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27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底部设有多个支脚,所述加工台上设有电流检测工位、径跳检测工位、耐压检测工位及虚位检测工位,所述电流检测工位、径跳检测工位、耐压检测工位及虚位检测工位依次设置,所述加工台上还设有自动上料组件,所述加工台一端设有收料盒,所述加工台上设有用于将电机放置于所述收料盒内的收集组件;所述加工台上设有第六安装块,所述第六安装块上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内设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上设有第二传送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
技术介绍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在生产作业中有很多作用,在一些生产环境中,需要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螺杆,由于电机是成批生产的,电机在装配过程中即会将螺杆装至电机的输出轴上,在装配螺杆前,需要对电机性能做测试,剔除次品,检测工序和装配工序无法斜街,基本以人工装配为主,电机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底部设有多个支脚,所述加工台上设有电流检测工位、径跳检测工位、耐压检测工位及虚位检测工位,所述电流检测工位、径跳检测工位、耐压检测工位及虚位检测工位依次设置,所述加工台上还设有自动上料组件,所述加工台一端设有收料盒,所述加工台上设有用于将电机放置于所述收料盒内的收集组件;所述加工台上设有第六安装块,所述第六安装块上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内设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上设有第二传送带;待安装电机放置在输送槽内,第二传送带对电机起输送作用,待安装电机依次从电流检测工位、径跳检测工位、耐压检测工位及虚位检测工位上经过,利用多工位的形式对电机的各项性能做检测,获得电机性能数据,以便剔除次品电机;电机检测合格后,利用自动上料组件将螺杆装入到电机的输出轴上,完成螺杆的自动安装;安装完成后的电机在收集组件作用下被收集在收料盒内,以便将安装完成后的电机整齐的运出,便于对安装完成后的电机做收集;通过多工位的设置,电机的传送过程中即可完成检测和安装工序,使电机的检测安装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参与,极大的降低电机装配难度,提升电机装配效率;在收集组件和收料盒的配合下,对装配完成后的电机做整齐排列,避免电机之间产生碰撞对电机外观造成影响,保证电机成品质量。所述加工台上设有多个载料管,所述载料管底部设有连接盘,所述载料管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加工台上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底部设有多个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夹爪。所述加工台上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安装板下方设有第一载料板,所述第一载料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载料槽;所述自动上料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一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上的活动块及设于所述活动块底部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块设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块做上下运动的第四气缸,所述第一安装块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配合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齿条,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传动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还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加工台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加工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腔相通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一通孔,所述载料管设于所述第一通孔顶部。所述加工台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配合的第二载料槽,所述第二载料槽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块底部设有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下方;所述加工台上设有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上设有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推杆。所述加工台底部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加工台顶部设有与所述从第二活动腔相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加工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腔相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加工台底部设有第四安装架,所述第四安装架上设有第八气缸,所述第八气杆的活塞杆上设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对应的第三载料槽,所述第三载料槽底部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第三连接块底部设有第九气缸,所述第九气缸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下方。所述加工台上设有第一承接工位和第二承接工位,所述第一承接工位上设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五连接块,所述第五连接块上设有第四载料槽,所述第四载料槽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承接工位结构与所述第一承接工位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承接工位一侧设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有打印装置和打印装置移动的第二导轨。所述加工台上设有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上绕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收料盒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所述第一传送带两侧分别设有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上设有第二载料板;所述第四安装板一侧设有第五安装板,所述第五安装板上设有第六安装板,所述第六安装板上设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上设有第四安装块,所述第四安装块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第五安装架,所述第五安装架上设有第十气缸,所述第十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二夹爪。所述第一传送带两侧分别设有第五导轨,所述第五导轨上设有第七安装板,所述第七安装板上设有第六导轨,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七导轨上的第六安装架、设于述第六安装架上的第十一气缸及设于所述第十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的第三夹爪;所述第七安装板上设有第十二气缸,所述第六安装架设于所述第十二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电流检测工位上设有第八安装板,所述第八安装板上设有第五安装块,所述第五安装块上设有第十三气缸,所述第十三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上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内设有接线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环顶部设有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三连接环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穿设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顶部设有固定螺母;所述电流检测工位底部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盘相连;所述第八安装板上设有第十四气缸,所述第十四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固定块。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多工位的设置,电机的传送过程中即可完成检测和安装工序,使电机的检测安装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参与,极大的降低电机装配难度,提升电机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沿A-A处的剖视图。图7为图5中沿E-E处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的C处放大图。图9为图5中沿K-K处的剖视图。图10为图9中的D处放大图。图11为图5中沿L-L处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中的E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包括加工台(1),所述加工台(1)底部设有多个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电流检测工位、径跳检测工位、耐压检测工位及虚位检测工位,所述电流检测工位、径跳检测工位、耐压检测工位及虚位检测工位依次设置,所述加工台(1)上还设有自动上料组件,所述加工台(1)一端设有收料盒(5),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用于将电机(7)放置于所述收料盒(5)内的收集组件;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第六安装块(2),所述第六安装块(2)上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内设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上设有第二传送带(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包括加工台(1),所述加工台(1)底部设有多个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电流检测工位、径跳检测工位、耐压检测工位及虚位检测工位,所述电流检测工位、径跳检测工位、耐压检测工位及虚位检测工位依次设置,所述加工台(1)上还设有自动上料组件,所述加工台(1)一端设有收料盒(5),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用于将电机(7)放置于所述收料盒(5)内的收集组件;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第六安装块(2),所述第六安装块(2)上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内设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上设有第二传送带(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多个载料管(14),所述载料管(14)底部设有连接盘(141),所述载料管(14)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板(3),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第一气缸(35),所述第一安装板(3)设于所述第一气缸(35)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安装板(3)上设有第一连接杆(36),所述第一连接杆(36)上设有第二气缸(37),所述第二气缸(37)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安装架(32),所述第一安装架(32)底部设有多个第三气缸(31),所述第三气缸(31)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板(33)上设有第一夹爪(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第二安装板(8),所述第二安装板(8)上设有第一导轨(81),所述第二安装板(8)下方设有第一载料板(83),所述第一载料板(83)上设有多个第一载料槽;所述自动上料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8)上的第一安装块(84)、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84)上的活动块(843)及设于所述活动块(843)底部的第二连接杆(844);所述第一安装块(84)上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块(843)设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第一安装块(84)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块(843)做上下运动的第四气缸(842),所述第一安装块(84)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81)相配合的第一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8)上设有齿条,所述第一安装块(84)上设有第一电机(841),所述第一电机(841)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传动轮,所述第二安装板(8)上还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加工台(1)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块(110),所述第一连接块(110)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腔相通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一通孔,所述载料管(14)设于所述第一通孔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电机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架(15),所述第二安装架(15)上设有第五气缸(151),所述第五气缸(151)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二连接块(152),所述第二连接块(152)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二连接块(15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配合的第二载料槽,所述第二载料槽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块(110)底部设有第六气缸(1101),所述第六气缸(1101)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下方;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第三安装架(111),所述第三安装架(111)上设有第七气缸(112),所述第七气缸(112)的活塞杆上设有推杆(1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伟良刘乐兴陈刚娟陈茂亮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上虞良品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