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招生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材活体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890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材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活体培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浸润衬砌和浇筑养殖筒内细沙相结合的方式给全蝎活体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因为是浸润且衬砌具有含水性能,因此养殖筒可以保持长时间相对湿润,浮岩模拟了全蝎活体的野外生存环境,利用全蝎活体在浮岩间隙进行脱皮、繁育避免受到同类的袭击,同时利用养殖筒的旋转性和浮岩间的孔隙,使得湿润的沙子和干燥的沙子在转动中自动实现交换,对浮岩交内的干燥环境改善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活体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材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活体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全蝎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性平,味甘辛,有毒,具有祛风,定痉,止痛,通络,解毒等功效,现有的全蝎活体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利用码垛多层的泡沫板或壳板内撒上土对全蝎活体进行饲养时候,而全蝎活体生存中需要水源,现有的多从上部进行洒水,因为都是层叠放置的上面的板子往往遮挡水分使得下面的板子上的土不能够得到浸润,而因为是喷洒湿润因此大多数时候喷洒水分只起到土表面“浅湿”的作用,很快土表面就重新干燥这就需要不断的多次喷洒。同时在全蝎活体饲养一段时间后在泡沫板或壳板内的沙土往往会出现板结的现象,不利于全蝎活体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材活体培育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材活体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养殖筒放置于养殖池内,滚轮支架固定于养殖池底面,在养殖筒的端部斜放上攀援板,调节皮条的松紧度使得玄武岩碎石封堵于养殖筒入口处;在养殖筒内位于两侧玄武岩碎石之间的区域内设置全蝎活体休憩区,休憩区内填充供全蝎活体休憩的粗砂、枯叶、细沙和碎石,细沙可以在碎石之间移动;将全蝎活体放置于养殖池内,全蝎活体沿着攀援板进入至入口,然后爬入至玄武岩碎石,并经过入口间隙进入至碎石填充区内;养殖筒在外力的推动下可以在滚轮一、滚轮二的上进行转动,从而同时完成衬砌的水分浸润和浮岩内干燥沙子的更换以及迅速的将浮岩内的干燥环境转变为湿润环境;其中先让养殖筒顺时针旋转从而调节使得衬砌一处于所示的上端面位置处,当衬砌三处于下端面位置处,停止对养殖筒的旋转,此时打开衬砌一内的内渠道上的电磁阀给内渠道通水,流经内渠道的水一部分向上经过上出水孔溢出,水流沿着弧形面从上至下并由顶端逐渐浸润两侧的衬砌二、衬砌四,其中养殖筒的横向中轴线a与衬砌二相交接的b处,在养殖筒的横向中轴线a与衬砌四相交接的d处,当水浸润至衬砌二的b处时,同时当水浸润至衬砌四的d处时,重新顺时针旋转养殖筒使得位于下端的衬砌三移动至最上端,然后打开向着衬砌三内的内渠道通水,使得水从衬砌三内的内渠道溢出从上至下浸润衬砌二和衬砌四剩余的未被浸润的部分,最终完成浸润衬砌二和衬砌四的整体浸润,同时不断调节衬砌三和衬砌一的相对高度和位置,完成对砌二和衬砌四不同侧面的浸润;在养殖筒的旋转中细沙层内的沙子不断的由细沙层