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742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直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包括有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电性连接有第一铁芯线圈,所述第一铁芯线圈与定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铁芯线圈相匹配的第二铁芯线圈,所述第二铁芯线圈电性连接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与转子上的导体连接。取消了碳刷和滑环之间的相对滑动,减低了电机的噪声,使电机可以运行在要求安静的场合;电机实现了不接触电能传递,从根本上解决了直流有刷电机的火花产出;使得电机可以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大显身手;没有碳刷的磨损现象,使得有刷电机的寿命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
本技术涉及直流电机
,具体为一种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有刷直流电机存在运行声音大,碳刷和滑环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由于电能传递的需要会产生火花,不利于在易燃易爆的地方使用;碳刷的寿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比如一千个小时碳刷就会磨损殆尽只能更换;碳刷和滑环之间存在接触速度的限制使得直流电机的速度收到限制。而且,无刷直流电机必须配备控制器外,还需要使用磁钢等战略资源,使用存在较多的不便。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包括有定子壳和转子轴,所述定子壳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电性连接有第一铁芯线圈,第一铁芯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所述第一铁芯线圈与定子壳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轴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铁芯线圈相匹配的第二铁芯线圈,所述第二铁芯线圈电性连接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与转子轴上的导体连接,第二铁芯线圈转动到与第一铁芯线圈重合时,第一铁芯线圈与第二铁芯线圈发生电磁感应,从而产生电流,电流经过整流器后,向导体供电。通电后的导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驱动转子轴旋转。转子轴在旋转过程中,使另一第二铁芯线圈转动到与第一铁芯线圈重合,使另一导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转动。通过上述方式,使直流电机连续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铁芯线圈包括有与定子壳固定连接的第一硅钢片,所述第一硅钢片外壁设置有复数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成对设置在第一硅钢片外壁,每一所述第一凸起均绕设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两端均与逆变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环形阵列在第一硅钢片外壁。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二铁芯线圈包括有与转子轴连接的第二硅钢片,所述第二硅钢片外壁设置有复数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成对设置在第二硅钢片外壁,每一所述第二凸起均绕设有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整流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凸起环形阵列在第二硅钢片外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取消了碳刷和滑环之间的相对滑动,减低了电机的噪声,使电机可以运行在要求安静的场合,如医院、银行、机场等。2、电机实现了不接触电能传递,从根本上解决了直流有刷电机的火花产出;使得电机可以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大显身手。3、没有碳刷的磨损现象,使得有刷电机的寿命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4、电机速度做的更高,因为采用了磁场感应没有实质的接触速度的限制;因此电机的速度可以做的更高。5、不像无刷电机需要配备控制器才能应用;本电机直接可以加直流电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逆变器与第一铁芯线圈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整流器与第二铁芯线圈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硅钢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硅钢片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定转子原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定子;2、转子轴;3、逆变器;4、第一铁芯线圈;5、第二铁芯线圈;6、整流器;7、导体;8、第一硅钢片;9、第一凸起;10、第一线圈;11、第二硅钢片;12、第二凸起;13、第二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包括有定子壳1和转子轴2,定子壳1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有逆变器3,逆变器3电性连接有第一铁芯线圈4,第一铁芯线圈4与定子壳1固定连接,转子轴2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铁芯线圈4相匹配的第二铁芯线圈5,第二铁芯线圈5电性连接有整流器6,转子轴2外壁设置有用于通电的导体7,整流器6与转子轴2上的导体7连接。具体的,第一铁芯线圈4包括有与定子壳1固定连接的第一硅钢片8,第一硅钢片8外壁设置有复数个第一凸起9,第一凸起9成对设置在第一硅钢片8外壁,每一第一凸起9均绕设有第一线圈10,第一线圈10的两端均与逆变器3连接。具体的,第一凸起9环形阵列在第一硅钢片8外壁。具体的,第二铁芯线圈5包括有与转子轴2连接的第二硅钢片11,第二硅钢片11外壁设置有复数个第二凸起12,第二凸起12成对设置在第二硅钢片11外壁,每一第二凸起12均绕设有第二线圈13,第二线圈13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整流器6连接。具体的,第二凸起12环形阵列在第二硅钢片11外壁。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3产生交流电,交流电加载在第一铁芯线圈4上。第一铁芯线圈4上通电后,产生磁场。第一铁芯线圈4和第二铁芯线圈5发生电磁感应,使第二铁芯线圈5产生电流,电流经过整流器6后,向导体7供电。通电后的导体7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驱动转子轴2旋转。转子轴2在旋转过程中,使另一第二铁芯线圈5转动到与第一铁芯线圈4重合,使另一导体7通电,导体7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转动,通过上述方式,使直流电机连续转动。本技术方案的优点是:一、电机运行声音小,由于取消了碳刷和滑环之间的相对滑动,减低了电机的噪声,使电机可以运行在要求安静的场合,如医院、银行、机场等。二、电机实现了不接触电能传递,从根本上解决了直流有刷电机的火花产出;使得电机可以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大显身手。三、没有碳刷的磨损现象,使得有刷电机的寿命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四、电机速度做的更高,因为采用了磁场感应没有实质的接触速度的限制;因此电机的速度可以做的更高。五、不想无刷电机需要配备控制器才能应用;本电机直接可以加直流电使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包括有定子壳(1)和转子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壳(1)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有逆变器(3),所述逆变器(3)电性连接有第一铁芯线圈(4),所述第一铁芯线圈(4)与定子壳(1)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轴(2)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铁芯线圈(4)相匹配的第二铁芯线圈(5),所述第二铁芯线圈(5)电性连接有整流器(6),所述转子轴(2)外壁设置有用于通电的导体(7),所述整流器(6)与转子轴(2)上的导体(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包括有定子壳(1)和转子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壳(1)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有逆变器(3),所述逆变器(3)电性连接有第一铁芯线圈(4),所述第一铁芯线圈(4)与定子壳(1)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轴(2)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铁芯线圈(4)相匹配的第二铁芯线圈(5),所述第二铁芯线圈(5)电性连接有整流器(6),所述转子轴(2)外壁设置有用于通电的导体(7),所述整流器(6)与转子轴(2)上的导体(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芯线圈(4)包括有与定子壳(1)固定连接的第一硅钢片(8),所述第一硅钢片(8)外壁设置有复数个第一凸起(9),所述第一凸起(9)成对设置在第一硅钢片(8)外壁,每一所述第一凸起(9)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卓青吴清其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万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