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招生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环境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232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环境施工方法。将浮萍限制在相对固定的区域,通过利用浮动膜部先“钻”入浮萍的下面,然后利用浮动膜部的浮力上升将其上部的浮萍“兜”如至浮动膜部内,最终将“网”到的浮萍由下至上进行彻底的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及时的修复受损的池沼、湖泊环境,收集浮萍的过程相对人工用网捕捞提高了捕捞效率同时避免浮萍移位以及人工收集的不彻底。人工收集的不彻底。人工收集的不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环境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环境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利环境中池沼、湖泊的环境治理尤为关键,而池沼、湖泊因为很容易水体富营养化而影响水体环境,而浮萍类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自净作用,能大量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但是现有的因为浮萍极易生长繁殖扩散,其大面积的生长扩散极大影响池沼、湖泊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及时的清理,只有这样才能修复和保持池沼、湖泊的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环境施工方法。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环境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驱动船体移动至河湖中浮萍生长区域C;船体带动支撑杆朝向浮萍生长区域C进行移动,支撑杆从浮萍底部的水面穿过,此时船体停止运动,启动电机二带动丝杠转动,丝杠上的移动座带动连接杆向前端移动,连接杆带动充气浮囊向前移动,当充气浮囊逐渐在浮萍底部水面展平然后电机二停止运行;启动气泵使得浮棱逐渐上浮突出于浮萍生长区域C的水层表面,继续充气使得充气浮囊继续上浮直至挡板突出于浮萍生长区域C的水层表面停止充气;启动电机一收卷绳线,绳线拉动充气浮囊向上抬起,使得充气浮囊前高后低;继续朝着充气浮囊充气使得浮面囊向上移动,直至浮面囊上表面突出于充气浮囊上部的水平面之上,同时两侧的收集槽相抵近接触后停止充气;打开入口洞,充气浮囊上部的大部分浮萍和水经过收集槽经过排水管进入至定位箱内;启动喷嘴朝向上挡面喷水,将上挡面收集的浮萍冲洗至收集槽内并顺着收集槽往后端流;启动水泵通过水管汲取定位箱内的水;移动船体进行下个浮萍生长区域C的清理。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及时的修复受损的池沼、湖泊环境,收集浮萍的过程相对人工用网捕捞提高了捕捞效率同时避免浮萍移位以及人工用网收集的不彻底,将浮萍限制在相对固定的区域,通过利用浮动膜部先“钻”入浮萍的下面,然后利用浮动膜部的浮力上升将其上部的浮萍“兜”如至浮动膜部内,最终将“网”到的浮萍由下至上进行彻底的收集。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专利技术侧视部分示意图。
[0008]图3是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是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10]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排水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定位箱侧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2]图7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