进入至碎石填充区的浮岩内,且随着养殖筒的旋转浮岩内的相对干燥的沙子不断的重新穿过外滤网进入至细沙层,并在细沙层内接受从下出水孔流出的水和从枯叶层渗出的水,然后经过浸润后细沙随着养殖筒的旋转重新进入至浮岩的间隙内利于全蝎活体在浮岩内休憩,这样一方面可以随时更换浮岩内的干燥沙子避免沙子干燥影响全蝎活体生长同时不断的将沙子在浮岩间隙内进行穿梭从而将湿润的沙子均匀分布于浮岩的间隙内另外随着养殖筒的转动,用于湿润沙子在细沙层或浮岩内出现板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给全蝎活体提供一个稳定的湿润的休憩环境,通过浸润衬砌和浇筑养殖筒内细沙相结合的方式给全蝎活体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因为是浸润且衬砌具有含水性能,因此养殖筒可以保持长时间相对湿润,浮岩模拟了全蝎活体的野外生存环境,利用全蝎活体在浮岩间隙进行脱皮、繁育避免受到同类的袭击,同时利用养殖筒的旋转性和浮岩间的孔隙,使得湿润的沙子和干燥的沙子在转动中自动实现交换,对浮岩交内的干燥环境改善彻底。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碎石填充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玄武岩碎石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养殖筒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这个养殖池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的一种中药材活体培育方法,将养殖筒1放置于养殖池5内,滚轮支架41固定于养殖池5底面,养殖池5为上部开口状的长方形水泥池。在养殖筒1的端部斜放上攀援板51,攀援板51可选用蛋托,调节皮条213的松紧度使得玄武岩碎石211封堵于养殖筒1入口处;将全蝎活体放置于养殖池5内,全蝎活体沿着攀援板51进入至入口21,然后爬入至玄武岩碎石2,并经过入口间隙212进入至碎石填充区376内;先让养殖筒1顺时针旋转从而调节使得衬砌一11处于如图1所示的上端面位置处,当衬砌三13处于下端面位置处,停止对养殖筒1的旋转,此时打开衬砌一11内的内渠道151上的电磁阀1510给内渠道151通水,流经内渠道151的水一部分向上经过上出水孔1511溢出,因为养殖筒1的圆筒状结构,因此水流沿着弧形面从上至下并由顶端逐渐浸润两侧的衬砌二12、衬砌四14,其中养殖筒1的横向中轴线a与衬砌二12相交接的b处,在养殖筒1的横向中轴线a与衬砌四14相交接的d处,当水浸润至衬砌二12的b处时,同时当水浸润至衬砌四14的d处时,重新顺时针旋转养殖筒1使得位于下端的衬砌三13移动至最上端,然后打开向着衬砌三13内的内渠道151通水,使得水从衬砌三13内的内渠道151溢出从上至下浸润衬砌二12和衬砌四14剩余的未被浸润的部分,最终完成浸润衬砌二12和衬砌四14的整体浸润,同时不断调节衬砌三13和衬砌一11的相对高度和位置,完成对砌二12和衬砌四14不同侧面的浸润,整体构思在于:通过旋转调节的方式,变换养殖筒1的位置使得从内渠道151流出的水从高处往底处逐步浸润从而将圆弧状的砌二12和衬砌四14进行完全的水分浸润。其中养殖筒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养殖筒1由衬砌一11、衬砌二12、衬砌三13、衬砌四14组成,衬砌一11、衬砌二12、衬砌三13、衬砌四14形成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衬砌一11和衬砌三13为水泥结构,衬砌二12和衬砌四14为砖衬砌结构,进一步的衬砌二12和衬砌四14为红砖构成的衬砌结构,这样衬砌二12和衬砌四14具有渗水结构,流经衬砌二12和衬砌四14的水可以自上而下进入至衬砌二12和衬砌四14内壁进而进一步朝向养殖筒1往内溢出,水泥衬砌一11为弧形状结构,衬砌一11一侧与衬砌二12一侧相固定连接,衬砌二12为弧形状结构,衬砌二12另一侧与衬砌三13一侧相固定连接,衬砌三13另一侧与衬砌四14一侧相固定连接,衬砌四14另一侧与衬砌一11另一侧相固定连接。