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塑料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80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路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通塑料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装置在管道通断瞬间容易因水锤效应产生剧烈震动,影响设备使用寿命,且容易堵塞不便清理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通塑料管件,包括中部段、总管和分管,所述总管固定连接在中部段的顶部。该装置通过柱形网和多孔陶瓷球的设置,使得装置本身能够对水中杂质进行过滤,并且通过多孔陶瓷球的设置,通过多孔陶瓷球翻腾动作进行缓冲,有效的减轻了水锤效应,通过中部段和左右侧分管的位置设置,使其构成V形结构,使得管道内部杂质能够沉降下落至柱形网的周侧,实现收集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塑料管件
本技术涉及管路零配件
,具体为一种三通塑料管件。
技术介绍
PPR是三型聚丙烯的简称,又叫无规共聚聚丙烯管,采用热熔接的方式,有专用的焊接和切割工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价格也很经济。外加保温层,保温性能更好,管壁也很光滑,不包括内外丝的接头。一般用于内嵌墙壁,或者深井预埋管中。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5504299U)公开了一种三通管,包括直通和侧通,侧通与直通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在直通的中部,侧通一端与直通连通,另一端为进水口,直通的两端均为出水口。专利技术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现有装置由于其折弯的设置方式,使得管道在通断的瞬间容易产生水锤效果,使得管道震动导致设备衔接位置变形错位,以致设备硬件损坏,影响使用;2、现有装置本身不存在过滤,难以阻隔流体中的杂质,在杂质长时间沉降和附着后,装置本身容易堵塞,且不容易清理,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通塑料管件,解决了现有装置在管道通断瞬间容易因水锤效应产生剧烈震动,影响设备使用寿命,且容易堵塞不便清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三通塑料管件,包括中部段、总管和分管,所述总管固定连接在中部段的顶部,所述分管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分管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部段的左右侧,所述分管和总管的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活接头。所述中部段的内侧开设的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与总管和分管均导通,所述分流槽的内壁的底面的左右侧均为斜置的曲面结构。所述分流槽的内壁的顶侧开设有对位槽,所述对位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对位块,所述对位块的顶侧固定设置有瓣膜件。所述分流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管座,所述管座的内侧穿套有柱形网,所述柱形网的顶部与对位块抵接,所述柱形网的内侧活动套接有多孔陶瓷球,所述柱形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盖,所述旋盖与管座的底端螺纹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部段为轴对称结构,所述中部段的左右侧均设置有向上翻折的折弯角。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总管的管径为分管的管径的1.3~1.5倍,所述总管的底端与中部段的顶面熔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分流槽为梭形结构,所述分流槽的左右侧为锥面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对位槽与柱形网的顶端相互穿套,所述对位槽与对位块均与柱形网的顶端端面抵压。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瓣膜件的单向导通方向向下,所述瓣膜件的相邻瓣膜之间留存有间隙。(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通塑料管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通过柱形网和多孔陶瓷球的设置,使得装置本身能够对水中杂质进行过滤,并且通过多孔陶瓷球的设置,使得管道在通断初期水流冲击多孔陶瓷球,促使多孔陶瓷球翻腾动作,有效的减轻了水锤效应对管道本身的冲击效果。(2)、该装置通过中部段和左右侧分管的位置设置,使其构成V形结构,配合分流槽左右侧的斜置的曲面结构,使得装置在静水期间管道内部杂质能够沉降下落至柱形网的周侧,并通过管座排出,实现收集效果,有利于长时间使用后的管道清理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瓣膜件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柱形网的俯视图。