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和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59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和模具,其包括滑块主体、小滑块、抽拉块和底块;小滑块具有与预设部件的倒扣位配合的倒扣凸起;抽拉块套设在滑块主体中;小滑块套设在抽拉块的上端的外壁,小滑块与滑块主体围合形成预设部件的注塑空间;底块具有正对分型面的开模方向的第一倾斜面,抽拉块的下端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倾斜面上;当开模时,抽拉块沿第一倾斜面移动,小滑块能够向远离滑块主体内壁的方向移动用于使得倒扣凸起脱离倒扣位而实现第一次抽芯;且抽拉块带动滑块主体继续沿第一倾斜面移动而实现第二次抽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和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和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产品的预设部件具有倒扣位。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贯穿的倒扣位的延伸方向与该预设部件的整体延伸方向相交。因此在注塑工艺中,倒扣位与该预设部件整体的脱模抽芯的方向是不同的,不能简单通过单次抽芯完成,因此需要滑块抽芯机构完成二次抽芯。现有的抽芯方式往往采用由注塑机提供动力,这时滑块抽芯采用斜导柱完成抽芯,但是在长行程抽芯模具中,斜导柱行程较短,大大的限制了其使用。或者抽芯不采用注塑机的前后运动作为动力源,而是采用额外的液压油作为分型与抽芯动力,但是这样使得动力设计更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和模具,其能够仅利用模具本身动力实现二次抽芯动作,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翻边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用于和模具本体配合获得产品的预设部件,包括:滑块主体、小滑块、抽拉块和底块;所述小滑块具有与所述预设部件的倒扣位配合的倒扣凸起;所述抽拉块套设在所述滑块主体中;所述小滑块套设在所述抽拉块的上端的外壁,所述小滑块与所述滑块主体围合形成所述预设部件的注塑空间;所述底块具有正对分型面的开模方向的第一倾斜面,所述抽拉块的下端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上;当开模时,所述抽拉块沿所述第一倾斜面移动,所述小滑块能够向远离所述滑块主体内壁的方向移动用于使得倒扣凸起脱离倒扣位而实现第一次抽芯;且所述抽拉块带动所述滑块主体继续沿所述第一倾斜面移动而实现第二次抽芯。本方案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利用抽拉块与第一倾斜面的配合,从而使得小滑块的倒扣凸起脱离预设部件的倒扣位而实现第一次抽芯;同时滑块本体远离后模芯的分型面而实现第二次抽芯。同时开模时,由于分型面两侧的相互运动,从而带动抽拉块沿第一倾斜面运动,进而使得抽拉块、滑块本体依次远离后模芯的分型面,以使得小滑块离开倒扣位实现第一次抽芯、滑块本体连同抽拉块脱模实现第二次抽芯。两次抽芯均未采用单独地动力或匹配动力源实现抽芯动作,而仅仅是借助了开模时模具本体内的上下运动实现的。进一步的,小滑块与滑块主体围合形成预设部件的注塑空间,如此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的部分还作为了注塑加工时的容空间用于形成产品上的预设部件。这样的设置方式增加了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的功能性,便于模具整体的优化设计,提高了模具本身的孔家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抽拉块的上端具有第二倾斜面,所述小滑块可活动地抵持在所述第二倾斜面;当开模时,所述小滑块沿所述第二倾斜面向远离所述滑块本体内壁的方向移动而实现第一次抽芯。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倾斜面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小滑块上设置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卡接在所述限位件中,以使开模时小滑块沿所述限位件的延伸方向移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为燕尾条,所述配合部为设置在小滑块上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条与所述燕尾槽可活动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块固设在所述模具本体的托板上;所述模具本体的B板和后模芯具有配合通道,所述滑块主体可活动地设置所述配合通道中;当所述B板和所述托板开模时,二次抽芯滑块结构依次完成第一次抽芯和第二次抽芯。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抽芯滑块结构还包括固定块和滑销;所述滑块主体具有配合孔,所述滑销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配合孔中;所述固定块设置在B板上,且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滑块主体远离所述抽拉块的外壁;所述固定块侧壁具有第一凹槽,所述抽拉块靠近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具有第二凹槽;当所述B板和所述托板开模时,所述抽拉块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行程以完成第一次抽芯,这时卡接在第一凹槽中的滑销滑入第二凹槽以使所述抽拉块和所述滑块主体连接为一体以继续完成第二次抽芯。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具有远离所述底块的第一端和靠近底块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端的高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块具有沿开模方向延伸的T形槽;所述抽拉块的底部具有T形端;所述T形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T形槽。