7所示的一种水利工程环境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驱动船体1移动至河湖中浮萍生长区域C;船体1带动支撑杆22朝向浮萍生长区域C进行移动,支撑杆22从浮萍底部的水面穿过,此时船体1停止运动,启动电机二2351带动丝杠2352转动,丝杠2352上的移动座2353带动连接杆2355向前端移动,连接杆2355带动充气浮囊232向前移动,当充气浮囊232逐渐在浮萍底部水面展平然后电机二2351停止运行;启动气泵10使得浮棱2321逐渐上浮突出于浮萍生长区域C的水层表面,继续充气使得充气浮囊232继续上浮直至挡板236突出于浮萍生长区域C的水层表面停止充气;启动电机一32收卷绳线33,绳线33拉动充气浮囊232向上抬起,使得充气浮囊232前高后低;继续朝着充气浮囊232充气使得浮面囊233向上移动,直至浮面囊233上表面突出于充气浮囊232上部的水平面之上,同时两侧的收集槽235相抵近接触后停止充气;打开入口洞211,充气浮囊232上部的大部分浮萍和水经过收集槽235经过排水管2342进入至定位箱21内;启动喷嘴23202朝向上挡面234喷水,将上挡面234收集的浮萍冲洗至收集槽235内并顺着收集槽235往后端流;启动水泵2102通过水管2103汲取定位箱21内的水,使得定位箱21内只残存浮萍。
[0015]移动船体1进行下个浮萍生长区域C的清理。
[0016]其中船体1一侧设置上浮收集组件2;上浮收集组件2包括定位箱21、支撑杆22和浮动膜部23,定位箱21右侧与船体1左侧上部相固定连接,定位箱21前端与支撑杆22相固定连接,支撑杆22数量为两个,支撑杆22横向水平悬空设置于定位箱21前端,支撑杆22的末端位于远离定位箱21的一侧,相邻的支撑杆22之间设置浮动膜部23;支撑杆22位于船体1的吃水线δ以下,浮动膜部23在充气前位于吃水线δ以下,随着浮动膜部23充气上浮,浮动膜部23的上表面位于吃水线δ以上;定位箱21为长方体箱结构,定位箱21上部呈开口状且底部为密封状,定位箱21通过入口洞211与浮动膜部23相连通,浮动膜部23上表面收集的杂质如浮萍通过入口洞211进入至定位箱21内,定位箱21端面位于船体1底端面以下,这样在船体1的限位作用下定位箱
21可深入至水面以下;入口洞211开设于定位箱21侧壁靠上部位置处。
[0017]请重点参阅图1、2,支撑杆22为圆杆状,两个支撑杆22中轴线之间的距离a小于定位箱21的长度b,优选的支撑杆22端部垂直固定挡块221,挡块221为圆柱状结构,挡块221圆心和支撑杆22的圆心重合,挡块221直接大于支撑杆22直径。
[0018]浮动膜部23包括套环231、充气浮囊232、浮面囊233、排水部234和伸展部235,支撑杆22上设置若干个套环231,套环231穿过支撑杆22,充气浮囊232通过套环231实现相对支撑杆22进行伸展或收缩移动,随着充气浮囊232的前后移动套环231在支撑杆22上进行前后滑动,充气浮囊232上表面设置浮面囊233,浮面囊233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充气浮囊232上,浮面囊233与充气浮囊232相连通,随着充气浮囊232内气体量的变化浮面囊233相对支撑杆22的高度随之发生变化,充气浮囊232在支撑杆22进行上浮或下沉,浮面囊233端部设置排水部234,排水部234靠近定位箱21侧,伸展部235与浮面囊233相连接,伸展部235位于船体1内,伸展部235带动浮面囊233进行伸展或收缩。
[0019]套环231选用圆管,套环231直径大于支撑杆22直径,套环231外侧壁通过连接条2311与充气浮囊232侧壁相固定连接,优选的连接条2311端部与浮棱2321侧壁相固定连接,连接条2311为选用弹性橡胶材质构成的长条状结构。通过若干根连接条2311将套环231和充气浮囊232相连接,从而便于通过套环231的限位作用将充气浮囊232限位在支撑杆22之间,在充气浮囊232充气前,套环231通过连接条2311拉拽下沉的充气浮囊232避免充气浮囊232继续下沉,在充气浮囊232逐渐充气上浮的过程中,套环231通过连接条2311拉拽上浮的充气浮囊232避免充气浮囊232与支撑杆22相分离。
[0020]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环境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包括如下步骤:驱动船体移动至河湖中浮萍生长区域C;船体带动支撑杆朝向浮萍生长区域C进行移动,支撑杆从浮萍底部的水面穿过,此时船体停止运动,启动电机二带动丝杠转动,丝杠上的移动座带动连接杆向前端移动,连接杆带动充气浮囊向前移动,当充气浮囊逐渐在浮萍底部水面展平然后电机二停止运行;启动气泵使得浮棱逐渐上浮突出于浮萍生长区域C的水层表面,继续充气使得充气浮囊继续上浮直至挡板突出于浮萍生长区域C的水层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招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招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