请重点参阅图3,衬砌一11和衬砌三13上部中间位置均开设嵌入槽150,嵌入槽150呈“凵”状,嵌入槽150内设置内渠道151,内渠道151为矩形中空状结构,内渠道151固定于嵌入槽150内,内渠道151上端面与嵌入槽150上端面相平齐,内渠道151内设置电磁阀1510。内渠道151上部开设上出水孔1511,上出水孔1511横向截面呈倒“八”状,上出水孔1511上端与内渠道151上端面相平齐,上出水孔1511用于内渠道151内的水从上部溢出浸润衬砌二12、衬砌四14,内渠道151下部对称设置下出水孔1512,下出水孔15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活体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养殖筒放置于养殖池内,滚轮支架固定于养殖池底面,在养殖筒的端部斜放上攀援板,调节皮条的松紧度使得玄武岩碎石封堵于养殖筒入口处;/n在养殖筒内位于两侧玄武岩碎石之间的区域内设置蝎子休憩区,休憩区内填充供蝎子休憩的粗砂、枯叶、细沙和碎石,细沙可以在碎石之间移动;/n将蝎子放置于养殖池内,蝎子沿着攀援板进入至入口,然后爬入至玄武岩碎石,并经过入口间隙进入至碎石填充区内;/n养殖筒在外力的推动下可以在滚轮一、滚轮二的上进行转动,从而同时完成衬砌的水分浸润和浮岩内干燥沙子的更换以及迅速的将浮岩内的干燥环境转变为湿润环境;/n其中先让养殖筒顺时针旋转从而调节使得衬砌一处于所示的上端面位置处,当衬砌三处于下端面位置处,停止对养殖筒的旋转,此时打开衬砌一内的内渠道上的电磁阀给内渠道通水,流经内渠道的水一部分向上经过上出水孔溢出,水流沿着弧形面从上至下并由顶端逐渐浸润两侧的衬砌二、衬砌四,其中养殖筒的横向中轴线a与衬砌二相交接的b处,在养殖筒的横向中轴线a与衬砌四相交接的d处,当水浸润至衬砌二的b处时,同时当水浸润至衬砌四的d处时,重新顺时针旋转养殖筒使得位于下端的衬砌三移动至最上端,然后打开向着衬砌三内的内渠道通水,使得水从衬砌三内的内渠道溢出从上至下浸润衬砌二和衬砌四剩余的未被浸润的部分,最终完成浸润衬砌二和衬砌四的整体浸润,同时不断调节衬砌三和衬砌一的相对高度和位置,完成对砌二和衬砌四不同侧面的浸润;/n在养殖筒的旋转中细沙层内的沙子不断的由细沙层进入至碎石填充区的浮岩内,且随着养殖筒的旋转浮岩内的相对干燥的沙子不断的重新穿过外滤网进入至细沙层,并在细沙层内接受从下出水孔流出的水和从枯叶层渗出的水,然后经过浸润后细沙随着养殖筒的旋转重新进入至浮岩的间隙内利于蝎子在浮岩内休憩,这样一方面可以随时更换浮岩内的干燥沙子避免沙子干燥影响蝎子生长同时不断的将沙子在浮岩间隙内进行穿梭从而将湿润的沙子均匀分布于浮岩的间隙内另外随着养殖筒的转动,用于湿润沙子在细沙层或浮岩内出现板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活体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养殖筒放置于养殖池内,滚轮支架固定于养殖池底面,在养殖筒的端部斜放上攀援板,调节皮条的松紧度使得玄武岩碎石封堵于养殖筒入口处;
在养殖筒内位于两侧玄武岩碎石之间的区域内设置蝎子休憩区,休憩区内填充供蝎子休憩的粗砂、枯叶、细沙和碎石,细沙可以在碎石之间移动;
将蝎子放置于养殖池内,蝎子沿着攀援板进入至入口,然后爬入至玄武岩碎石,并经过入口间隙进入至碎石填充区内;
养殖筒在外力的推动下可以在滚轮一、滚轮二的上进行转动,从而同时完成衬砌的水分浸润和浮岩内干燥沙子的更换以及迅速的将浮岩内的干燥环境转变为湿润环境;
其中先让养殖筒顺时针旋转从而调节使得衬砌一处于所示的上端面位置处,当衬砌三处于下端面位置处,停止对养殖筒的旋转,此时打开衬砌一内的内渠道上的电磁阀给内渠道通水,流经内渠道的水一部分向上经过上出水孔溢出,水流沿着弧形面从上至下并由顶端逐渐浸润两侧的衬砌二、衬砌四,其中养殖筒的横向中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招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招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