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98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包括呈135度的弯管,弯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压头,卡压头包括与弯管一端一体连接的卡接管,卡接管与弯管内相连通,卡接管的内周面凹陷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插接配合有密封圈,密封圈部分凸出于卡接管内周面;环形槽的横截面呈类“V”型设置,环形槽的断面尖端呈倒圆角圆弧过渡设置,环形槽的断面圆角曲率半径小于密封圈断面的半径。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具有能够克服安装法兰而造成安装操作不便的作用,以及克服由于连接间隙存在密封性降低的问题,故而具有安装操作简便、密封性较佳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
本技术涉及管道结构的
,具体涉及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
技术介绍
弯管是采用成套弯曲设备进行弯曲的,分为冷煨和热推两种工艺。无论是哪一种机器设备及管道,大部分都用到弯管,主要用于输油、输气、输液、工程桥梁建设等。现有的弯管连接管件,包括管体、法兰和密封圈,法兰套入管体,密封圈套装在管体上,密封圈一端压紧法兰,密封圈另一端压紧螺母,连接管件设置有弯形管体。现有的弯管连接管件成型时需要将法兰套入管体内,安装操作往往会消耗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且连接管件的运用场景较为广泛,在市政输油和输气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管径较大的产品,如果还需要安装法兰,则会为安装操作造成较大不便。另外的,由于弯管是通过法兰来连接其他管道的,因此法兰与管体之间的间隙容易出现泄漏液体或气体的情况,且安装时需要反复检测其密封性,从而使密封圈的安装带来较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具有能够克服安装法兰而造成安装操作不便的作用,以及克服由于法兰与管体之间连接间隙存在密封性降低的问题,故而具有安装操作简便、密封性较佳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包括呈135度的弯管,所述弯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压头,所述卡压头包括与所述弯管一端一体连接的卡接管,所述卡接管与所述弯管内相连通,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凹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插接配合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部分凸出于所述卡接管内周面;所述环形槽的横截面呈类“V”型设置,所述环形槽的断面尖端呈倒圆角圆弧过渡设置,所述环形槽的断面圆角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密封圈断面的半径。进一步得,所述弯管外周面直径与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直径一致。进一步得,所述卡接管与所述弯管之间的交汇处呈倒斜角过渡设置。进一步得,所述弯管的两端之间的交汇处呈圆弧过渡设置。进一步得,所述弯管和所述卡接管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弯管和卡接管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均设置有含碳层,所述弯管和卡接管的内周面均设置有防渗层,所述弯管和卡接管的外周面均设置有防火层。进一步得,所述环形槽的槽内壁设置有若干防滑凸点。进一步得,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位于所述环形槽远离所述弯管的一侧凹陷有定位环槽,所述定位环槽与所述环形槽相连通。进一步得,所述卡接管位于所述环形槽远离所述弯管一侧的内周面沿靠近管口方向逐渐扩大设置,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位于所述环形槽远离所述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缓冲垫,所述环形缓冲垫的断面呈类三角形设置,所述环形缓冲垫的内周面直径小于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直径,所述环形缓冲垫填充所述定位环槽设置,所述环形缓冲垫与所述密封圈抵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由于通过在弯管的两端一体设置卡压头,可以实现在两端轴线呈135度夹角的管道连接过渡,进而实现管道在夹角呈135度位置转换角度变换位置的情况,从而实现管道连接的多样性。且卡压头的卡接管使通过弯管工艺将弯管末端进行加工成型制成,从而实现一体式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法兰插入安装实现卡接作用的方式,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可以利用弯管设备进行一次性加工成型,减少手工进行装配的情况,能够较大的减少人工消耗,从而达到提高安装效率的特点。另外的,通过在卡接管内设置环形槽和密封圈,且密封圈部分凸出于卡接管内周面,当管道插入卡接管内时,密封圈会经过管道外周面相互抵紧,从而使密封圈向环形槽内压缩变形的情况,至密封圈与管道的外周面环形开口相互正对时,则密封圈会复位并与管道的环形开口内以及环形槽内壁相互抵紧,从而提高卡接管与管道之间连接位置的密闭性。2.