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仿真板材及仿真板材组技术

技术编号:296563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仿真板材及仿真板材组。包括倒角处理步骤及着色步骤,倒角处理步骤包括将板材的表面的至少一个边沿进行倒角处理以获得凹槽,凹槽包括至少一段凹形弧面,并且凹槽的槽宽为3.0mm‑20mm;着色步骤包括采用热转印工艺对凹槽的内壁进行着色形成仿真美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仿真板材及仿真板材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板
,尤其是一种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仿真板材及仿真板材组。
技术介绍
人造板在装修领域,例如地板、墙面上都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的PVC板量轻、安装简便、防水防潮、防蛀虫,表面的花色图案多样,并具有耐污染、阻燃、隔声、隔热等良好性能,而SPC(softcompositeboard)板材是硬质多层复合PVC板材的简称,是由PVC彩膜、PVC耐磨层、PVC底膜一次性压贴复合而成的产品,工艺简单、贴合靠热量完成,不含胶水。但是现有的PVC板在安装时,相接的板材和板材之前不留缝隙或者留的缝隙很小,为了便于焊接,现有的板材的缝隙的形状都为V形槽,这样板材之间就不存在美缝的视觉效果,而且实际生活中,如果不进行焊缝的话,留下的细小的缝隙给打扫带来很大的不便,液体也容易从缝隙中下渗,影响PVC板的使用寿命。再者,简单的PVC板材在施工时还需要放线、铺贴、焊缝等一系列操作,施工较为费时。但是锁扣式PVC板材可以直接将板材相扣,施工特别方便。但是现有的锁扣式PVC板材的美缝的视觉效果也不理想,尤其是在防大理石等瓷砖的SPC板材的安装的时候,如果没有贴瓷砖的美缝的视觉效果,SPC板材就不能在视觉感受上和瓷砖达到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可以使板材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美缝的视觉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美缝方法制备得到的仿真板材和仿真板材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包括倒角处理步骤及着色步骤,倒角处理步骤包括将板材的表面的至少一个边沿进行倒角处理以获得凹槽,凹槽包括至少一段凹形弧面,并且凹槽的槽宽为3.0mm-20mm;着色步骤包括采用热转印工艺对凹槽的内壁进行着色形成仿真美缝。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适用但不限于PVC板、聚丙烯(PP)板、ABS(Acrylonitrile-butdiene-styrene)板等,在PVC板中尤其适用于硬质片材板,例如SPC板,也可以适用于PP板,SPC板和PP板的硬度较高,在热转印的时候板材不易变形,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像LVT板、WPC板的半硬质片材塑胶板,但是LVT板、WPC板在热转印的时候容易变形。而且,使用木板的时候,倒角容易有倒刺,影响美观和影响着色层的附着力。本专利技术中的着色步骤中着色的颜色包括但不限于灰色、黑色、白色、淡灰色,着色的颜色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灰色贴紧于水泥材质的颜色。本专利技术中的凹槽的槽宽可以是3.8mm、4mm、5mm、10mm、8mm、15mm、13mm等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为在将诸如SPC板的PVC板材拼接时,为了方便安装,板材和板材之间的缝隙不宜过大,如果板材质之间的缝隙过大的话,不仅会大大增加施工难度,而且需要大量的填缝剂去填充缝隙,成本大幅度增加。因此,而现有的板材的缝隙的缝宽都很小,缝隙的宽度均小于4.0mm,有的甚至小于3mm,而且为了加工方便,缝隙的形状都为V形槽,也就是说现有的板材的倒角均为平面倒角,并且平面倒角的宽度均小于2mm,有的甚至于小于1.5mm。但是本申请克服了本领域中固有的偏见,通过实施本申请中的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后,在板材的表面上设置了较宽的凹槽(槽宽为3.0mm-20mm),并且通过转印在凹槽的内壁着色,而且通过设置将凹形弧面,其朝着板材的方向下凹,使得最终的凹槽在视觉上和瓷砖美缝相似的视觉效果。再者,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平面倒角宽度较小,如果在平面倒角上转印的话,转印的颜色很容易溢出平面倒角的位置,申请人还尝试在呈凸形弧面的凹槽上进行转印,转印的颜色也容易溢出,而本申请中设置凹形弧面的两端形成两个尖锐的锐角,转印的颜色不易溢出。于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板材已经设有符合条件的凹槽,那倒角处理步骤可以省略。于一种实施方式中,凹槽为呈凹型的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对应的圆心角是30°-60°,优选的,可以设置为45°、48°、40°、50°等等。圆弧形凹槽和板材的表面的夹角是15°-30°,优选的,可以设置为20°、25°、28°、18°等等,使得转印的颜色不易溢出。圆弧形凹槽的槽深是0.5mm-2mm,优选的,可以设置为0.8mm、1mm、1.5mm、1.2mm等等。于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凹槽包括一段凹形弧面及一段或至少两段平面,凹形弧面占整个凹槽的宽度的80%以上,有的实施方式中达到90以上,甚至于95%以上;当平面为一段时,凹形弧面的远离板材的侧边的一侧和平面连接,平面和板材的表面的夹角为是15°-30°;当平面为至少两段时,凹形弧面的两侧分别和其中两段平面连接,平面和板材的表面的夹角为是15°-30°。可选的,圆弧形凹槽的两侧沿和所述板材的表面的夹角的大小不同,也就是本申请中的圆弧形凹槽是不对称设置的,于一种实施方式中,靠近板材的侧边的夹角要小于远离侧边的那个夹角,有利于平滑过渡,但是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靠近侧边的夹角也可以大于远离侧边的那个夹角。