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抽芯滑块结构还包括弹销和弹性件;所述弹销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块中;所述弹销的一端用于抵持在所述滑块主体的底部,所述弹销的另一端通过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底块中用于弹性件提供弹性力使得第一次抽芯时滑块主体与固定件稳定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扣机组结构、顶针板、油缸组结构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所述模具本体包括面板、垫板、A板,以及后模芯、B板、托板、C板、底板;所述A板通过垫板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后模芯设置在所述B板上,所述托板通过C板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扣机组结构分别与托板和顶针板连接;所述油缸组结构的一端与顶针板连接,另一端与托板连接,以使托板上的顶针推动B板和托板开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包括滑块主体、小滑块、抽拉块和底块。开模时通过抽拉块与第一倾斜面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得小滑块的倒扣凸起脱离预设部件的倒扣位而实现第一次抽芯;同时滑块本体远离后模芯的分型面而实现第二次抽芯。且两次抽芯均采用同一动力,无须额外的动力实现不同的抽芯动作。小滑块与滑块主体围合形成预设部件的注塑空间,如此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的部分还作为了注塑加工时的容空间用于形成产品上的预设部件。综上,这样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改善了现有抽芯滑块行程较短、动力配置复杂的问题,经济效益显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隐藏滑块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的抽拉块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的抽拉块与小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的抽拉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与模具本体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的滑销、固定块和抽拉块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具的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具的继续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用于和模具本体配合获得产品的预设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滑块主体(100)、小滑块(200)、抽拉块(300)和底块(400);/n所述小滑块(200)具有与所述预设部件(31)的倒扣位(31a)配合的倒扣凸起(201);所述抽拉块(300)套设在所述滑块主体(100)中;/n所述小滑块(200)套设在所述抽拉块(300)的上端的外壁,所述小滑块(200)与所述滑块主体(100)围合形成所述预设部件(31)的注塑空间(101);/n所述底块(400)具有正对分型面的开模方向的第一倾斜面(401),所述抽拉块(300)的下端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401)上;/n当开模时,所述抽拉块(300)沿所述第一倾斜面(401)移动,所述小滑块(200)能够向远离所述滑块主体(100)内壁的方向移动用于使得倒扣凸起(201)脱离倒扣位(31a)而实现第一次抽芯;且所述抽拉块(300)带动所述滑块主体(100)继续沿所述第一倾斜面(401)移动而实现第二次抽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抽芯滑块结构,用于和模具本体配合获得产品的预设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块主体(100)、小滑块(200)、抽拉块(300)和底块(400);
所述小滑块(200)具有与所述预设部件(31)的倒扣位(31a)配合的倒扣凸起(201);所述抽拉块(300)套设在所述滑块主体(100)中;
所述小滑块(200)套设在所述抽拉块(300)的上端的外壁,所述小滑块(200)与所述滑块主体(100)围合形成所述预设部件(31)的注塑空间(101);
所述底块(400)具有正对分型面的开模方向的第一倾斜面(401),所述抽拉块(300)的下端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401)上;
当开模时,所述抽拉块(300)沿所述第一倾斜面(401)移动,所述小滑块(200)能够向远离所述滑块主体(100)内壁的方向移动用于使得倒扣凸起(201)脱离倒扣位(31a)而实现第一次抽芯;且所述抽拉块(300)带动所述滑块主体(100)继续沿所述第一倾斜面(401)移动而实现第二次抽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拉块(300)的上端具有第二倾斜面(301),所述小滑块(200)可活动地抵持在所述第二倾斜面(301);
当开模时,所述小滑块(200)沿所述第二倾斜面(301)向远离所述滑块本体内壁的方向移动而实现第一次抽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倾斜面(301)上设置有限位件(310)、所述小滑块(200)上设置有配合部(210);
所述配合部(210)卡接在所述限位件(310)中,以使开模时小滑块(200)沿所述限位件(310)的延伸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310)为燕尾条,所述配合部(210)为设置在小滑块(200)上的燕尾槽;
所述燕尾条与所述燕尾槽可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块(400)固设在所述模具本体的托板(22c)上;
所述模具本体的B板(22b)和后模芯(22a)具有配合通道,所述滑块主体(100)可活动地设置所述配合通道中;
当所述B板(22b)和所述托板(22c)开模时,二次抽芯滑块结构依次完成第一次抽芯和第二次抽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抽芯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抽芯滑块结构还包括固定块(500)和滑销(600);所述滑块主体(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宇霖段志平罗小平陈祖苗杨志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