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标签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491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腕带,包括腕带、下壳体和上壳体,下壳体与上壳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腕带的一端与下壳体的一侧连接,腕带的另一端与调节带的一端连接,调节带的宽度小于腕带的宽度,调节杆的上半段设置有限位环;调节杆的下端可转动的穿过下壳体并设置有限位盘,限位盘与调节杆的中心线重合且直径大于调节杆,各第一限位齿绕调节杆的中心线呈圆形阵列设置,下壳体上设置有限位座,限位座上设置有贯穿于限位座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限位齿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齿;调节带可活动的穿过导向单元并绕设在调节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和制造成本低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标签腕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腕带,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标签腕带。
技术介绍
电子标签能够起到标识识别和信息采集的作用,是作为一种数据信息载体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现有的电子标签一般是通过在标签本体上设置腕带,在腕带上设置有限位卡扣,通过限位卡扣将其定位在使用者的手腕上,这种方式一方面,为了适应不同手腕粗细的使用者佩戴,从而会在腕带上开设若干个限位孔,从而使其腕带的强度变低,不断的磨损和拆卸后不仅卡固不牢且进一步缩短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腕带分为两部分且分别设置在标签的两端,两部分重合后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若使用者手腕较细则会导致腕带过长,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腕带,包括腕带、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腕带的一端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连接,所述腕带的另一端与调节带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带的宽度小于所述腕带的宽度,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导向单元,所述开口处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下壳体并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标签腕带,其特征是:包括腕带(1)、下壳体(2)和上壳体(3),所述下壳体(2)与所述上壳体(3)的上端可拆卸连接;/n所述腕带(1)的一端与所述下壳体(2)的一侧连接,所述腕带(1)的另一端与调节带(5)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带(5)的宽度小于所述腕带(1)的宽度,所述下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6),所述开口(6)处设置有导向单元(7),所述开口(6)处设置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上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下壳体(2)并设置有限位球(9),所述调节杆(8)的上半段设置有限位环(39);/n所述调节杆(8)的下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下壳体(2)并设置有限位盘(59),所述限位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标签腕带,其特征是:包括腕带(1)、下壳体(2)和上壳体(3),所述下壳体(2)与所述上壳体(3)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腕带(1)的一端与所述下壳体(2)的一侧连接,所述腕带(1)的另一端与调节带(5)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带(5)的宽度小于所述腕带(1)的宽度,所述下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6),所述开口(6)处设置有导向单元(7),所述开口(6)处设置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上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下壳体(2)并设置有限位球(9),所述调节杆(8)的上半段设置有限位环(39);
所述调节杆(8)的下端可转动的穿过所述下壳体(2)并设置有限位盘(59),所述限位盘(59)与所述调节杆(8)的中心线重合且直径大于所述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下半段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限位齿(10),各所述第一限位齿(10)绕所述调节杆(8)的中心线呈圆形阵列设置,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限位座(11),所述限位座(11)上设置有贯穿于所述限位座(11)的限位孔(12),所述限位孔(12)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限位齿(10)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齿(13);所述调节带(5)可活动的穿过所述导向单元(7)并绕设在所述调节杆(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腕带,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3)的往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5)和按钮(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腕带,其特征是: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柱,所述上壳体(3)内壁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一定位柱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柱,所述上壳体(3)和所述下壳体(2)通过各螺钉从下壳体(2)下端依次穿过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可拆卸连接。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迎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歌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