共同的张嘴开口(18),所述靠近出口的溢流通道(14)和所述靠近入口的溢流通道(15)在该张嘴开口处共同地通入到所述曲轴箱内腔(7)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具有纵向中轴线(50),且所述双冲程马达(1)在所述纵向中轴线(50)的观察方向上可分成四个部段(41、42、43、44),其中,第一部段(41)完全包含所述第一吸入通道开口(10),其中,与所述第一部段(41)邻接的第二部段(42)包含靠近出口的溢流窗口(16)和靠近入口的溢流窗口(17),其中,与所述第二部段(42)邻接的第三部段(43)完全包含所述输出开口(13),且其中,第四部段(44)与所述第一部段(41)和所述第三部段(43)邻接,其中,所述靠近出口的溢流通道(14)和所述靠近入口的溢流通道(15)在所述张嘴开口(18)处共同地通入到所述曲轴箱内腔(7)中,该张嘴开口布置在与所述第二部段(42)邻接的共同的部段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嘴开口(18)布置在所述第三部段(43)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部段(44)中布置了靠近出口的溢流窗口(16)和靠近入口的溢流窗口(17),它们通过溢流通道(14、15)与所述张嘴开口(18)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全部溢流通道(14、15)都具有与所述张嘴开口(18)连接的共同的溢流通道区段(19)。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5)的上止点,所述第一吸入通道开口(10)朝向所述曲轴箱内腔(7)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入通道(11)被设计用来供应在额定转速时待供应给所述双冲程马达(1)的全部空气量的至少一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用于供应燃料的所述配给机构是尤其设置在所述曲轴箱(6)上的喷射阀(21)。


18.一种用于运行双冲程马达的方法,其中,所述双冲程马达(1)具有气缸(2),在该气缸中形成了燃烧室(3),其中,所述燃烧室(3)由在所述气缸(2)中往复地受到引导的活塞(5)限定,其中,所述活塞(5)驱动可转动地安置在曲轴箱(6)中的曲轴(8),其中,所述双冲程马达(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吸入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克利T·赛德尔J·帕洛夫斯基T·戴根德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