环形槽的端面呈类“V”型设置,以便于将密封圈安装在环形槽内,从而达到减少密封圈脱落或掉出的情况,另外由于环形槽的断面圆角曲率半径小于密封圈断面的半径,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环形槽内底壁与密封圈之间有间距,而且在连接管插入卡接管时,管道会挤压密封圈,致使密封圈向环槽内压缩变形,从而为密封圈的压缩过程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减少密封圈压缩过度损坏,或者管道与密封圈之间出现相互挤压而卡死的情况,具有便于安装和提高密封圈实用寿命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弯管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弯管;11、渗碳层;12、防渗层;13、防火层;14、斜角;2、卡压头;21、卡接管;211、环形槽;2111、圆角;212、防滑凸点;213、定位环槽;214;环形缓冲垫;22、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包括两端轴线呈135度的弯管1,弯管1的两端分别一体安装有卡压头2,卡压头2包括通过弯管1成型工艺与弯管1一端一体连接的卡接管21,卡接管21与弯管1内相连通,卡接管21的轴线与弯管1的轴线同轴设置,卡接管21的内周面凹陷有环形槽211,环形槽211内插接配合有密封圈22,密封圈22部分凸出于卡接管21内周面;环形槽211的横截面呈类“V”型设置,致使环形槽211的槽口向内逐渐缩小设置,环形槽211的断面尖端呈倒圆角2111圆弧过渡设置,环形槽211的断面圆角2111曲率半径小于密封圈22断面的半径。具体的,由于通过在弯管1的两端一体设置卡压头2,可以实现在两端轴线呈135度夹角的管道连接过渡,进而实现管道在夹角呈135度位置转换角度变换位置的情况,从而实现管道连接的多样性。且卡压头2的卡接管21使通过弯管1工艺将弯管1末端进行加工成型制成,从而实现一体式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法兰插入安装实现卡接作用的方式,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可以利用弯管1设备进行一次性加工成型,减少手工进行装配的情况,能够较大的减少人工消耗,从而达到提高安装效率的特点。另外的,通过在卡接管21内设置环形槽211和密封圈22,且密封圈22部分凸出于卡接管21内周面,当管道插入卡接管21内时,密封圈22会经过管道外周面相互抵紧,从而使密封圈22向环形槽211内压缩变形的情况,至密封圈22与管道的外周面环形开口相互正对时,则密封圈22会复位并与管道的环形开口内以及环形槽211内壁相互抵紧,从而提高卡接管21与管道之间连接位置的密闭性。另外,环形槽211的端面呈类“V”型设置,以便于将密封圈22安装在环形槽211内,从而达到减少密封圈22脱落或掉出的情况,另外由于环形槽211的断面圆角2111曲率半径小于密封圈22断面的半径,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环形槽211内底壁与密封圈22之间有间距,而且在连接管插入卡接管21时,管道会挤压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其特征是:包括呈135度的弯管,所述弯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压头,所述卡压头包括与所述弯管一端一体连接的卡接管,所述卡接管与所述弯管内相连通,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凹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插接配合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部分凸出于所述卡接管内周面;所述环形槽的横截面呈类“V”型设置,所述环形槽的断面尖端呈倒圆角圆弧过渡设置,所述环形槽的断面圆角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密封圈断面的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其特征是:包括呈135度的弯管,所述弯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压头,所述卡压头包括与所述弯管一端一体连接的卡接管,所述卡接管与所述弯管内相连通,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凹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插接配合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部分凸出于所述卡接管内周面;所述环形槽的横截面呈类“V”型设置,所述环形槽的断面尖端呈倒圆角圆弧过渡设置,所述环形槽的断面圆角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密封圈断面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其特征是:所述弯管外周面直径与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直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其特征是:所述卡接管与所述弯管之间的交汇处呈倒斜角过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其特征是:所述弯管的两端之间的交汇处呈圆弧过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卡压式管件,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首隆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