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98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植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包括放蜂器本体、设于放蜂器本体中的虫卵承载座、设于放蜂器本体外表面的放蜂门,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放蜂器本体为球状,其由轻质类球状主体和配重组成,所述放蜂门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于放蜂器本体上,放蜂门为镂空结构,每个放蜂门均匀设有多个放蜂孔隙,所述配重重心与放蜂器本体球心的连线为连线Ⅰ,两个放蜂门中心的连线为连线Ⅱ,所述连线Ⅱ经过放蜂器本体球心且连线Ⅱ与连线Ⅰ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放蜂器被投放后出蜂口朝向不受控制的问题,大大降低虫卵被毁机率,保证虫卵成活率,从而保证单颗放蜂器生物防治覆盖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植保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适用于作为赤眼蜂等虫卵的蜂巢。
技术介绍
目前,为提高生产效率,我国部分地区已有使用无人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其主要承担化学药液喷洒、粉剂播撒、虫卵投放等飞防作业。同时随着无害化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飞防作业中通过投放赤眼蜂等虫卵生物防治害虫的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重视,因此,对赤眼蜂等虫卵的承载体-蜂巢的研究和使用越来越广泛。赤眼蜂等虫卵的承载体-蜂巢,也叫做放蜂器。使用时,无人机生物防治投放器将多个装载有虫卵的放蜂器投放于各个预设投放点,放蜂器被投放于目的位置后,其中的虫卵在一段时间内孵化成为赤眼蜂等成虫,并由放蜂器的出蜂口飞出捕捉害虫,达到以虫治虫、生物防治的目的。现有的放蜂器基本分为两种,一种为水栖放蜂器,被投放于水面上并一直飘浮于水面上;另一种为陆栖放蜂器,被投放于地面,主要适用于旱田使用。其中,投放于地面的陆栖放蜂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地表形态多样,因此,大多数放蜂器被投放后最终出蜂口的朝向不受控制,则有可能处于朝向地面的角度,也有可能处于朝向天空的角度等,当出蜂口朝向地面时,蚂蚁可能通过出蜂口爬入放蜂器中吃掉虫卵;如果地面潮湿,将导致放蜂器内空气流通不畅,不利于虫卵的孵化;如果地面积水,放蜂器中虫卵可能被水浸泡而死掉。另外,当出蜂口朝向天空或偏向天空时,也可能在下雨天进水,造成虫卵被水浸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解决现有放蜂器被投放后出蜂口朝向不受控制的问题,大大降低虫卵被毁机率,保证虫卵成活率,从而保证单颗放蜂器生物防治覆盖范围。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包括放蜂器本体、设于放蜂器本体中的虫卵承载座、设于放蜂器本体外表面的放蜂门,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放蜂器本体为球状,其由轻质类球状主体和配重组成,所述放蜂门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于放蜂器本体上,放蜂门为镂空结构,每个放蜂门均匀设有多个放蜂孔隙,所述配重重心与放蜂器本体球心的连线为连线Ⅰ,两个放蜂门中心的连线为连线Ⅱ,所述连线Ⅱ经过放蜂器本体球心且连线Ⅱ与连线Ⅰ垂直。上述的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所述虫卵承载座的横截面为半圆弧形,其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放蜂门,所述虫卵承载座与放蜂门为一体式结构。上述的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所述轻质类球状主体上设有对应虫卵承载座和放蜂门的直通安装槽,方便安装。上述的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所述放蜂门表面为球面,其上的放蜂孔隙为长条形。上述的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所述轻质类球状主体为可降解泡沫主体或可降解塑料主体或纸浆主体。上述的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所述配重为密度大于轻质类球状主体密度的可降解塑料配重或纸浆配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放蜂器本体设计为球状,方便在地面滚动,同时通过配重形成的偏重式结构使球体的重心发生变化,配重总是着地,而放蜂门总是朝向水平方向,解决了现有放蜂器被投放后出蜂口,也就是放蜂门朝向不受控制的问题,避免了放蜂门朝向地面或天空,避免了蚂蚁爬入、积水或雨水进入,保持放蜂器内空气流通顺畅,保证了虫卵的生存、孵化环境,大大降低虫卵被毁机率,保证虫卵成活率,从而保证了单颗放蜂器生物防治覆盖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中:1.轻质类球状主体、2.虫卵承载座、3.放蜂门、4.配重、5.放蜂孔隙。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该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包括放蜂器本体、设于放蜂器本体中的虫卵承载座2、设于放蜂器本体外表面的放蜂门3。所述放蜂器本体为球状,其由轻质类球状主体1和配重4组成。所述放蜂门3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于放蜂器本体上,放蜂门3为镂空结构,每个放蜂门3均匀设有多个放蜂孔隙5。所述配重4重心与放蜂器本体球心的连线为连线Ⅰ,两个放蜂门3中心的连线为连线Ⅱ,所述连线Ⅱ经过放蜂器本体球心且连线Ⅱ与连线Ⅰ垂直。本实施例,所述虫卵承载座2的横截面为半圆弧形,其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放蜂门3,所述虫卵承载座2与放蜂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轻质类球状主体1上设有对应虫卵承载座和放蜂门的直通安装槽,方便安装。所述放蜂门3表面为球面,其上的放蜂孔隙为长条形5。所述轻质类球状主体1为可降解泡沫主体或可降解塑料主体或纸浆主体。所述配重4为密度大于轻质类球状主体密度的可降解塑料配重或纸浆配重。使用时,通过拉动放蜂门3把与其一体的虫卵承载座2取出,然后向虫卵承载座2内放入虫卵,而后将虫卵承载座2推入轻质类球状主体中,操作方便。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包括放蜂器本体、设于放蜂器本体中的虫卵承载座、设于放蜂器本体外表面的放蜂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蜂器本体为球状,其由轻质类球状主体和配重组成,所述放蜂门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于放蜂器本体上,放蜂门为镂空结构,每个放蜂门均匀设有多个放蜂孔隙,所述配重重心与放蜂器本体球心的连线为连线Ⅰ,两个放蜂门中心的连线为连线Ⅱ,所述连线Ⅱ经过放蜂器本体球心且连线Ⅱ与连线Ⅰ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包括放蜂器本体、设于放蜂器本体中的虫卵承载座、设于放蜂器本体外表面的放蜂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蜂器本体为球状,其由轻质类球状主体和配重组成,所述放蜂门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于放蜂器本体上,放蜂门为镂空结构,每个放蜂门均匀设有多个放蜂孔隙,所述配重重心与放蜂器本体球心的连线为连线Ⅰ,两个放蜂门中心的连线为连线Ⅱ,所述连线Ⅱ经过放蜂器本体球心且连线Ⅱ与连线Ⅰ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生物防治偏重式放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虫卵承载座的横截面为半圆弧形,其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放蜂门,所述虫卵承载座与放蜂门为一体式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旭东程鸿远程光远汪楠楠王海强韩启鹏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