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规定的类型的手持式工作器具以及一种用于手持式工作器具的废气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由jp 2009-156158 a已知一种具有废气消声器的手持式工作器具,该废气消声器具有催化剂。催化剂能够由线材构成并且涂覆有如铂那样的催化剂材料。
2、燃烧驱动的手持式工作器具、如例如机动锯、切割机、割灌机、鼓风机、割草机或者类似物需持续符合日益严格的关于废气成分的法律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在这类小型发动机中也已知的是,将催化剂用于废气后处理。针对手持式工作器具中的这类催化剂的框架条件在各种方面区别于例如汽车行业中的框架条件。由于受限的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这类手持式工作器具中的废气消声器必须相对而言较小地构造。同时必须避免操作者与工作器具的热部件的接触。因此在废气温度方面也适用严格的要求。通常,所使用的内燃机是混合润滑的马达。由于燃料在混合润滑的马达中至少部分地供应到内燃机的曲轴壳体中,所以无法实现燃料的循环精确的配给。因此,与例如在汽车行业中相比,废气的组成成分在这类小型发动机中波动得明显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工作器具,其具有内燃机(A8)并且具有废气消声器(A23),在该废气消声器中构造有第一消声器室(A47)和第二消声器室(A48),其中,所述废气消声器(A23)包括废气后处理装置(A26),该废气后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穿流单元(A31),其中,所述穿流单元(A31)布置在从所述第一消声器室(A47)到所述第二消声器室(A48)中的流动路线中,其中,所述穿流单元(A31)的从所述穿流单元(A31)的位于上游的端侧(A36)到位于下游的端侧(A37)所测量的厚度(b)在所述穿流单元(A31)的被废气穿流的区域中至少在最大横截面(E)的70%的范围内至少为10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手持式工作器具,其具有内燃机(a8)并且具有废气消声器(a23),在该废气消声器中构造有第一消声器室(a47)和第二消声器室(a48),其中,所述废气消声器(a23)包括废气后处理装置(a26),该废气后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穿流单元(a31),其中,所述穿流单元(a31)布置在从所述第一消声器室(a47)到所述第二消声器室(a48)中的流动路线中,其中,所述穿流单元(a31)的从所述穿流单元(a31)的位于上游的端侧(a36)到位于下游的端侧(a37)所测量的厚度(b)在所述穿流单元(a31)的被废气穿流的区域中至少在最大横截面(e)的70%的范围内至少为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作器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器具,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工作器具,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器具,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器具,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器具,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器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作器具,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器具,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器具,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器具,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器具,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器具,
16.一种废气后处理装置,其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作器具,其中,所述废气后处理装置(a26)包括至少一个穿流单元(a31)、尤其具有由金属构成的至少一个线材体(a41)的至少一个穿流单元(a31),
17.一种废气消声器,其尤其用于手持式工作器具中的混合润滑的内燃机,该废气消声器具有: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27.根据权利要求17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29.根据权利要求17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30.根据权利要求17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31.根据权利要求1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32.根据权利要求1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33.根据权利要求1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消声器,
34.一种内燃机,其具有排出通道(b22),该排出通道与根据权利要求17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消声器(b23)的废气入口(b24)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穿流单元(b35)和所述第二穿流单元(b36)如此构造并且布置,使得在所述内燃机(b8)的至少一种运行状态中整个废气流的超过50%、尤其超过70%流动通过所述第一流动路径(b37)。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内燃机,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内燃机,
37.一种废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布置在所述废气后处理装置(c26)的壳体(c37)中的第一穿流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基嫩,A·施泰因巴赫,M·莫勒,M·格雷瑟,N·库纳特,M·朱斯,O·克劳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