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元耀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嵌套式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18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嵌套式鞋底,包括大底以及设置在大底上的中底,所述大底的正面设置有支撑部和鞋围,所述鞋围设置于大底的四周,所述支撑部包括仿形的脚掌支撑部和仿形的脚跟支撑部,所述脚跟支撑部由多条横向和纵向的支撑柱组成,所述脚掌支撑部由多条横向支撑柱组成;所述中底包括与脚底贴合的仿形正面以及与脚掌支撑部和脚跟支撑部贴合的背面,所述背面位于脚跟支撑部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柱,所述弹性支撑柱与脚跟支撑部上的横向和纵向支撑柱之间的方形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巧妙、合理、使用舒适、减震、弹性效果好、生产成本低,能为穿戴者提供更加轻便和舒适的鞋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嵌套式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嵌套式鞋底。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但是,通常大家多是集中于其外观是漂亮和时尚,而对其功能性关注较小。尤其是针对鞋子的舒适和弹性功能,虽然现在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舒适和弹性设计,但是,其效果大多不是太过理想。例如,专利号为CN201020682220.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轻便防滑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该鞋底本体包括EVA发泡体和橡胶构件,EVA发泡体的后端和中端偏前部分各粘设有一个所述的橡胶构件,EVA发泡体的前端、中端及中端偏后部分均设有若干呈柱状形的第一凸起。该鞋底采用EVA为主要的制作材料,使鞋底具有轻便、弹性好、柔韧好、不易皱等优点,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要求;另外,橡胶构件上不同凸起和EVA发泡体上的凸起的设置,不但起到了很好的防滑减震效果,而且使鞋体整体造型更简单、美观,易满足大众需求。然而,此鞋底的弹性主要是依靠鞋底自身的材质和橡胶构件,而橡胶构件由于设置在鞋底,经常与地面接触摩擦,时间一长,其弹性功能就会降低,影响鞋子的使用性能。综合上述所述,我们有必要研究一种具有弹性减震、且穿着舒适的鞋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嵌套式鞋底,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巧妙、合理、使用舒适、减震、弹性效果好、生产成本低,能为穿戴者提供更加轻便和舒适的鞋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嵌套式鞋底,包括大底以及设置在大底上的中底,所述大底的正面设置有支撑部和鞋围,所述鞋围设置于大底的四周,所述支撑部包括仿形的脚掌支撑部和仿形的脚跟支撑部,所述脚跟支撑部由多条横向和纵向的支撑柱组成,所述脚掌支撑部由多条横向支撑柱组成;所述中底包括与脚底贴合的仿形正面以及与脚掌支撑部和脚跟支撑部贴合的背面,所述背面位于脚跟支撑部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柱,所述弹性支撑柱与脚跟支撑部上的横向和纵向支撑柱之间的方形槽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大底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凸台,防滑凸台由若干橡胶凸台组成,分别对应脚掌支撑部和脚跟支撑部;脚掌支撑部主要由横向的支撑柱弹性支撑脚掌;脚跟支撑部主要由横向和纵向的支撑柱弹性支撑脚跟;仿形正面用于在穿带时与脚底贴合,增加脚底的舒适度;弹性支撑柱用于增加鞋底脚跟部位的弹性舒适度,使其在受力时能够弹性缓冲以及抗震,进一步增加脚跟的舒适度。作为优选,所述方形槽的底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与弹性支撑柱底部设置的斜面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增加大底后跟部分的强度,便于与弹性支撑柱连接,防呆。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宽度设置在2-3mm。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支撑中底以及承载人体重量。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撑柱的顶部高出脚跟支撑部,并设置有塑料支撑板,所述塑料支撑板与中底的背面贴合。采用此技术方案,塑料支撑板用于弹性支撑柱的承载,减少弹性支撑柱与中底直接接触,导致中底局部受力变形,影响脚后跟的舒适度;其中,塑料支撑板便于分担脚后跟的受力;而弹性支撑柱高出脚跟支撑部有助于受力弹性变形,增加鞋跟的缓冲以及抗震,提升脚后跟的舒适度。此外,弹性支撑柱的顶部高出脚跟支撑部的高度设置在3-6mm。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撑柱包括气柱或中空的橡胶柱,所述橡胶柱或气柱热熔于塑料支撑板上。采用此技术方案,以便于弹性支撑柱与塑料支撑板连接固定。