可选的,将进行倒角处理的边沿定义为第一边沿,加工方法还包括将板材的表面的第二边沿进行倒斜角处理,第二边沿和第一边沿分别位于板材相对的两侧,斜角的角度和深度和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以实现相邻拼接的板材的平滑连接。斜角的角度小于所述夹角,更进一步的,斜角的角度小于30°,斜度越小,斜角越浅,斜角也就越不明显,但是对应地,斜角的宽度越大。更进一步的,斜角是平面斜角。斜角和圆弧形凹槽的设置均利于下文中提到的卡扣的扣接。可选的,加工方法还包括第二倒角处理步骤,第二倒角处理步骤设于倒角处理步骤和着色步骤之间,第二倒角处理步骤包括:在圆弧形凹槽的和斜角相接的位置进行第二倒角得到用于和斜角平滑连接的过渡圆弧,以使斜角的宽度小于等于圆弧形凹槽的槽宽的1/3,斜角的宽度方向和圆弧形凹槽的槽宽的方向一致,于一些实施例中,斜角的宽度可以设置为小于等于圆弧形凹槽的槽宽的1/4,甚至是1/5,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斜角的宽度很小,大概为0.5mm-2mm,斜角的宽度和凹槽的槽宽的方向一致,或者本申请中的在肉眼观察时,很难观察到该斜角,因此通过过渡圆弧的设置,本专利技术中的斜角不需要进行额外的着色处理,因此本申请的板材只需要对其一半的边沿进行着色处理,便于加工。再者,过渡圆弧比圆弧形凹槽上翘,更进一步地防止转印的颜色溢出。可选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互相平行并且有至少两对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倒角处理步骤包括将板材的表面的相邻的至少两个第一边沿进行倒角处理以获得相邻设置的至少两个凹槽,第二边沿均不用进行着色处理,这里的凹槽呈直线型,利于流水线操作。于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有两对,对应的,凹槽也有两个。于其他的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凹槽还可以是弧线型。可选的,着色步骤在热转印机上进行,热转印机包括热压件、传送机构及色带收卷装置,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板材,传送机构在凹槽的对应的位置设有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撑板,以便滚轮的施力。板材的传送方向上对应设有热压件,色带收卷装置用于将色带沿着传送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倒角处理步骤:将板材的表面的至少一个边沿进行倒角处理以获得凹槽,所述凹槽包括至少一段凹形弧面,所述凹槽的槽宽为3.0mm-20mm;及/n着色步骤:采用热转印工艺对所述凹槽的内壁进行着色形成所述仿真美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倒角处理步骤:将板材的表面的至少一个边沿进行倒角处理以获得凹槽,所述凹槽包括至少一段凹形弧面,所述凹槽的槽宽为3.0mm-20mm;及
着色步骤:采用热转印工艺对所述凹槽的内壁进行着色形成所述仿真美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成凹形的圆弧形凹槽,所述圆弧形凹槽对应的圆心角为30°-60°,所述圆弧形凹槽的槽深是0.5mm-2mm,所述圆弧形凹槽和板材的表面的夹角是15°-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圆弧形凹槽的两侧沿和所述板材的表面的夹角的大小不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进行倒角处理的边沿定义为第一边沿,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板材的表面的第二边沿进行倒斜角处理,所述第二边沿和所述第一边沿分别位于板材相对的两侧,所述倒斜角处理得到的斜角的角度和所述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以实现相邻拼接的板材的平滑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角的角度小于所述夹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第二倒角处理步骤,所述第二倒角处理步骤设于所述倒角处理步骤和所述着色步骤之间,所述第二倒角处理步骤包括:在所述凹槽的和所述斜角相接的位置进行第二倒角得到用于和所述斜角平滑连接的过渡圆弧,以使所述斜角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凹槽的槽宽的1/3。


7.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互相平行并且至少有两对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倒角处理步骤包括将板材的表面的相邻的至少两个第一边沿进行倒角处理以获得相邻设置的至少两个凹槽。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仿真美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步骤在热转印机上进行,所述热转印机包括热压件、传送机构及色带收卷装置,所述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板材,所述板材的传送方向上对应设有所述热压件,所述色带收卷装置用于将色带沿着所述传送方向平铺在所述板材的凹槽上;所述着色步骤包括:
热压件的调整步骤:调整热压件的位置以使所述热压件对应于所述凹槽;
热压步骤:通过热压件的热压将平铺在凹槽上的色带的墨色层转印到凹槽的内壁上,所述热压件的温度为150℃-380℃。


9.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会斌章忠飞董利杰王涛李猛飞曹江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通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