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76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机壳(101)内竖向安装的隔板(102)将机壳(101)分隔为前腔室和后腔室两个部分,前腔室内由上往下插装有多个电源单元模块,正极母排(104)、负极母排(105)和两根水冷管(106)竖向插装于后腔室后;正极母排(104)和负极母排(105)分别与电源单元模块的出线正极铜排(7)和出线负极铜排(8)相连接;两根水冷管(106)分别与电源单元模块的水冷排(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且通过水冷和风冷的联合散热,有效的形成二级散热,极大的降低了电源工作时的内部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用于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解制氢行业中、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电源,属于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电解制氢行业中所需的电源功率要求较高,且根据不同的产能需求,需要配备不同功率输出的电源,常规的电源为了匹配多个能级需求,均采用最大功率设计方式,以应对各种不同功率需求的场合,但是如此一来极大的增加了用户的生产成本。同时,常规的电解制氢电源机箱内采用整个风冷或水冷排方式进行散热,由于各个大功率器件的排布位置不尽合理,因此散热效果不佳,易影响电源的正常运行。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解制氢专用电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加大的提高了制造企业的设计灵活性,且通过水冷和风冷的联合散热,有效的形成二级散热,极大的降低了电源工作时的内部温度,提高了电源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包含有机壳,所述机壳内竖向安装的隔板将机壳分隔为前腔室和后腔室两个部分,前腔室内由上往下插装有多个电源单元模块,正极母排、负极母排和两根水冷管竖向插装于后腔室后;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分别与电源单元模块的出线正极铜排和出线负极铜排相连接;两根水冷管分别与电源单元模块的水冷排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所述隔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风冷换热器。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所述风冷换热器包含插装于隔板上的外罩壳,所述外罩壳的出风端或进风端安装有风机,且外罩壳的出风端位于前腔室内、进风端位于后腔室内,所述外罩壳内安装有水冷盘管,且水冷盘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水冷管相连通。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所述电源单元模块包含有盒体,所述盒体的面板和背板之间平行安装有两块水冷排,两块水冷排之间安装有电感模块,且电感模块和盒体的底板之间安装有连接铜排,该电感模块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焊接在两块电感端子铜排上;所述盒体的背板上安装有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进线端子连接至盒体内的进线正极铜排和进线负极铜排,出线端子连接至盒体内的出线正极铜排和出线负极铜排,进线负极铜排和出线负极铜排经连接铜排相连接;进线正极铜排和进线负极铜排之间、以及出线正极铜排和出线负极铜排之间均安装有滤波电容,且滤波电容的壳体安装于水冷排上;所述进线正极铜排和进线负极铜排连接至IGBT模块的进线端,所述IGBT模块的出线端经电感进线铜排连接至电感模块进线端的电感端子铜排上,该电感模块出线端的电感端子铜排经电感出线铜排连接至出线正极铜排上。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所述电感模块并联安装有两组;每组电感模块均由多个电感并联而成,且并联的多个电感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焊接在两块电感端子铜排上。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所述盒体的面板上安装有控制板,所述盒体的背板上安装有风扇且风扇正对电感模块。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所述出线正极铜排和出线负极铜排上套装有霍尔传感器。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所述水冷排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多个电源单元模块方式进行级联,可方便的根据客户需求生产不同功率的电源,对于客户而言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对于电源制造企业而言,极大的提高了其灵活性,基于同一电源单元模块即可快速拼装客户所需的规格电源,极大的降低了开发周期,提高了模块的通用型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各个模块的水冷排散热极大的降低了了其运行温度,配合机壳内的循环风冷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内部的温度,从而降温效果明显,有助于电源功率的稳定输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的电源单元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的电源单元模块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的电源单元模块俯视图。