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元耀专利>正文

一种可换模块的防滑鞋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190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换模块的防滑鞋底结构,包括防滑鞋底,所述防滑鞋底包括脚趾部防滑波浪纹、主鞋底矩锲防滑块和脚后跟防滑波浪纹,依次排列;所述主鞋底矩锲防滑块镶嵌有前部可换防滑模块和脚后跟部可换防滑模块,所述前部可换防滑模块设置有一个以上,位于鞋底与人脚掌脚心对应的位置,所述脚后跟部可换防滑模块位于鞋底与人脚后跟对应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加工容易,以及便于组装和安装;其防滑结构安装牢固可靠,防滑能力出众,成本较低,适合大批量推广。广。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换模块的防滑鞋底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防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换模块的防滑鞋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鞋子防滑功能上,虽然现在已经出现了防滑设计,但是,其效果大多不是不太理想或就是成本过高,受欢迎程度不高。申请号为CN201510165441.1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止滑鞋底及设有该鞋底的鞋,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提高液体在排水间隙中的排水速率,还能够充分发挥花纹结构的防滑性能的止滑鞋底及设有该鞋底的鞋,止滑鞋底包括大底,大底在其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布有多个止滑突块列,相邻止滑突块列之间构成直线型的排水间隙;止滑突块列由多个三角形止滑突块构成,相邻的三角形止滑突块会一起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相邻的三角形止滑突块之间还设有连通至排水间隙的连通间隙;三角形止滑突块的表面上还开设有三角形凹槽,三角形凹槽内接于所述三角形止滑突块,该防滑耐磨鞋底的防滑凸筋与耐磨部能够有效的提高了鞋底的防滑性与耐磨性,所设的凹槽能够保证其在有积水或结冰的路面也能具有一定的防滑能力。申请号为CN201320270325.2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滑耐磨鞋底,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较强防滑性能与较好的耐磨性能的鞋底,该鞋底本体底部前掌处与后跟处设有防滑部,防滑部上设有两列沿鞋底长度方向排列的防滑凸筋,防滑凸筋的长度方向与鞋底长度方向垂直,防滑部中间设有沿鞋底长度方向排列的圆形吸盘,防滑部上设有与防滑凸筋平行排列的两列排水槽,排水槽贯通鞋底板的边缘,排水槽的底部为鞋底本地底面,鞋底本体底部前掌处前端与后跟处末端设有耐磨部。该防滑耐磨鞋底设有的防滑部上的防滑凸筋与耐磨部能够有效的提高了鞋底的防滑性与耐磨性,所设的排水槽能够保证其在有结冰或有油的路面也能具有一定的防滑能力。专利号为CN201910567580.5的专利技术专利,也是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滑结构,公开了一种整体式鞋用破冰防滑的面接触基材结构,该结构采用微吸盘技术,能够在任意冰油路边有效防滑,但成本高昂,不适合大规模低价推广。综合上述所述,防滑设计是鞋底设计的重要要素,功能与成本都很重要,纵观各种防滑设计,不是在鞋底的底部采用均匀或不均与分布的沟槽,就是采用均匀或不均匀分布的凸起。这些设计结构单一,采用一体成型或粘粘,虽然能起到一定得防滑作用,但是由于结构单一,采用一体成型或粘粘,其防滑效果并不突出,不能满足人们对防滑更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是将防滑垫直接粘贴在鞋底的底部,难以低成本普及防滑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换模块的防滑鞋底结构,本技术改进了鞋底防滑纹路设计,并通过设置不同结构的防滑嵌件,为相同大小脚掌,但体重差异较大的人群提供更加适合的低成本防滑方案。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可换模块的防滑鞋底结构,包括防滑鞋底,所述防滑鞋底包括脚趾部防滑波
浪纹、主鞋底矩锲防滑块和脚后跟防滑波浪纹,依次排列;所述主鞋底矩锲防滑块镶嵌有前部可换防滑模块和脚后跟部可换防滑模块,所述前部可换防滑模块设置有一个以上,位于鞋底与人脚掌脚心对应的位置,所述脚后跟部可换防滑模块位于鞋底与人脚后跟对应的位置。
[0006]优选的,所述脚趾部防滑波浪纹和脚后跟防滑波浪纹均设置有多条正弦波形的波浪纹防滑条,两个波浪纹防滑条之间为凹陷的沟。
[0007]优选的,所述波浪纹防滑条条宽1.5mm,公差为
±
0.3mm,所述沟深1.2

