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把手及其电镀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10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把手及其电镀工艺,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苯乙烯32‑36份;DOP 8‑12份;碳酸钙3‑6份;纳米氧化铝3‑6份;复合稳定剂1.6‑1.8份;炭黑1.2‑2.5份;硼酸锌1‑1.2份;改性磁石粉末0.6‑0.8份;其中,所述改性磁石粉末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块状磁石置入粉碎机中粉碎,再通过晒网进行过筛选取粒径小于8mm的颗粒;步骤2、将颗粒粒径小于8mm的磁石材料置入反应釜中搅拌,并导入浓度为72‑84g/L的硫酸铜后搅拌均匀,再在烘烤后将温度降至室温;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颗粒导入研磨机内研磨,获得粒径小于6μm的改性磁石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获得硬度高、强度高且电镀便捷的汽车门把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门把手及其电镀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门把手及其电镀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门把手为五金制品,指铁、钢、铝等金属经过锻造、压延、切割等等物理加工制造而成的把手,但是这种材质的把手成本高、个头偏重。目前,市场上的门把手产品大部分使用塑料材料来替代金属,通过使用具有装饰性的塑料材料如:PC、PMMA、ABS、PA等替代金属材料。但是现有的车门塑料把手的机械强度和抗疲劳性较差,表面硬度不高,耐磨性能有限,而汽车门把手属于汽车使用频率高也容易被刮擦的部件,长时间使用容易被刮擦损坏或者在其它正常使用过程中磨损。公开号为CN10658978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的塑料把手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苯乙烯25-30份、酚醛树脂45-55份、聚甲基丙烯酸酯8-10份、聚亚苯基硫醚7-11份、四苯基锡12-16份、松香酸22-25份、纳米氧化铝8-10份、聚酰胺14-18份、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11-18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4-9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6-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7-11份、滑石粉3-7份、硫酸钡16-20份、云母粉5-7份、炭黑22-25份、硼酸锌4-9份、水化硅酸钙3-9份、纳米二硫化钼12-17份、氧化锆3-5份、三乙烯四胺14-16份和氮化硼21-26份。但是该塑料把手的表面因未电镀处理,导致在磕碰中产生直接损害塑料把手结构的痕迹,严重影响到塑料把手的使用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把手,该汽车门把手具有硬度高、强度高且电镀便捷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门把手,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苯乙烯32-36份;DOP8-12份;碳酸钙3-6份;纳米氧化铝3-6份;复合稳定剂1.6-1.8份;炭黑1.2-2.5份;硼酸锌1-1.2份;改性磁石粉末0.6-0.8份;其中,所述改性磁石粉末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块状磁石置入粉碎机中粉碎,再通过晒网进行过筛选取粒径小于8mm的颗粒;步骤2、将颗粒粒径小于8mm的磁石材料置入反应釜中搅拌,并导入浓度为72-84g/L的硫酸铜后搅拌均匀,再在烘烤后将温度降至室温;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颗粒导入研磨机内研磨,获得粒径小于6μm的改性磁石粉末。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汽车门把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重量份将32-36份聚苯乙烯、8-12份DOP、3-6份碳酸钙、3-6份纳米氧化铝、1.6-1.8份复合稳定剂、1.2-2.5份炭黑、1-1.2份硼酸锌、0.6-0.8份改性磁石粉末加入混料机内混合20min,控制混料机温度为80℃,获得混料;s2、将混料置入注塑机中,经冷却获得车门把手胚料;s3、对车门把手胚料进行表面处理,电镀保护层并获得成品汽车门把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汽车门把手的保护层厚度为22-32μ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层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厚度为6-8μm,所述外层的厚度为14-24μm。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把手的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表面处理:取车门把手胚料置入除油液中清洗,取出后经清水清洗并晾干;S2、内层镀膜:将晾干的车门把手胚料置入PH为5-6的酸液中静置30-60min,控制酸液温度为45-55℃,取出后置入内层电镀液中电镀8min,控制电镀液温度为45-55℃,并在内层电镀完成后取出烘干;S3、外层镀膜:将烘干的车门把手胚料置入外层电镀液中电镀20min,控制电镀液温度为45-55℃,并在外层电镀完成后取出烘干,获得成品汽车门把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电镀液包括浓度为26-38g/L的氯化镍、23-27g/L的次亚磷酸钠、6-8g/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5-7g/L的柠檬酸钠。