其中:机壳101、隔板102、风冷换热器103、正极母排104、负极母排105、水冷管106;盒体1、水冷排2、进线端子3、出线端子4、进线正极铜排5、进线负极铜排6、出线正极铜排7、出线负极铜排8、连接铜排9、滤波电容10、IGBT模块11、电感模块12、电感进线铜排13、电感出线铜排14、电感端子铜排15、控制板16、风扇17。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5,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包含有机壳101,所述机壳101内竖向安装的隔板102将机壳101分隔为前腔室和后腔室两个部分,前腔室内由上往下插装有多个电源单元模块,正极母排104、负极母排105和两根水冷管106竖向插装于后腔室后;正极母排104和负极母排105分别与电源单元模块的出线正极铜排7和出线负极铜排8相连接;两根水冷管106分别与电源单元模块的水冷排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隔板10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风冷换热器103,用于对前腔室进行降温;优选的,所述风冷换热器103包含插装于隔板102上的外罩壳,所述外罩壳的出风端或进风端安装有风机,且外罩壳的出风端位于前腔室内、进风端位于后腔室内,所述外罩壳内安装有水冷盘管,且水冷盘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水冷管106相连通;从而可源源不断的将后腔室内的冷空气经由位于下方的风冷换热器103降温后导入前腔室内进行降温,随后加温后的空气经由位于上方的风冷换热器103导出,并在导出过程中进行预冷,保证整个循环的冷却效果。参见图3~5,所述电源单元模块包含有盒体1,所述盒体1的面板和背板之间平行安装有两块水冷排2,两块水冷排2之间安装有电感模块12,且电感模块12和盒体1的底板之间安装有连接铜排9,该电感模块12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焊接在两块电感端子铜排15上;所述盒体1的背板上安装有进线端子3和出线端子4,进线端子3连接至盒体1内的进线正极铜排5和进线负极铜排6,出线端子4连接至盒体1内的出线正极铜排7和出线负极铜排8,进线负极铜排6和出线负极铜排8经连接铜排9相连接;进线正极铜排5和进线负极铜排6之间、以及出线正极铜排7和出线负极铜排8之间均安装有滤波电容10,且滤波电容10的壳体安装于水冷排2上;所述进线正极铜排5和进线负极铜排6连接至IGBT模块11的进线端,所述IGBT模块11的出线端经电感进线铜排13连接至电感模块12进线端的电感端子铜排15上,该电感模块12出线端的电感端子铜排15经电感出线铜排14连接至出线正极铜排7上;进一步的,所述电感模块12并联安装有两组;每组电感模块12均由多个电感并联而成,且并联的多个电感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焊接在两块电感端子铜排15上,从而整个布线更为方便和美观,避免连线杂乱无章;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包含有机壳(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1)内竖向安装的隔板(102)将机壳(101)分隔为前腔室和后腔室两个部分,前腔室内由上往下插装有多个电源单元模块,正极母排(104)、负极母排(105)和两根水冷管(106)竖向插装于后腔室后;正极母排(104)和负极母排(105)分别与电源单元模块的出线正极铜排(7)和出线负极铜排(8)相连接;两根水冷管(106)分别与电源单元模块的水冷排(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包含有机壳(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1)内竖向安装的隔板(102)将机壳(101)分隔为前腔室和后腔室两个部分,前腔室内由上往下插装有多个电源单元模块,正极母排(104)、负极母排(105)和两根水冷管(106)竖向插装于后腔室后;正极母排(104)和负极母排(105)分别与电源单元模块的出线正极铜排(7)和出线负极铜排(8)相连接;两根水冷管(106)分别与电源单元模块的水冷排(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风冷换热器(1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换热器(103)包含插装于隔板(102)上的外罩壳,所述外罩壳的出风端或进风端安装有风机,且外罩壳的出风端位于前腔室内、进风端位于后腔室内,所述外罩壳内安装有水冷盘管,且水冷盘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水冷管(106)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电解制氢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模块包含有盒体(1),所述盒体(1)的面板和背板之间平行安装有两块水冷排(2),两块水冷排(2)之间安装有电感模块(12),且电感模块(12)和盒体(1)的底板之间安装有连接铜排(9),该电感模块(12)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焊接在两块电感端子铜排(15)上;
所述盒体(1)的背板上安装有进线端子(3)和出线端子(4),进线端子(3)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锋唐浩朱园杨鎏严振霄唐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天马电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