其中,弹性支撑柱的数量与脚跟支撑部上的方形槽数量一致。弹性支撑柱中埋入有金属弹簧片,有助于弹性支撑柱变形后复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巧妙、合理、使用舒适、减震、弹性效果好、生产成本低,能为穿戴者提供更加轻便和舒适的鞋底。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大底脚掌支撑部和脚跟支撑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中底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鞋底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大底1,中底2,鞋围3,脚掌支撑部4,脚跟支撑部5,弹性支撑柱6,方形槽7,塑料支撑板8,金属弹簧片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嵌套式鞋底,包括大底1以及设置在大底1上的中底2,所述大底1的正面设置有支撑部和鞋围3,所述鞋围3设置于大底1的四周,所述支撑部包括仿形的脚掌支撑部4和仿形的脚跟支撑部5,所述脚跟支撑部5由多条横向和纵向的支撑柱组成,所述脚掌支撑部4由多条横向支撑柱组成;所述中底2包括与脚底贴合的仿形正面以及与脚掌支撑部4和脚跟支撑部5贴合的背面,所述背面位于脚跟支撑部5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柱6,所述弹性支撑柱6与脚跟支撑部5上的横向和纵向支撑柱之间的方形槽7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大底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凸台,防滑凸台由若干橡胶凸台组成,分别对应脚掌支撑部4和脚跟支撑部5;脚掌支撑部4主要由横向的支撑柱弹性支撑脚掌;脚跟支撑部5主要由横向和纵向的支撑柱弹性支撑脚跟;仿形正面用于在穿带时与脚底贴合,增加脚底的舒适度;弹性支撑柱6用于增加鞋底脚跟部位的弹性舒适度,使其在受力时能够弹性缓冲以及抗震,进一步增加脚跟的舒适度。作为优选,所述方形槽7的底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与弹性支撑柱6底部设置的斜面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增加大底1后跟部分的强度,便于与弹性支撑柱6连接,防呆。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宽度设置在2-3mm。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支撑中底2以及承载人体重量。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撑柱6的顶部高出脚跟支撑部5,并设置有塑料支撑板8,所述塑料支撑板8与中底2的背面贴合。采用此技术方案,塑料支撑板8用于弹性支撑柱6的承载,减少弹性支撑柱6与中底2直接接触,导致中底2局部受力变形,影响脚后跟的舒适度;其中,塑料支撑板8便于分担脚后跟的受力;而弹性支撑柱6高出脚跟支撑部5有助于受力弹性变形,增加鞋跟的缓冲以及抗震,提升脚后跟的舒适度。此外,弹性支撑柱6的顶部高出脚跟支撑部5的高度设置在3-6mm。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撑柱6包括气柱或中空的橡胶柱,所述橡胶柱或气柱热熔于塑料支撑板8上。采用此技术方案,以便于弹性支撑柱6与塑料支撑板8连接固定。其中,弹性支撑柱6的数量与脚跟支撑部5上的方形槽数量一致。弹性支撑柱6中埋入有金属弹簧片9,有助于弹性支撑柱6变形后复位。在使用具有本技术的鞋底在路面上行走时,鞋底与地面接触,其鞋底在自身材料以及脚掌支撑部和脚跟支撑部所设的支撑柱作用下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嵌套式鞋底,包括大底(1)以及设置在大底(1)上的中底(2),所述大底(1)的正面设置有支撑部和鞋围(3),所述鞋围(3)设置于大底(1)的四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仿形的脚掌支撑部(4)和仿形的脚跟支撑部(5),所述脚跟支撑部(5)由多条横向和纵向的支撑柱组成,所述脚掌支撑部(4)由多条横向支撑柱组成;所述中底(2)包括与脚底贴合的仿形正面以及与脚掌支撑部(4)和脚跟支撑部(5)贴合的背面,所述背面位于脚跟支撑部(5)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柱(6),所述弹性支撑柱(6)与脚跟支撑部(5)上的横向和纵向支撑柱之间的方形槽(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的嵌套式鞋底,包括大底(1)以及设置在大底(1)上的中底(2),所述大底(1)的正面设置有支撑部和鞋围(3),所述鞋围(3)设置于大底(1)的四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仿形的脚掌支撑部(4)和仿形的脚跟支撑部(5),所述脚跟支撑部(5)由多条横向和纵向的支撑柱组成,所述脚掌支撑部(4)由多条横向支撑柱组成;所述中底(2)包括与脚底贴合的仿形正面以及与脚掌支撑部(4)和脚跟支撑部(5)贴合的背面,所述背面位于脚跟支撑部(5)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柱(6),所述弹性支撑柱(6)与脚跟支撑部(5)上的横向和纵向支撑柱之间的方形槽(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元耀
申请(专利权)人:蔡元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