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电镀液包括浓度为28-36g/L的氯化镍、16-20g/L的三氧化二铬、6-8g/L的氟硅酸以及5-7g/L的柠檬酸钠。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S2中,所述酸液为三氧化铬,且浓度为180-220g/L。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S2中,所述酸液为硫酸溶液,且浓度为220-260g/L。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结合聚苯乙烯、DOP、碳酸钙和纳米氧化铝,在具备磁性的改性磁石粉末作用下,缩小分子间间距,提升汽车门把手的结构稳定性与强度;与此同时,通过在汽车门把手外侧形成内层和外层的镀层,以内层镀层粘接汽车门把手内的注塑部分和外层镀层,并在外层镀层的结合下,形成稳定的镀层结构,且色泽光滑均匀,从而获得具有硬度高、强度高且电镀便捷效果的汽车门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汽车门把手,包括按重量份为32份的聚苯乙烯、8份的DOP、3份的碳酸钙、3份的纳米氧化铝、1.6份的钙锌稳定剂、1.2份的炭黑、1份的硼酸锌以及0.6份的改性磁石粉末。其中,改性磁石粉末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块状磁石置入粉碎机中粉碎,再通过晒网进行过筛选取粒径小于8mm的颗粒;步骤2、将颗粒粒径小于8mm的磁石材料置入反应釜中搅拌,并导入浓度为72g/L的硫酸铜后搅拌均匀,再在烘烤后将温度降至室温;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颗粒导入研磨机内研磨,获得粒径小于6μm的改性磁石粉末。相应的,汽车门把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重量份将32份聚苯乙烯、8份DOP、3份碳酸钙、3份纳米氧化铝、1.6份钙锌稳定剂、1.2份炭黑、1份硼酸锌、0.6份改性磁石粉末加入混料机内混合20min,控制混料机温度为80℃,获得混料;s2、将混料置入注塑机中,经冷却获得车门把手胚料;s3、对车门把手胚料进行表面处理,电镀保护层并获得成品汽车门把手。需要提及的是,汽车门把手的保护层厚度为22-32μm。其中保护层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的厚度为6-8μm,外层的厚度为14-24μm。在本实施例中,测得汽车门把手的保护层厚度为26.2μm。内层的厚度为6.3μm,外层的厚度为19.9μm。与此同时,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把手的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表面处理:取车门把手胚料置入除油液中清洗,取出后经清水清洗并晾干;S2、内层镀膜:将晾干的车门把手胚料置入PH为5的酸液中静置30min,控制酸液温度为45℃,取出后置入内层电镀液中电镀8min,控制电镀液温度为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n聚苯乙烯32-36份;DOP 8-12份;碳酸钙3-6份;纳米氧化铝3-6份;复合稳定剂1.6-1.8份;炭黑1.2-2.5份;硼酸锌1-1.2份;改性磁石粉末0.6-0.8份;/n其中,所述改性磁石粉末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取块状磁石置入粉碎机中粉碎,再通过晒网进行过筛选取粒径小于8mm的颗粒;/n步骤2、将颗粒粒径小于8mm的磁石材料置入反应釜中搅拌,并导入浓度为72-84g/L的硫酸铜后搅拌均匀,再在烘烤后将温度降至室温;/n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颗粒导入研磨机内研磨,获得粒径小于6μm的改性磁石粉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苯乙烯32-36份;DOP8-12份;碳酸钙3-6份;纳米氧化铝3-6份;复合稳定剂1.6-1.8份;炭黑1.2-2.5份;硼酸锌1-1.2份;改性磁石粉末0.6-0.8份;
其中,所述改性磁石粉末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块状磁石置入粉碎机中粉碎,再通过晒网进行过筛选取粒径小于8mm的颗粒;
步骤2、将颗粒粒径小于8mm的磁石材料置入反应釜中搅拌,并导入浓度为72-84g/L的硫酸铜后搅拌均匀,再在烘烤后将温度降至室温;
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颗粒导入研磨机内研磨,获得粒径小于6μm的改性磁石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门把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将32-36份聚苯乙烯、8-12份DOP、3-6份碳酸钙、3-6份纳米氧化铝、1.6-1.8份复合稳定剂、1.2-2.5份炭黑、1-1.2份硼酸锌、0.6-0.8份改性磁石粉末加入混料机内混合20min,控制混料机温度为80℃,获得混料;
s2、将混料置入注塑机中,经冷却获得车门把手胚料;
s3、对车门把手胚料进行表面处理,电镀保护层并获得成品汽车门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门把手的保护层厚度为22-32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锡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晶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