1.5mm。
[0008]优选的,所述主鞋底矩锲防滑块外围为直线或弧线围成的矩形或类矩形的防滑条,以对角顶点的连线的交叉防滑条将矩形或类矩形分割成个三角形。
[0009]优选的,所述前部可换防滑模块为嵌件,由多个尺寸相同,但防滑条纹形状不同的片状模块组成,能够自由组装拆卸和相互替换。
[0010]优选的,所述前部可换防滑模块的防滑条纹形状不同,防滑机理也不同,包括前防滑纹变形防滑模块和前微吸盘防滑模块。
[0011]优选的,所述脚后跟部可换防滑模块包括防滑条纹形状不同的片状模块,能够自由组装拆卸和相互替换。
[0012]优选的,所述脚后跟部可换防滑模块的防滑条纹形状不同,防滑机理也不同,包括后防滑纹变形防滑模块和后微吸盘防滑模块。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 本技术有效在生产成本、人体适应力,防滑效果之间找到平衡,可自由的为脚掌大小相同,但身高体和重差异较大的人群匹配最佳的防滑模块组合,避免防滑不足和防滑过度,并尽量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0015]2. 本技术防滑条与可变防滑模块的组合,可由模具批量成型,流水线批量组装或替换,其成本低,效率高;能够通过胶水直接安装和拆卸,非常便携;
[0016]3. 本技术的防滑结构在鞋底上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个上均设置有防滑条、沟槽和可替换的防滑模块嵌件,确保不同身高体重的人在行走时,鞋底防滑组件总有部分会与地面或雪地或冰面进行充分的贴合、变形和微吸盘吸力,有效产生防滑效果。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实施例防滑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实施例防滑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实施例防滑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实施例可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实施例可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说明:1、脚趾部防滑波浪纹,2、主鞋底矩锲防滑块,3、脚后跟防滑波浪纹,4、前部可换防滑模块,5、脚后跟部可换防滑模块,41、防滑纹变形防滑模块,42、前微吸盘防滑模块,43、横条防滑纹,51、微吸盘变形防滑模块,52、后微吸盘防滑模块。
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6]参照图1至图5所示,防滑鞋底结构包括脚趾部防滑波浪纹1、主鞋底矩锲防滑块2、脚后跟防滑波浪纹3、前部可换防滑模块4、脚后跟部可换防滑模块5,前部可换防滑模块4设置优选设置3个,位于鞋底与人脚掌脚心对应的位置,脚后跟部可换防滑模块5位于鞋底与人脚后跟对应的位置,尺寸较大,只需设置一个;脚趾部防滑波浪纹1和脚后跟防滑波浪纹3均设置有多条正弦波形的波浪纹防滑条,波浪纹防滑条条宽1.5mm,两个波浪纹防滑条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换模块的防滑鞋底结构,包括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鞋底包括脚趾部防滑波浪纹(1)、主鞋底矩锲防滑块(2)和脚后跟防滑波浪纹(3),依次排列;所述主鞋底矩锲防滑块(2)镶嵌有前部可换防滑模块(4)和脚后跟部可换防滑模块(5),所述前部可换防滑模块(4)设置有一个以上,位于鞋底与人脚掌脚心对应的位置,所述脚后跟部可换防滑模块(5)位于鞋底与人脚后跟对应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换模块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趾部防滑波浪纹(1)和脚后跟防滑波浪纹(3)均设置有多条正弦波形的波浪纹防滑条,两个波浪纹防滑条之间为凹陷的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换模块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纹防滑条条宽1.5mm,公差为
±
0.3mm,所述沟深1.2

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换模块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鞋底矩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元耀
申请(专利权)人:蔡元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