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08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包括挡板、摊凉盘、支承框架、出风喷头、支承柱以及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侧安装有支承柱,固定底座下侧安装有行走轮,固定底座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支承柱左侧设置有鼓风机,支承柱内部开设有鼓风通道,支承柱环形侧面安装有出风喷头,支承柱环形侧面安装有轴承,轴承环形侧面套设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环形侧面固定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端面安装有支承框架,支承框架内部放置有摊凉盘,支承柱上端面安装有挡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茶叶摊凉单次摊凉量较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单次摊凉量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属于茶叶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在对茶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摊凉处理。传统的茶叶摊凉方法为人工将杀青后的茶叶薄铺在蔑盘上,然后将蔑盘放置于地面上对茶叶进行摊凉处理,这种方法使得摊凉时占用空间面积较大,不能对摊凉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导致单次可摊凉的茶叶量较少,影响摊凉效率,现在急需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单次摊凉量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包括挡板、摊凉盘、支承框架、出风喷头、支承柱以及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侧安装有支承柱,所述固定底座下侧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固定底座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支承柱左侧设置有鼓风机,所述支承柱内部开设有鼓风通道,所述支承柱环形侧面安装有出风喷头,所述支承柱环形侧面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环形侧面套设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环形侧面固定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端面安装有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内部放置有摊凉盘,所述支承柱上端面安装有挡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柱与固定底座连接处固定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加强筋板通过焊接方式与固定底座以及支承柱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框架内径与摊凉盘直径相同,所述轴承内径与支承柱直径相同,所述固定套筒规格与轴承规格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前端面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鼓风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相连接,所述鼓风机与鼓风通道连接处安装有鼓风管。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固定套筒、连接支架、支承框架以及摊凉盘组成了摊凉组件,所述支承框架以及摊凉盘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承框架以及摊凉盘对称设置于固定套筒环形侧面,所述摊凉组件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摊凉组件规格相同,四组摊凉组件等距设置于支承柱圆周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因本技术添加了挡板、支承框架、出风喷头、支承柱、鼓风机、固定底座、行走轮、固定套筒、轴承、连接支架、鼓风通道以及蓄电池,该设计能够同时对大量的茶叶进行摊凉处理,解决了原有茶叶摊凉单次摊凉量较少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摊凉效率。因支承柱与固定底座连接处固定有加强筋板,加强筋板为三角形结构,加强筋板通过焊接方式与固定底座以及支承柱固定连接,该设计通过加强筋板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因支承框架内径与摊凉盘直径相同,轴承内径与支承柱直径相同,固定套筒规格与轴承规格相匹配,提高了该设计的装配合理性,因固定底座前端面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鼓风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相连接,鼓风机与鼓风通道连接处安装有鼓风管,该设计便于通过控制开关对鼓风机进行电力控制,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单次摊凉量多。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的俯视图;图中:1-挡板、2-摊凉盘、3-支承框架、4-出风喷头、5-支承柱、6-鼓风机、7-固定底座、8-行走轮、9-固定套筒、10-轴承、11-连接支架、12-鼓风通道、13-蓄电池、51-加强筋板、61-控制开关、62-鼓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包括挡板1、摊凉盘2、支承框架3、出风喷头4、支承柱5以及固定底座7,固定底座7上侧安装有支承柱5,固定底座7下侧安装有行走轮8,固定底座7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3,支承柱5左侧设置有鼓风机6,支承柱5内部开设有鼓风通道12,支承柱5环形侧面安装有出风喷头4,支承柱5环形侧面安装有轴承10,轴承10环形侧面套设有固定套筒9,固定套筒9环形侧面固定有连接支架11,连接支架11端面安装有支承框架3,支承框架3内部放置有摊凉盘2,支承柱5上端面安装有挡板1,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茶叶摊凉单次摊凉量较少的问题。支承柱5与固定底座7连接处固定有加强筋板51,加强筋板51为三角形结构,加强筋板51通过焊接方式与固定底座7以及支承柱5固定连接,该设计通过加强筋板51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支承框架3内径与摊凉盘2直径相同,轴承10内径与支承柱5直径相同,固定套筒9规格与轴承10规格相匹配,提高了该设计的装配合理性,固定底座7前端面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6261,鼓风机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3相连接,蓄电池13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6261相连接,鼓风机6与鼓风通道12连接处安装有鼓风管,该设计便于通过控制开关6261对鼓风机6进行电力控制。轴承10、固定套筒9、连接支架11、支承框架3以及摊凉盘2组成了摊凉组件,支承框架3以及摊凉盘2设置有四组,四组支承框架3以及摊凉盘2对称设置于固定套筒9环形侧面,摊凉组件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摊凉组件规格相同,四组摊凉组件等距设置于支承柱5圆周面上,该设计提高了对茶叶摊凉的加工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首先将支承框架3内部的摊凉盘2取下,然后将茶叶薄摊在摊凉盘2上,再将摊凉盘2放置于支承框架3内部,通过轴承10可以对摊凉盘2转动,使工作人员不用改变站位即可将茶叶全部摊铺在摊凉盘2上,茶叶摊铺完成后,通过行走轮8可以将本装置移动到阴凉处,然后打开控制开关6261启动鼓风机6,鼓风机6通过鼓风管将凉风鼓吹到鼓风通道12内部,凉风在鼓风通道12内部通过出风喷头4喷出,对摊凉盘2上的茶叶进行鼓风,加快茶叶的摊凉速度,当摊凉完成后,通过行走轮8可以将茶叶转运到指定位置,不需要工作人员对摊凉盘2进行逐个转运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包括挡板、摊凉盘、支承框架、出风喷头、支承柱以及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侧安装有支承柱,所述固定底座下侧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固定底座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支承柱左侧设置有鼓风机,所述支承柱内部开设有鼓风通道,所述支承柱环形侧面安装有出风喷头,所述支承柱环形侧面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环形侧面套设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环形侧面固定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端面安装有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内部放置有摊凉盘,所述支承柱上端面安装有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包括挡板、摊凉盘、支承框架、出风喷头、支承柱以及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侧安装有支承柱,所述固定底座下侧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固定底座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支承柱左侧设置有鼓风机,所述支承柱内部开设有鼓风通道,所述支承柱环形侧面安装有出风喷头,所述支承柱环形侧面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环形侧面套设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环形侧面固定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端面安装有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内部放置有摊凉盘,所述支承柱上端面安装有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摊凉及自动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柱与固定底座连接处固定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加强筋板通过焊接方式与固定底座以及支承柱固定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循林荣何金涛林子然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绿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