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切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35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切辊,包括模切箱,所述模切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模切箱的正面分别设置有观察窗和控制面板,所述模切箱的内底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模切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固定板。该模切辊,通过设置转轴固定板,便于导模辊和切模辊的转动,通过设置切模辊和切模刀片,便于对印模进行切割,通过设置凸型固定座,便于把切模刀片安装在切模辊上,通过设置紧固螺丝,便于把切模刀片固定在切模辊上,从而达到方便更换切模辊刀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切辊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模切辊。
技术介绍
当前,包装印刷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印后加工中模切技术虽说发展缓慢,但随着市场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随着凹印生产线和柔性版印刷生产线在各个包装企业中的广泛使用,为实现卷筒纸从印刷、模切到排废,复卷的一次完成,圆压圆模切技术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种配有高精度套准装置及模切相位调整能获得更高模切精度的模切技术,在模切压痕和凹凸压印上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模切辊在长时间使用后,切刀慢慢会被磨损掉,就需要更换新的刀具,现有的模切辊,在更换刀具时比较繁琐,耗费时间长,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模切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切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切辊,包括模切箱,所述模切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模切箱的正面分别设置有观察窗和控制面板,所述模切箱的内底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模切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固定板,所述转轴固定板的背面分别转动连接有导模辊和切模辊,所述切模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切模刀片,所述切模刀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型固定座,所述切模辊的表面设置有紧固螺丝。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固定连接在模切箱下表面固定四角。优选的,所述观察窗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所述控制面板的正面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模切箱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和转动辊,所述驱动电机和控制面板耦合。优选的,所述转轴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导模辊和切模辊转动用的轴承,所述模切箱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驱动导模辊和切模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和控制面板耦合。优选的,所述切模辊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凸型固定座相适配的凸型槽,所述切模辊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紧固螺丝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紧固螺丝通过螺纹孔延伸至凸型槽的内壁与凸型固定座螺纹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切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模切辊,通过设置固定板,便于固定转轴固定板,通过设置转轴固定板,便于导模辊和切模辊的转动,通过设置切模辊和切模刀片,便于对印模进行切割,通过设置凸型固定座,便于把切模刀片安装在切模辊上,通过设置紧固螺丝,便于把切模刀片固定在切模辊上,从而达到方便更换切模辊刀具的效果。2.该模切辊,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便于对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便于对需要切割的印模进行输送,通过设置导模辊,便于对应的切模辊对印模进行切割,从而达到方便切模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切箱、2支撑腿、3观察窗、4控制面板、5第一支撑架、6第二支撑架、7第一传送带、8第二传送带、9固定板、10转轴固定板、11导模辊、12切模辊、13切模刀片、14凸型固定座、15紧固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切辊,包括模切箱1,模切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腿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腿2分别固定连接在模切箱1下表面固定四角,模切箱1的正面分别设置有观察窗3和控制面板4,观察窗3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控制面板4的正面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控制面板4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模切箱1的内底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第一支撑架5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7,第二支撑架6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8,模切箱1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的驱动电机和转动辊,驱动电机和控制面板4耦合,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便于对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第一传送带7和第二传送带8,便于对需要切割的印模进行输送。模切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固定板10,通过设置固定板9,便于固定转轴固定板10,转轴固定板10的背面分别转动连接有导模辊11和切模辊12,转轴固定板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导模辊11和切模辊12转动用的轴承,模切箱1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驱动导模辊11和切模辊12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和控制面板4耦合,通过设置转轴固定板10,便于导模辊11和切模辊12的转动,通过设置导模辊11,便于对应的切模辊12对印模进行切割,从而达到方便切模的效果。切模辊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切模刀片13,通过设置切模辊12和切模刀片13,便于对印模进行切割,切模刀片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型固定座14,切模辊1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凸型固定座14相适配的凸型槽,通过设置凸型固定座14,便于把切模刀片13安装在切模辊12上。切模辊12的表面设置有紧固螺丝15,切模辊1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紧固螺丝15相适配的螺纹孔,紧固螺丝15通过螺纹孔延伸至凸型槽的内壁与凸型固定座14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紧固螺丝15,便于把切模刀片13固定在切模辊12上,从而达到方便更换切模辊12刀具的效果。工作原理:当该模切辊使用时,首先把需要切割的印模放到第一传送带上7上,然后启动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导模辊11和切模辊12,通过控制面板4控制转速,当印模输送到导模辊11上时,被转动的切模辊12上的切模刀片13切断,被切断的印模被导模辊11输送到第二传送带8上,然后被第二传送带8输送走,当更换切模辊12上的切模刀片13时,松动切模辊12上的紧固螺丝15,抽出凸型固定座14,即可进行对切模辊12上的刀具进行更换,从而达到方便更换切模辊12刀具的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切辊,包括模切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模切箱(1)的正面分别设置有观察窗(3)和控制面板(4),所述模切箱(1)的内底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5)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7),所述第二支撑架(6)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8),所述模切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固定板(10),所述转轴固定板(10)的背面分别转动连接有导模辊(11)和切模辊(12),所述切模辊(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切模刀片(13),所述切模刀片(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型固定座(14),所述切模辊(12)的表面设置有紧固螺丝(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切辊,包括模切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模切箱(1)的正面分别设置有观察窗(3)和控制面板(4),所述模切箱(1)的内底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5)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7),所述第二支撑架(6)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8),所述模切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固定板(10),所述转轴固定板(10)的背面分别转动连接有导模辊(11)和切模辊(12),所述切模辊(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切模刀片(13),所述切模刀片(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型固定座(14),所述切模辊(12)的表面设置有紧固螺丝(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切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2)分别固定连接在模切箱(1)下表面固定四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切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东周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问信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