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桐油基改性胺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固性树脂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桐油基改性胺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系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因含有活性极大的环氧基、羟基、醚键、胺键、酯键等极性基团以及自身较高的内聚力能赋予环氧固化物较高的粘接强度,此外其尺寸稳定性好、收缩率低、优良的电绝缘性、机械强度高、耐溶剂性好等可作为浇铸料、层压料、胶粘剂、涂料等使用。固化剂对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的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固化剂。聚酰胺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在常温下能固化成膜,涂膜具有良好的防腐性、柔韧性和重涂性;腰果酚酚醛胺固化剂具有较低的黏度、优异的低温固化性、涂膜具有优异的耐水性,目前二者在环氧防腐涂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近年来在海洋区域高盐雾高湿热的恶劣环境中大量的设备腐蚀的发生反映出传统型环氧防腐涂料普遍存在脆性高,抗冲击韧性差的缺点。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老化程度、温度的交变,湿度的交变影响下,材料容易出现微裂纹,导致其抗冲击性能下降,腐蚀介质渗入等问题,因而聚酰胺固化剂、腰果酚酚醛 ...
【技术保护点】
1.桐油基改性胺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比例,步骤为:第一步:将0.5mol桐酸甲酯、0.51~0.55 mol酚和占桐酸甲酯0.3~0.4 wt.%的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持续通入氮气的状态下,搅拌并升温至90~120 ℃,在该温度下继续反应2~3 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先后加入5 wt.% NaOH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并静置分层3次,取上层棕色粘稠液体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得桐油源酚类加成物;第二步:将0.4~0.5 mol桐油源酚类加成物、0.4~0.5 mol多元胺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混合搅拌均匀后,滴加0.4~0.5 mol醛,温度控制不超过60 ℃,待 ...
【技术特征摘要】
1.桐油基改性胺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比例,步骤为:第一步:将0.5mol桐酸甲酯、0.51~0.55mol酚和占桐酸甲酯0.3~0.4wt.%的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持续通入氮气的状态下,搅拌并升温至90~120℃,在该温度下继续反应2~3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先后加入5wt.%NaOH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并静置分层3次,取上层棕色粘稠液体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得桐油源酚类加成物;第二步:将0.4~0.5mol桐油源酚类加成物、0.4~0.5mol多元胺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混合搅拌均匀后,滴加0.4~0.5mol醛,温度控制不超过60℃,待滴加完后升温至85~95℃,反应3~4h后,减压蒸馏除去生成的水得桐油基曼尼斯碱固化剂;第三步:在搅拌状态下,继续向桐油基曼尼斯碱固化剂中滴加0.44~0.55mol多元胺,升温至135~145℃,回流并保持1~2h,然后升温至180~190℃进行酰胺化反应并保持1~2h,最后在0.67~1.33kPa下保持1~1.5h,待无水和游离胺蒸出时,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得深棕色粘稠的桐油基改性胺固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桐油基改性胺固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杨小华,夏建陵,张燕,丁海阳,李守海,诸进华,陈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南京林科众越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