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元耀专利>正文

一种双向防滑排水柱式拖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17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防滑排水柱式拖鞋,包括鞋底以及设置在鞋底上的鞋面,所述鞋面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仿形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侧与鞋底连接,所述鞋底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背面位于脚掌部位和后跟部位设置有防滑部件,所述防滑部件由多个单组螺旋式吸附结构的防滑块组成,且防滑块内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正面设置为脚底仿形面,所述脚底仿形面上设置有防滑条和排水柱,所述排水柱位于掌趾的两侧,所述防滑条上设置有高出防滑条的防滑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设置的鞋底不仅具有双面防滑的功能,而且能够排水排汗、按摩脚底,增加拖鞋的使用舒适度;且设置的加强筋能够有效增加鞋面的强度,提升拖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防滑排水柱式拖鞋
本技术涉及拖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防滑排水柱式拖鞋。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增高,人们对于所使用的生活用品的适用性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不同地点、不同环境及其不同季节的穿着,人们对鞋子的样式设计也越来越多,其中拖鞋就是鞋子样式的一种,适用于夏天穿着,并且方便人们穿着拖鞋进行洗澡,是使用较为频繁,穿着较为舒适的一类鞋子。但是,现有的拖鞋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拖鞋在穿着时遇到阴雨天会出现水流累积到鞋面上的情况,不便于将水流排出,降低穿着舒适度,且遇水或脚底出汗的拖鞋在穿着时摩擦力降低,易出现滑动现象,不能很好的进行防滑。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双向防滑排水柱式拖鞋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双向防滑排水柱式拖鞋,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设置的鞋底不仅具有双面防滑的功能,而且能够排水排汗、按摩脚底,增加拖鞋的使用舒适度;且设置的加强筋能够有效增加鞋面的强度,提升拖鞋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向防滑排水柱式拖鞋,包括鞋底以及设置在鞋底上的鞋面,所述鞋面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仿形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侧与鞋底连接,所述鞋底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背面位于脚掌部位和后跟部位设置有防滑部件,所述防滑部件由多个单组螺旋式吸附结构的防滑块组成,且防滑块内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正面设置为脚底仿形面,所述脚底仿形面上设置有防滑条和排水柱,所述排水柱位于掌趾的两侧,所述防滑条上设置有高出防滑条的防滑台。采用此技术方案,仿形的加强筋一是用于增加鞋面的强度,二是增加与脚面的贴合;防滑部件为现有防滑鞋上的技术方案(例如,本人之前申请的专利号为CN201420527659.8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吸盘防滑鞋底及防滑鞋专利中的防滑部件),在此就不作详细解释;脚底仿形面用于与脚底贴合,增加穿戴的舒适;防滑条和防滑台用于脚底的防滑按摩;排水柱用于进水后排水以及掌趾部位出汗时排汗;其中,掌趾即脚趾头与脚掌之间的连接处。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台设置为半圆形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的凸台均匀设置在防滑条上。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增加鞋底的防滑性能,以及用于脚底的按摩,促进脚底的血液循环。作为优选,所述防滑条至少包括一条脚跟防滑条、脚心防滑条、脚掌防滑条、掌趾防滑条和脚趾防滑条;其防滑条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采用此技术方案,以便于增加与脚底接触部位的防滑性能。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设置为圆形加强筋,所述圆形加强筋的直径设置在鞋面厚度的两倍。采用此技术方案,有助于增加鞋面的强度,减少鞋面的损坏;其中,加强筋采用与鞋面相同的材料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设置的鞋底不仅具有双面防滑的功能,而且能够排水排汗、按摩脚底,增加拖鞋的使用舒适度;且设置的加强筋能够有效增加鞋面的强度,提升拖鞋的使用寿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鞋底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鞋底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鞋底1,鞋面2,加强筋3,正面4,背面5,脚掌部位6,后跟部位7,防滑块8,排水槽9,防滑条10,防滑台11,排水柱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双向防滑排水柱式拖鞋,包括鞋底1以及设置在鞋底1上的鞋面2,所述鞋面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仿形的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的两侧与鞋底1连接,所述鞋底1包括正面4和背面5,所述背面5位于脚掌部位6和后跟部位7设置有防滑部件,所述防滑部件由多个单组螺旋式吸附结构的防滑块8组成,且防滑块8内部设置有排水槽9;所述正面4设置为脚底仿形面,所述脚底仿形面上设置有防滑条10和排水柱12,所述排水柱12位于掌趾的两侧,所述防滑条10上设置有高出防滑条10的防滑台11。采用此技术方案,仿形的加强筋3一是用于增加鞋面2的强度,二是增加与脚面的贴合;防滑部件为现有防滑鞋上的技术方案(例如,本人之前申请的专利号为CN201420527659.8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吸盘防滑鞋底及防滑鞋专利中的防滑部件),在此就不作详细解释;脚底仿形面用于与脚底贴合,增加穿戴的舒适;防滑条10和防滑台11用于脚底的防滑按摩;排水柱12用于进水后排水以及掌趾部位出汗时排汗;其中,掌趾即脚趾头与脚掌之间的连接处。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台11设置为半圆形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的凸台均匀设置在防滑条10上。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增加鞋底1的防滑性能,以及用于脚底的按摩,促进脚底的血液循环。作为优选,所述防滑条10至少包括一条脚跟防滑条、脚心防滑条、脚掌防滑条、掌趾防滑条和脚趾防滑条;其防滑条10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采用此技术方案,以便于增加与脚底接触部位的防滑性能。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3设置为圆形加强筋,所述圆形加强筋的直径设置在鞋面2厚度的两倍。采用此技术方案,有助于增加鞋面2的强度,减少鞋面2的损坏;其中,加强筋3采用与鞋面2相同的材料一体成型。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鞋底设置的防滑块,使的鞋底与地面接触的平滑度降低,摩擦系统增大,有效防止了鞋底的底面防滑;此外,在拖鞋进水或掌趾处出汗时,能够通过掌趾两侧的排水柱进行排水或排汗,以增加鞋底的穿戴干爽舒适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防滑排水柱式拖鞋,包括鞋底(1)以及设置在鞋底(1)上的鞋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仿形的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的两侧与鞋底(1)连接,所述鞋底(1)包括正面(4)和背面(5),所述背面(5)位于脚掌部位(6)和后跟部位(7)设置有防滑部件,所述防滑部件由多个单组螺旋式吸附结构的防滑块(8)组成,且防滑块(8)内部设置有排水槽(9);所述正面(4)设置为脚底仿形面,所述脚底仿形面上设置有防滑条(10)和排水柱(12),所述排水柱(12)位于掌趾的两侧,所述防滑条(10)上设置有高出防滑条(10)的防滑台(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防滑排水柱式拖鞋,包括鞋底(1)以及设置在鞋底(1)上的鞋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仿形的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的两侧与鞋底(1)连接,所述鞋底(1)包括正面(4)和背面(5),所述背面(5)位于脚掌部位(6)和后跟部位(7)设置有防滑部件,所述防滑部件由多个单组螺旋式吸附结构的防滑块(8)组成,且防滑块(8)内部设置有排水槽(9);所述正面(4)设置为脚底仿形面,所述脚底仿形面上设置有防滑条(10)和排水柱(12),所述排水柱(12)位于掌趾的两侧,所述防滑条(10)上设置有高出防滑条(10)的防滑台(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元耀
申请(专利权)人:蔡元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