图中:1中部段、2总管、3分管、4活接头、5分流槽、6对位槽、7对位块、8瓣膜件、9管座、10柱形网、11多孔陶瓷球、12旋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通塑料管件,包括中部段1、总管2和分管3,中部段1为轴对称结构,中部段1的左右侧均设置有向上翻折的折弯角,通过折弯角使得装置构成V形结构,静水期间,水体内部杂质能够向管座9位置进行集中并沉降,总管2固定连接在中部段1的顶部,分管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分管3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部段1的左右侧,分管3和总管2的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活接头4,总管2的管径为分管3的管径的1.3~1.5倍,总管2的底端与中部段1的顶面熔接,通过熔接的方式使得总管2与中部段1构成一体化结构,衔接以及抗震效果更好。中部段1的内侧开设的有分流槽5,分流槽5与总管2和分管3均导通,分流槽5的内壁的底面的左右侧均为斜置的曲面结构,分流槽5为梭形结构,分流槽5的左右侧为锥面结构,通过梭形的设置方式使得装置内部水流流通效果更好。分流槽5的内壁的顶侧开设有对位槽6,对位槽6与柱形网10的顶端相互穿套,对位槽6与对位块7均与柱形网10的顶端端面抵压,通过对位槽6和对位块7能够实现锥形网的快速装配,并对锥形网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装置内部水流流动冲击导致柱形网10偏移错位并产生形变问题,对位槽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对位块7,对位块7的顶侧固定设置有瓣膜件8,瓣膜件8的单向导通方向向下,瓣膜件8的相邻瓣膜之间留存有间隙,通过瓣膜件8约束多孔陶瓷球11的上扬行程,设置间隙能够保持上下侧水流的流通效果,便于清理作业。分流槽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管座9,管座9的内侧穿套有柱形网10,柱形网10的顶部与对位块7抵接,柱形网10的内侧活动套接有多孔陶瓷球11,柱形网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盖12,旋盖12与管座9的底端螺纹连接。工作原理:水流从总管2进入并通过柱形网10过滤后流向分管3,管道流水通断时,水流冲击多孔陶瓷球11,使得多孔陶瓷球11在柱形网10内侧翻腾动作,不仅改变水流流向,避免其直接冲击分流槽5内壁,同时通过将冲击的能量转换为多孔陶瓷球11翻腾动作的动能,实现缓冲效果,减轻水锤效应对管道的冲击震动。清理时,由于中部段1和左右侧的分管3成V型结构,水流内部的杂质能够斜向下到达管座9位置进行沉降,将旋盖12拧开并将柱形网10抽出后,能够将沉积在该位置的杂质进行清理,有效的避免了设备的堵塞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塑料管件,包括中部段(1)、总管(2)和分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2)固定连接在中部段(1)的顶部,所述分管(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分管(3)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部段(1)的左右侧,所述分管(3)和总管(2)的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活接头(4);/n所述中部段(1)的内侧开设的有分流槽(5),所述分流槽(5)与总管(2)和分管(3)均导通,所述分流槽(5)的内壁的底面的左右侧均为斜置的曲面结构;/n所述分流槽(5)的内壁的顶侧开设有对位槽(6),所述对位槽(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对位块(7),所述对位块(7)的顶侧固定设置有瓣膜件(8);/n所述分流槽(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管座(9),所述管座(9)的内侧穿套有柱形网(10),所述柱形网(10)的顶部与对位块(7)抵接,所述柱形网(10)的内侧活动套接有多孔陶瓷球(11),所述柱形网(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盖(12),所述旋盖(12)与管座(9)的底端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塑料管件,包括中部段(1)、总管(2)和分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2)固定连接在中部段(1)的顶部,所述分管(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分管(3)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部段(1)的左右侧,所述分管(3)和总管(2)的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活接头(4);
所述中部段(1)的内侧开设的有分流槽(5),所述分流槽(5)与总管(2)和分管(3)均导通,所述分流槽(5)的内壁的底面的左右侧均为斜置的曲面结构;
所述分流槽(5)的内壁的顶侧开设有对位槽(6),所述对位槽(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对位块(7),所述对位块(7)的顶侧固定设置有瓣膜件(8);
所述分流槽(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管座(9),所述管座(9)的内侧穿套有柱形网(10),所述柱形网(10)的顶部与对位块(7)抵接,所述柱形网(10)的内侧活动套接有多孔陶瓷球(11),所述柱形网(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盖(12),所述旋盖(12)与管座(9)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网易通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